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8届高三年级第十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陕西省2018届高三年级第十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 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陕西省2018届高三年级第十二次模拟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②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③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④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

片或资料可资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

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

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C.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

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D.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民的生活

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

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B.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

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

C.文章第④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

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D.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证了改造

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

利导,就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

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

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D.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自然,

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西方的光,东方的影

来到爱荷华城后,每天都震撼于此处日落的美。在国内,日落也是美的,你会看到一枚威鸭蛋般的夕阳缓缓落下,天边飘荡着绛紫色的襟带。爱荷华的日落很晚,夕阳要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依依不舍地退场。并且,日落最初昭示她的存在并非以溏心蛋那样的形状,她早已落到地平线以下,你看到的是整片天空的万道光芒,所有的云朵都是大块大块的金色,奔腾、立体、连绵不绝、充满力量,叫人联想起文艺复兴时期教堂的镀金浮雕。

我总觉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夕阳美景在东西方文化中激起的回响也完全不同。在东方文化中,日落总使人遗憾,如李商隐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然而,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中,日落的内涵却完全不一样。小时候读《飘》,就一直有个困惑:斯嘉丽在失去女儿邦尼,丈夫瑞徳也离开自己之后,究竟是哪来的勇气,独自站上荒原面对夕阳,说出那句著名的“明天,又是一天”?

偶然的一趟路程让我似乎寻到了问题的答案。那天,我在克林顿街等校车等了近半个小时,眼见着晕染整片天空的耀人金色渐渐被殷红取代。然而,当我坐校车再耗费半小时光景回到位于西校区的宿舍时,刚下车的我竟然发现:即使黑夜已降临,那地平线仍是一道炫目的金光,我甚至起了个天真的念头,只要一路向西,或许我能永远看到一道金色的地平线。此刻,我深切地体会到日落释放的信号,是湿暖,是希望,是永恒的光芒。

光这个意象,在西方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其英译就是“点亮”。光与黑暗的分界也就是文明与愚昧的划分,甚至可以说,光早已决定了西方人眼中的美学标准。

西方人理想的家是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玻璃窗要擦得通透,让阳光能够完完全全照进来。我常感慨中国人为世界文明贡献了诸多发明,而玻璃却不是我们发明的,甚至在我们悠久历史上没产生多少影响。可以说,玻璃这东西应该是被我们的美学排斥的——太通透,让所有东西一览无余,还有什么意思呢?如果说西方人爱的是光,那我们东方人确实更爱阴翳。

文艺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女性美的感知,西方和东方也迥然相异。

西方人眼中女性的美很大程度上由光展现,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德加画中的芭蕾女孩,画家都用心将光引到画上,照亮女性。

同样是女性的美,在东方的文艺作品中则更多借助被遮掩的部分来显现,有点欲盖弥彰的意味。中国古典戏剧舞台上女性角色手中的扇子,偶尔甩起的长长的水袖,常常会遮去容貌的一部分。这被遮掩的一部分便脱离了现实的桎梏,任凭各人天马行空的揣想。川端康成的《雪国》中,岛村初次见到叶子的描写就洋溢着一种东方的情致:“(姑娘)只有身影映在窗玻璃上的部分,遮住了窗外的暮景,然而,景色却在姑娘的轮廓周围不断地移动,使人觉得姑娘的脸也像是透明的,是不是真的透明呢?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

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的脸的前面流过,定睛一看,却又扑朔迷离,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妤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川端呈现的是阴翳中似幻似真的少女叶子的面庞,正因为樸糊不清,才成为想象的对象,成为情感的对象。

我固然能感到西方的光芒对人的感召和鼓舞,但更喜欢东方人和阴翳玩的游戏,东方强于感官,而西方胜于逻辑,各有所长,但我们似乎不认为“强于感官”是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而今的我们还剩下多少阴翳可言呢?甚至我们也都熟练掌握了西方的礼仪,说话时要和对方保持眼神的交流以示尊重—连对方的脸上有几颗雀斑也能清晰数出的时侯,留给美的空间,是否还存在呢?

(节选自钱佳楠的同名散文)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的中国经验无法适用于爱荷华落日的主要原因是此处太阳落山太晚。 B.作者认为在美国的文化中,日落和“温暖、希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C.作者对玻璃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且在中国历史上没有重大影响深表遗憾。 D.作者对人与人交流时应目视对方保持眼神交流的西方礼仪持有否定态度。 5.作者写小时候读《飘》的体验,用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5分)

6.文中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体现着一种“东方的情致”,请结合其内涵对曹雪芹笔下林黛玉

的描写作简要分析。(6分)

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