“读”占鳌头,让阅读更有效- 盐城市教育学会 首页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读”占鳌头,让阅读更有效- 盐城市教育学会 首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拥抱语言,让朗读从意会到言传

盐城市实验小学 张媚霞

关键词:朗读 情感 语感 有效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记忆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读指导呢?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的:抓关键词语 ,读得抑扬顿挫;换位思考,与主人公同甘苦,共命运;进入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特征;图文结合,通过朗读再现画面。以期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记忆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读书声响彻教室,直冲云霄,孩子们似乎读得兴味盎然,听者却觉得兴致索然;孩子们一字一顿,拖声呀气地“唱”着读,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其结果是:虽然会唱,会喊,甚至有的孩子都会背了,但他们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不能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字词和优美句子,甚至个别跟“唱”、跟“喊”的“南郭先生”连生字生词都不认识。其实孩子们稚声稚气的朗读本应是一种享受,何以致此?皆因孩子们全都扯着嗓子看谁喊得大声,“朗读”变成了“喊读”、“唱读”。只要大声,怎样读都是好的,没有节奏,缺乏韵律,感情匮乏,有些老师也对此泰然处之。其实有些朗读内容,读的轻一些可以是一种感情,读的重一些也可以是一种感情,读的快一些也可以是一种感情,读的慢一些也可以是一种感情,关键是要读出孩子们对文章的切身感受即可,不必千篇一律,这就是一种真正的美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读指导呢? 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的:

一、抓关键词语 ,读得抑扬顿挫。

“情”是文的命脉。作者之情往往渗透于字里行间,渗透于文章的每一细微之处,外现于重点字、词、句、标点等。因此在教学时应抓住关键的词句,与学生去品味咀嚼,这样学生由外而内,“用心灵去感受”,去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主人公相似的情感,才能读得有情有意。《闪光的金子》这一课赞颂了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在引导孩子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徐虎的“特约服务箱”的特别时,我紧扣“特约”一词,让孩子们带着“你从哪儿看出这是特

1

殊的约定?”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孩子们很快找出了“不同的地段”、“三只”这两个词,并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服务的范围广,接着让孩子们读出自己所体会到的意思。在朗读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再作适当的点拨:“我听不出挂了三只服务箱,好像只有一只!”、“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徐虎只为同一个地段服务!” 、“我听出来了,徐虎在三个不同的地段挂起了三只服务箱,服务的范围真广呀!让我们把这句话地意思读出来。”……孩子们在老师的提示下不知不觉就重读了“不同的”,强调了“三只”,从而领悟了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当孩子们读到“开箱时间19时”这句话,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思考:19时就是晚上7点,此时应该是爸爸、妈妈下班的时间,是休息的时间,从而懂得徐虎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人民服务的。只有孩子们在主动积极地思考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孩子们抑扬顿挫地朗读便会水到渠成。

二、换位思考,与主人公同甘苦,共命运。

让孩子们因文中的主人公高兴而高兴,因主人公的痛苦而流泪……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地走进课文,感悟体验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孩子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避免唱读,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我经常对孩子们说,读书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高兴时,要吸足气力,高声朗读,这叫做气满声高;悲伤时,吐气要缓慢,声音低而深沉,这样气缓声沉让人感到悲伤;焦急时气短声促;狠毒时气粗声重;愤恨时气足声硬;陶醉时气舒声平;赞美时气平声柔……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比如学习《晚上的“太阳”》这篇课文,读到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的时,我首先向孩子们介绍阑尾炎一旦发作,病人疼痛难忍,需要马上手术,不然就有生命危险。接着引导孩子们体会如果你就是爱迪生,妈妈生病了,你此时的心情怎样?让孩子们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再让孩子们说一说这样令人心急如焚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侯?从“一个大雪天的晚上”更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急。再联系平时的说话,教给孩子们方法,情况危机,我们读书时用气断而不连,声音快而急促,这样才能反映出为妈妈生命安全担忧的焦急心情。

三、进入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特征。

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它的本质乃是阅读,是在熟练阅读基础上的一种提高、体验的过程。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感情方面,比感情朗读课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也是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径

2

和形式。教学中每每进行这样的训练,课堂氛围便异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一试,就连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学生一旦进入了角色,就能读出角色的情感、态度、正确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课文的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在指导学生读好《狼和小羊》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找出描写狼和小羊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角色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个性:狼蛮不讲理,故意找茬儿;小羊温和又据理力争。然后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体会、想象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语气。接着通过老师粗声粗气、盛气凌人、横加指责地示范朗读狼第一次说话,然后再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不同角色不同的语气、语调和内在的思想感情,才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相应的表情,伴之以相应的动作,再指名同学自然地朗读、自然的表演、自然地流露,同样,其他同学能在倾听、观察同学朗读的同时,体验角色的情感、态度。正是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学生想“唱”也“唱”不起来。这样的分角色朗读才有意义,有价值。这样的朗读教学才能追求出品味。

四、图文结合,通过朗读再现画面。

明代朱熹说,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这三到之中,“心到”犹为重要。也就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得好。——先“意会”,然后才能言传。怎样才能意会呢?必须进入文本,图文结合,揣摩词句,才能体会出情味,产生出语感;才能在学生心中产生鲜明的人、物的景象,引起内心的感受与情感的共鸣,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学习习惯。《学棋》中两个学生学棋时的表现对比鲜明,在引导孩子学习第二个走了神儿的学生学棋时的情形,我从插图入手,让孩子们感受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

师:再让我们看看第二个孩子学习的情形,(出示第二位学生学棋时走了神儿想到了天鹅,接着又做出了拉弓射箭的动作。)说说你看到的!

生:看图说话。

师:文中的描写更精彩,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再现刚才的画面吗?自由地练一练。

如何让孩子通过朗读再现画面呢?我在逐句引导孩子:第一句让孩子们读出天鹅的美丽,第二句读出第二个孩子的高兴之情,第三句可以结合拉弓射箭的动作再读一读。孩子们先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引导学生凭借想像、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进

3

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情感,领悟语言情境,再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孩子们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也就是通过自己的朗读再现了文字所描述的画面。

总之,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课堂上的朗读,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的途径,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阅读课上,可以采用以上朗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用情感去领悟、用想象去展开、用心灵去理解,在潜心的诵读中理解内容,在理解中提高朗读水平,将文字的喜怒哀乐表形于色、吐于口,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