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岗前师德培训稿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幼儿园教师岗前师德培训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百并不存在。 但是孩子却说:

不,其实真的有一百!

(二)公平施爱

爱是平等的,给不同需要的孩子以平等的爱, 克服偏爱,让阳光温暖每个幼儿的心灵。

陶行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推荐:山东学前教育网“将愤怒转换为忧伤”—— 楚笛声声

一个内心极度不和谐四肢处于完全失控状态的小男孩顾,一双时不时怒目圆睁的双眼,两个随时打出去的拳头,以及那时常要抓人咬人的利甲和利齿。由他主演的武打戏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小小班那会,经常有孩子带了彩回去,脸上血痕一道道。就是这样,他依然对谁都怒目相向。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头痛极了。时常提高了警惕提防他的攻击性行为,却还防不胜防,由此不断给因他受伤害的孩子家长做道歉。那时令我意外的是,他这样强悍,却仍然表示出对老师的需求,他选择的是我。但是他对我的爱表现得相当霸道和自私,只要一看到我对别的孩子示好,他就会冲上来打他。为之,我经常深陷在几个孩子争风吃醋的斗争里,乱了方寸。

说实话,对于顾,刚开始,我只是考虑怎样管理方便才不跟他硬碰硬,心里真是没多少喜欢,天天巴望他缺席。当然有时候他楚楚望着我的眼睛也会打动我,但那点点柔情哪里抵得了他一向所犯的“恶行”,所以,有时,我表面上对他勉强一笑,心里却是恨的。自忖跟狼外婆似的。 时间一天天过 ......

这个学期开始,我决定真的好好地爱他“有了爱,才一切皆有可能”

开始认认真真关注所有他的一切,另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抱抱他。从入园一见面开始。

那天,有个家长向我汇报:他的孩子被顾打了。我一听正要皱眉,却突然想起,这两天他没有来啊。旁边的李老师也说了,他缺席了没有来呢。家长也楞了,他说,我儿子这样说的。

事后,李老师说了,她以前班上有个孩子因为常常攻击别人,到后来就演变成,所有的伤害事件都算账在他一人头上,一开始,孩子怎么汇报,老师也都信,但是,有一次,那孩子明明缺席了,却还赖他。 我分明看到了我们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导致的后果了

又一次

孩子们正在看电视,顾独自一个人在转悠,在他无意转悠到几个男孩前面时,一个男孩出其不意地冲着他挥了一拳。顾瞪大了双眼。接着,周围几个男孩看见了,居然个个都你一拳我一腿地围攻顾,顾愤怒了,涨红着脸,好一阵猛打,三下两下就把几个男孩全撂倒了,一个男孩见势不妙,转头寻找我欲向我汇报,却正好迎上了我的眼睛,不知怎地,他嘟哝了一句:顾打我,就自己坐下了。另外几个呢,一个正慢慢爬起,一个却像没事似的继续在看电视,一个闪烁着狡黠的眼睛看我。在我目睹了全过程之后我在瞬间感到了一个事实,孩子们的世界非常真实也非常残酷,他们眼见着顾是一个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孩子,就不约而同地围攻他,顾在同伴中间是被孤立的,他只拥有一个强悍的外表,实际是最弱势的一个。

我走过去,拉过依然站在原地挥着拳头保持着作战状态的顾,对着那几个现在想装好人的男孩们说:张老师全看见了,是你们不对。他们中有的不好意思地啃了指头,有的低下头,有的继续看电视。我拉过顾说,是他们先不对,我会批评他们的。

你不知道,那个顾,刚刚还全副武装准备决一死战的武士气焰一下就涣散了下来,两眼噙着泪花弱弱地跟着我来到了座位上。 愤怒瞬间转化为了忧伤

就今天

早晨,活动区正常开放中。姚——那个班上另一个特别的男生和几个男孩们一起开着汽车玩。顾来了,他拿起了柜子里的飞机也开始玩。姚看见了,马上就红头涨脸地激动了:他抢我的飞机。 其实根本没抢

接着我还没反应过来,姚就一把伸手过去,试图夺回顾手里的飞机(那个飞机是姚带来的),顾不肯,

紧紧抓住不放。姚更来劲了,一只手去夺,一只手没头没脑地去抓打顾。顾终于松开了飞机,站在原地捂着眼睛。

作为隔岸观火的我这时候也必须阻止了,姚还要继续打下去,我一把拉开了,瞪着他说,不可打人。姚申辩,我不要给他玩嘛,这是我的飞机。 这时班上的陈老师也闻声赶来了,拉过了姚

我看着顾,先检查了一下脸上的情况,发现还好,指甲较短,抓痕不明显。顾呢,靠在我身边,只是委屈地嘟着小嘴。猛然间我要惊叫了,悄悄喊过班上的陈老师:你有没有发现,今天顾的异样?她想一想后说,今天顾没有还手。

真是非常地意外和吃惊,顾在遭到了如此密集的爪攻后居然一下也没有还手啊。 换了以前,他不知该怎样几倍相还了啊。

再看顾,此刻正安静地玩着另一个玩具,愤怒没了,忧伤也没了。

百感交集。 愤怒,忧伤 忧伤,愤怒

一个情绪的转变真是道出了孩子心灵的成长!

也许有人会追问,这种转变有何意义?由欺负别人转变为被别人欺负,好像都不好。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假如当一个人受到关爱得到理解之后,他的愤怒情绪会有所缓解,而愤怒情绪缓解后,是否有利于他亲社会意识的形成呢?而且事实让我感受到了,当顾愤怒的时候,哪怕在同伴之间的打斗中得胜了,他却并不快乐,反之现在的他因为得到了理解,哪怕吃点小亏,他却是平静的。 有没有觉得,内心的和谐对人的一生都很重要?

(三)爱是严格 严而有理 严而有度 严而有方 严而有恒

——推荐影片:《看上去很美》影片讲述了一个叫方枪枪的孩子,在大人和老师眼里,不是个好孩子,他调皮捣蛋不听话,一进幼儿园,就被老师追着剪了辫子。幼儿园里有统一的标准管理着所有小朋友,按时拉屎、自己穿衣,表现优秀的人会被授予小红花,贴在他们名字后面。慈眉善目的唐老师让方枪枪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的方枪枪在一次意外后,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编故事,给小朋友起外号等等。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把这个秘密告诉别的小朋友,说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

(四)爱是宽容

爱的形式后很多种,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 !苏联教育家布卢姆斯基说过:“允许错误,但不存在嘲笑与责骂。”就是因为学生幼小的心灵一旦遭受触及自尊的伤害,往往会留下很深的烙印、为人师者,在此点上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

宽容是一种信任;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与纠错的过程;

宽容是一种激励;幼儿所犯的错误有理由得到教师的谅解,更有权力得到老师的宽容。 宽容更是一种仁慈。对待“问题幼儿”宽容是一副治愈他们身心创伤的良药。、 (五)爱是等待

重孩子成长的速度和不足,对孩子不放弃信任。不要急躁,告诉自己,孩子完全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的。尽量对孩子说“不着急,慢慢来”“没关系,再来一次”。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他们存在的差异只有花期的不同,当花开的时候同样灿烂夺目。

推荐:《我以性命担保她行》——2001.4.2端木

作者上高三的女儿被老师冠以“没有数学脑子”,并经常告知家长有一大堆“必须及时改正”的缺点!导致孩子厌学,丧失了自信和学习兴趣。进入美国高中没两天,女儿就在邮件中告诉父亲,“大量的单词听不懂,所有的计算、作图都用计算机,我都不会??”第一次美国历史课考试女儿竟得了个“F”。但不久,似乎奇迹发生了。女儿那边好消息不断传来,“突破”先从法语开始,女儿首次得了满分!很快,她的化学又开始频频获满分。女儿的每次邮件,都要写几句老师对她的评价。让我惊奇的是,这些评价无一例外是赞扬,而且往往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赞扬,“你们要努力呀,否则将来你们都要给斯蒂芬打工去了”等等。这些赞扬有点像兴奋剂,不知为什么,女儿开始自信得让我感到陌生,一些我原来并未发现的特质似乎开始呈现。

3个月过去,女儿不经爸爸同意 “准备今年就申请大学”,她甚至已经试着考了一次“托福”。竟考了600多分。这个成绩申请美国大学绰绰有余。女儿申请大学了。必要程序是中学老师的推荐信。美国寄来的4件老师给大学的推荐信!令作者震惊:

法语老师:聪明、极具语言天赋,学习勤奋、自觉,在班里成绩最好,成熟、友好 数学老师:“没有数学脑子”的女儿在数学老师眼中是勤学好问,而且富有同情心。总是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她在数学和解决难题方面有显著特长,经常以自己优雅而且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难题、完成数学证明。帮助身边的同学做难题。

英文老师:准备总是全面而准确。不仅仅是学术机器。她对学习感到兴奋。敢于挑战、有毅力。她能适应高水平的大学学业吗?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

英文老师对女儿的评价让我目瞪口呆,有哪位老师会对一个学生的品质“以性命来担保”?!无论对学业上的特点描述,还是对内在人格的观察,甚至对女儿未来的预期,这位有博士学位的老师都远远超过了我这个父亲———我感到惭愧,以这样宽阔的视野对一个孩子作出评价,对我,对中国的教育文化来说都是陌生的。

指导老师的评语表现得很完美。谦虚、好学,勤奋、愿意帮助同学。除了自己的观察,还逐一征询了女儿所有科目老师的意见,遣词用语非常谨慎:对于孩子爱面子、不主动在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使用的词是中性的——“安静”。他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什么呢?呵护着学生的自尊!

仅仅三四个月过去,女儿的学习状态和自信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是什么起了如此奇妙的催化作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然!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否定,后者肯定,哪一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当然是后者,这早已被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所证明。

善于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

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用良性心理暗示能使不起眼的表现差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用自身的爱、班集体的爱,感化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用自己的态度、语言、行动明确地告诉他:“我一直期待着你改过,你一定能改过,你本来是很不错的孩子,只要努力,一定能做得更好。”良性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已经在罗森塔尔的许多实践中得到证实。让我们把它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收获教育的硕果。

“南风”法则也叫做“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这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此故事说明:温暖胜于严寒。

让我们用“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路径去解读孩子,用“等得了、说得准、引得巧”的策略或标准和孩子互动。这样,一个个“关于孩子的记忆”就会串起我们专业成长的幸福路!

第三章 尚美篇:优雅得体 端庄大方 幼儿教师是生活在\镜子\里的,时时刻刻都有孩子在注视并模仿着我们,我们是每个孩子的榜样,应该做一个有理有节的人。而且在新的教育时期,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但需要有幼儿教育方面的专长,更需要有自己的特长。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

德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家长服务。

一、尚自然,讲礼仪

幼儿教师形象塑造的四个纬度:

1.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幼儿和家长面前的外部形态。具体要求:端庄、整洁。

(1)头发:

经常清洗,保持清洁; 头发不能太短;

发型: 注意色、形、饰的协调和搭配: (2)指甲

(3)幼儿教师化妆应给人淡雅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4)服饰:“三无”规则:无异物、无异味、无异服。衣服要美观大方、朴素典雅,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俏,要适合自己的体型、年龄、性格、场合等。

2.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

(1)眼语:眼睛是心灵沟通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表情达意,实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 ;

(2)脸语:脸是心灵的镜子。 相由心生:

功名看气宇,富贵看精神;

端庄中保持微笑,严肃中不乏柔和 (3)手语:

手有时比嘴还能“说话”。

手语能够描摩事物、传递心声、披露感情 (4)躯干语:

要站如松、卧如弓、坐如钟、行如风!

上身显神采,腿姿显风度,距离可以美化一切。 站姿: 坐姿: 行走:

3.语言。这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

(1)激情: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要有“激情”,“言为心声” 。 (2)风趣:说话清楚有力,生动风趣,思路清晰;

(3)规范:“非礼勿言”,要准确、形象、生动、清新、文雅、文明、纯洁,避免语言不当,切忌粗鲁、尖酸、刻薄。

(4)语言使用“十戒”:

一戒语苛训人 ; 二戒教条盈耳 ; 三戒粗言秽语; 四戒方言土语; 五戒语病时出 ; 六戒口语过多 ; 七戒喋喋不休 ; 八戒大呼小叫; 九戒不合实际 ; 十戒离题闲扯。

周总理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4.礼仪。主要指幼儿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 “称谓得体,有礼有序” 尊重对方、谦虚礼让 用心去听,用心去问 “交谈四忌”:

1 忌打断对方 ;2 忌补充对方 ; 3 忌纠正对方 ;4 忌质疑对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