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HZ电源屏的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5HZ电源屏的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CM或CRM工作模式。在不同功率等级下,电感电流连续模式跟临界模式的效率。在小于300W时,CRM工作模式较CCM工作模式有更高的效率。随着输出功率增大,开关管的导通损耗和磁芯损耗成为决定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大功率下一般选用CCM工作模式。

图2.3 CCM工作模式

2. CCM工作模式的电流型控制技术

CCM工作模式下的电流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峰值电流控制,滞环电流控制,以及平均电流控制。 (1)峰值电流控制

PFC中的峰值电流控制和DC/DC变换器中的峰值电流控制原理相同,只是电流环的编程信号不再是直流而是按正弦规律变化。开关管开通时,电感电流上升,当到达编程电流值时,开关管关断,电流下降,下一个时钟周期到来时,开关管再次开通,这样,电感电流峰值按编程的正弦规律变化,电感电流波形如图2.4所示。

- 13 -

图2.4 峰值法控制电流

用峰值法控制时,最主要的问题是:电感电流的峰值1p(它是控制的基准)与状态空间平均值之间的误差,在一定条件下相当大,以至无法满足使TH]〕很小的要求;电流峰值对噪声相当敏感;当电感电流峰值按工频变化,从零变化到最大值时,占空比d逐渐由大到小。即半个工频周期内,占空比有时大于O.5有时小于0.5,因此有可能产生次谐波振荡。为了防止次谐波振荡的出现,必须在比较器的输入端增加一个斜率补偿,以便在占空比广泛变化范围内,电路能稳定工作。 (2)平均电流控制

平均电流控制在乘法器输出与比较器之间增加了一电流调节器,电流调节器控制输入电流平均值,使其与电流编程信号波形相同。由于电流环有较高的增益带宽,跟踪误差小、瞬态特性较好。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方法时,电感电流波形如图2.5所示。

- 14 -

图2.5平均电流控制技术

平均电流控制的特点是:工频电流的峰值是高频电流的平均值,因而高频电流的峰值比工频电流的峰值更高。THD很小;对噪声不敏感;电感电流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误差小;原则上可以检测任意拓扑、任意支路的电流;并且两种工作模式CCM和DCM都可以用。 (3)滞环电流控制

滞环电流控制中,编程信号和滞环宽度决定电感电流的上限lm。与下限lmin当电感电流L升到lma、时,功率管断开,电感电流下降到lmi。时,功率管导通,如此反复,电感电流在滞环宽度内变化,电流波形如图2.6所示。滞环控制中没有外加的调制信号,电流反馈控制和调制集于一体,可以获得很宽的电流频带宽度。

图2.6滞环电流控制技术

滞环电流控制的特点是:控制简单、电流动态响应快、内在的电流限

- 15 -

流能力强;负载大小对开关频率影响甚大,由于开关频率变化幅度大,设计输出滤波器时,要按最低开关频率考虑。因此,不可能得到体积和重量最小的设计。滞环宽度对开关频率和系统性能影响较大,需合理选取。

3. UC3854AB控制芯片原理及功能

UC3854AB是一种常用的高功率因数校正器集成控制电路芯片,是在UC3854基础上的一种改进。其特点是采用平均电流控制,功率因数接近1,具有高带宽电流放大器,限制电网电流THD小于3%。其内部结构框图见下图2.7 UC3854AB主要由电压放大器、模拟乘法器M、电流放大器和脉宽调制器组成。此外还包含振荡器、门极驱动器、3V电压基准、输入电压前馈、输入电UC3854A1B核心是一个乘法器电路,其输出作为与电流检测比较的基准电流。乘法器的输入电乘法器IM共有三个输入端,A输入端与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6脚((Iac)是IM的B输入端,通过一个外接电阻连接到主功率电路整流桥的正输出端,其作用是引入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后的正弦半波信号。6脚是一个电流型的输入端,正常工作时由内部电路箱位在6V oIM的C输入端是由8脚四均的信号经过平方电路Xz产生,Vff是一个电压前馈信号,是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后的半波正弦电压的平均值。IM的输出((Imo,引出脚为5脚)是由A, B, C运算得到,IM=AB/C o C的作用在于使电压环的增益不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变化,提高系统的调节性能和稳定性。例如:设电压放大器的输出不变(即A输入端不变),输入电压增加一倍时,B输入端增加一倍,C输入端变为原来的四倍,IM输出变为原来的一半,从而通过控制调节使输入,电流减半,结果输入功率保持不变。因此通常采用UC38S4AB控制的PFC电路都具有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

- 16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