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一.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

二.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二. 学习: 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 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 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 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 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最早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 2. 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 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 初创期 1960s-1980s (选)★

1. 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 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 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 1980s-现在 第二章 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 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4.学习不仅指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情感、行为准则等的学习

四. 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 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 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 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八. 影响早期脑机能发展的因素:1.孕妇吸烟 2.孕妇饮酒 3.孕妇的饮食与营养

九. 0-3岁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1.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是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填) 2. 经典条件作用 3. 操作条件作用

① 经典条件作用以基础反射....为重点 ② 操作性条件作用以某种行为..

作为重点 ③ 操作条件作用表现出婴儿学习的主动性 4.模仿 模仿是婴儿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

十. 婴儿学习的其他方式:1.学习图示 2.因果关系 3.使用工具 4.理解空间

十一. 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简、论) 1. 观察模仿学习 2. 操作学习 操作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操作学习的作用:(简) ①. 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②. 幼儿的操作学习还可以拟补语言理解和表达的不足 ③. 幼儿的学习很多体现在运动方面,而操作学习时提高幼儿运动技能最为重要的方式 ④. 操作学习会使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 3. 语言理解的学习 4. 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5. 交往中的学习 ①. 交往能满足幼儿的认识性动机 ②. 交往能满足幼儿得到认可与支持的需要 ③. 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生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④. 交往能促进幼儿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6.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和发展社会性、情绪及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 十二. 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1. 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 好奇 好问 好探究 好模仿 2. 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 3. 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形

内隐学习是在偶然的、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尤其是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产生的,他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学习活动能自发进行,无需耗费心神 4. 经验学习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 5. 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 6. 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 7. 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第四章 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迁移

一.韦纳受到海德尔的影响,是归因理论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情境归因、性格归因

二.韦纳提出了三维度归因论:因素来源 稳定性 可控制性

3.社会能力还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简)

1.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

①.幼儿的人格、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特别是亲社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观点采择:幼儿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

③.社会信息加工机能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的重要认知因素

2.同伴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 3.教师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 4.文化差异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 五.教师在幼儿社会能力学习中的指导

1.通过理解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2.通过交往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简) ①.教师应知道幼儿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轮流活动的指导 ③.教师应给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指导 ④.教师还要给予分组配对的指导

六.社会测量法——同伴关系测量的重要手段 1.同伴提名法

控制点稳定性程度与可控制性 2.同伴行为描述法

位置 稳定性 不稳定性 3.同伴等级评定法

不可控不可控 可控的 可控的 七.同伴关系的五种类型

的 的 1.受欢迎者 2.被拒绝者 3.被忽略者 4.有争议

身心状者 5.一般者 内部的 / 能力 努力 况 八.科尔伯格是道德发展心理学的建立者,建立了儿

任务难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外部的 / / 运气 度 理论

1.前习俗道德水平 2.习俗道德水平 3.后习俗道

三. “迁移”可以理解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

德水平

影响”

九.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原则(简)

第五章 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

1.情感支持性原则

一.幼儿学习中的差异: 学习方式差异①. 建立接纳与关心的情感联系 学习类型差异——邓恩夫妇 认知方式差异②. 积积的情感投入和情感激发 二.适宜性教学——年龄适宜、个别差异适宜(填) 2.行为实践原则

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3.榜样作用原则

一.幼儿社会性: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①.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自身对幼儿的榜样作用

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的行

②.教师对待他人与幼儿的情感态度是其榜样作用的

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变化的历程

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能力的构成★(填、选):社会交往能力、亲

③.幼儿同伴间的影响日益赠大

社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4.一致性原则

三.社会能力的价值(简) ①.教师自身态度的一致性

1.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

②.幼儿园园内教师间的一致性

2.良好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情绪感情、人格的积极

③.家园一致性

发展和心理健康

5.随机教育原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十.幼儿社会行为的评定

1.康奈尔儿童行为问卷 2.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

第七章 幼儿创造性学习与培养 一.吉尔福特,1950年,《创造性》提出创造力包括:假设人生来就具有复杂的语言结构,这些结构组成了

“语言获得装置” 3. 皮亚杰认知理论观点 4. 维果斯基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读写萌发理论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二.幼儿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 三.1869年,高尔顿,《遗传与天才》 四.幼儿创造性的表现(简)

1.幼儿创造性的前提:了解和接触事物的“心向”——好奇心

好奇心是幼儿创造性的重要前提.... 2.幼儿创造性就是善于阻止自己的“材料” 3.幼儿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想象力 4.幼儿的创造性常常体现于游戏活动中

五.幼儿创造性学习: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独创性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思维过程(填) 六.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简) 1.创造性学习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学习动机

3.创造性学习追求有创意的学习目标 4.幼儿创造性主要表现在自我表现性创造

七.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 八.创造性测量工具

1.创造性思维测量 2.创造性人格测量 九.制约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因素

1.过于重视幼儿模仿,使其不能创造性的自由学习 2.限定幼儿的思路,使其不能创造性的自由思维 3.过于苛求秩序,使其不能创造性的自由探索 十.幼儿创造性的教育培养★(简)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求知欲是内部动力 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

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①.展开联想,培养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②.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③.肯定幼儿超常思维,培养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5.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与幼儿创造力 第八章 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教学

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幼儿学习能力的差异

二.幼儿语言学习理论

(一)幼儿语言学习的传统理论(填、选)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强化 2. 乔姆斯基先天论

(三)全语言教学理论(简):强调语言是“完整”的,不可简单的割裂成语音、字词和句子等片段 1. 全语言教学观(整体语言教学) 2. 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理论 3. 让幼儿成为早期的阅读者和书写者 4. 成人要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书 5. 教师的态度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 三.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简) 1.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 2.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 3.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 4.倾听、积极反馈 5.鼓励尝试使用语言 6.肯定期待

四.教师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角色(简) 1.经验明朗化

2.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3.榜样示范者

4.自我提升、协同教学 5.寻求专业的协助

五.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内外因素 1.内在因素——正常发育的大脑 2.外在因素——良好的语言环境

第九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教师鼓励幼儿课堂学习的行为和活动,即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行为问题,而采取某种方法来组织活动、教学、自然环境等的诸方面因素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使幼儿有效学习

三.有效班级管理的方法(简) 1.全面关注 2.并行处理

3.过渡环节的高效 4.让每一幼儿参与进来 5.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 四.环境与幼儿学习的理论

(一) 布朗芬布伦纳的环境生态模式

1. 小环境系统(家庭、幼儿园、教室、游戏场) 2. 中环境系统(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关系、家庭与邻居间的关系) 3. 外环境系统 4. 大环境系统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二)勒温的心理场理论——拓扑学 五.区角环境的设计原则

1.各区的最佳配置——动静分开、干湿分开 2.注意环境设计时的流动线(小脚印) ①.流动线的规划要注意流畅性 ②.教室的形状也会影响流动线 ③.建立通道网

④.教师至少要有两个出口以供应急 ⑤.个学习去可以用L、U型分隔 3.教室的物理环境设计

4.学习区的数量、种类、人数管理 ①.学习去计划板

②.色彩符号标记每一学习区 ③.挂牌法

第十章 幼儿学习的评价

一.幼儿学习评价:教师收集有关幼儿学习表现的各种素材和信息,并以某种参照为标准,对幼儿的学习进行综合、解释、价值判断,以评定幼儿学习水平的过程

二.学习评价的分类(选)★ 1.从评价目的分 ①.诊断性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 2.从评价进程分 ①.学习前评价 ②.学习过程评价 3.从评价的参照物分 ①.常模参照评价 ②.标准参照评价

三.实施幼儿学习评价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水平

2.有助于教师开展个别化的适宜教学提供依据 3.有助于家园合作,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4.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过程 四.有效的幼儿学习评价的特征 1.幼儿的学习评价是整体性评价 2.幼儿的学习评价是多元评价(选) ①.评价目的多元化 ②.评价主体多元化 ③.评价方式多元化

3.幼儿的学习评价是动态的发展性评价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4.幼儿的学习评价是个别化评价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5.幼儿的学习评价是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 五.幼儿学习评价的目标

1.为幼儿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习

2.帮助教师发现幼儿学习的问题,改善教学 3.改善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 4.修改教学方案、教学计划 六.幼儿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 1.自然观察法: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对幼儿学习的了解 2.情景观察法 3.谈话法 4.问卷调查法

七.幼儿学习评价的综合方法

(一). 以游戏为基础的评价★★ 1. 以游戏为基础的跨领域评价:一项测量游戏发展的观察量表,它以游戏为中介,对游戏情景下的儿童进行全方位评价 2. 测验步骤 ①. 儿童自己自由游戏,游戏指导者模仿、示范、拓展幼儿的游戏 ②. 创设游戏情境以引发儿童先前没有自发表现出来的行为 ③. 游戏中加入一个同伴,以观察儿童的同伴互动 ④. 非结构化游戏和结构化游戏中观察儿童与家长 ⑤. 观察身体运动游戏 ⑥. 观察语言活动游戏 (二). 真实性评价 (三). 档案评价法

(四). 多彩光谱评价法:是加德纳和费尔德曼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针对儿童学习的评价方法。他们非常关注儿童认知与学习的多元本质,深信儿童在各个领域的认知与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评价儿童的认知与学习潜能时,应为其提供不同领域的材料和信息 ? 多彩光谱评价的特点 1. 多彩光谱评价是一种反映幼儿真实学习能力的评价 2. 多彩光谱评价是适宜每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3. 多彩光谱评价是一种既评定幼儿学习水平,又分析影响其学习因素的评价 4. 多彩光谱评价不仅针对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潜能进行评价,而且还特别关注幼儿的学习风格,并提出幼儿学习活动风格的评定表 第十一章 幼儿教师心理

一.幼儿教师与家长在角色上的差异(填、选) 1.范围(、情感) 2.情感关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