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习题集答案(2014.12)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金融学习题集答案(2014.1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立的中央银行,框架结构采用德国中央银行的二元制模式,其主要职责是发行统一的货币——欧元,并制定和实施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4)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例如,新加坡设有金融管理局与货币发行局两个机构来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国香港实行的也是准中央银行制度,金融管理局(1993年4月1日由香港外汇管理基金和银行监管处合并而成)是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但不拥有发钞权,发钞权掌握在汇丰、渣打、中国银行手中。

3.简述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通常包括四个内容:票据交换和清算、异地跨行清算、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和跨国清算。

(1)票据交换和清算。票据交换是支付清算的最基本手段之一,有些国家由中央银行负责管理,而有些国家则交给私营的清算机构组织运行,但最终都要通过各金融机构或清算机构在中央银行开立的账户在完成。票据交换具体运作流程是,银行在收到客户提交的票据后,根据相应的票据交换方式,将代收的票据交付付款行,并取回其他银行代收的以己方为付款行的票据,从而进行债权债务的抵消和资金的清偿。

(2)异地跨行清算。其业务运行原理是,付款人向其开户行发出支付通知,开户行向当地中央银行地方分支机构发出支付命令,中央银行则将资金从该银行账户中扣除并向汇入银行所在地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发出向汇入银行支付的指令,汇入银行所在地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在收到指令后,向汇入银行发出通知,并最后由汇入银行告知收款人。

(3)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鉴于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数量大、不确定因素多、风险较大等特点,很多国家专门为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设立了清算服务体系,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也直接参与到了支付清算活动中,以更好地监督管理清算业务。

(4)跨国清算。跨国清算服务具有全局性和涉外性,同时又涉及不同国家的币种,不同的支付清算安排,需要借助跨国支付系统及银行往来账户来实现跨国银行间清算。欧美大银行与1973年开发了SWIFT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成为各国普遍使用的跨国支付清算系统,保证了国家间资金的正常流转和债权债务的及时清偿,促进了各国间经济业务的发展。

七、论述题

试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历程。

答: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是银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具体说来,它的产生是适应了以下几方面需求的结果。

(1)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随着商品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金属货币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于是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易媒介,即“银行券”,它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债权凭证。早期的银行券可以随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属货币,所以它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用品进入流通中的。在中央银行产生之前,众多银行都有权发行自己的银行券,这种分散的银行券逐步

暴露出其严重的缺点:①不利于保证货币流通的稳定。因为众多的中小银行信用实力薄弱,其发行的银行券常常不能兑现,容易使货币流通陷入混乱局面。②不利于商品流通的进一步扩大。因为一般中小银行的业务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之内,它们发行的银行券也就很难为外地接受,从而不利于大范围内的商品流动。

这些问题表明,由一家大银行来统一银行券的发行也许是更有效率的。事实上,这一过程在最开始时是自发的,某些大银行依托自身的优势,在银行券的发行中不断排挤其他的中小银行,并最终在政府的扶持下,成为独占银行券发行权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便是这样的典型。 (2)统一全国票据清算的需要。支票等银行票据的流通,虽然反映的是票据授受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是由于它们必须由开户行来支付,所以又通常表现为各开户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最初的票据清算是通过银行派专人持客户交来的收款票据到应付款银行要求付款来进行的,既缺乏效率的,又不安全。随着票据流通量的扩大,各银行的收款人员开始自发地聚集在某一固定的地点,交换手中所持有的由对方银行付款的票据,并相互结清差额。在此基础上,177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票据交换所。

早期的票据交换所虽然对清算效率的提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一般仅局限于同城内的票据清算,而且结算后的差额仍须以现金(金属货币)清偿,不方便之处依然存在。因此,需要有一个更权威的、全国性的、统一的清算中心。中央银行建立起来后,这一职责非常自然地就由有政府背景的中央银行承担起来。

(3)最后贷款人角色的需要。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的功能。在经济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陷入资金调度不灵的窘境,有的则因支付能力不足而破产,银行缺乏稳固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众多银行的后盾,在必要时为它们提供货币资金,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这一机构就是中央银行。

(4)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为了建立公平、高效和稳定的银行经营秩序,尽可能避免和减少银行的破产和倒闭,政府需要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中央银行是最早承担起金融监管职责的机构,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金融监管的最主要机构,在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银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体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中央银行的萌芽和建立阶段、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普遍推广阶段、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阶段。

(1)萌芽和建立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1656年到1843年为止。具有代表性的是瑞典银行和英格兰银行。瑞典银行最早具有中央银行名称,它原由私人创办,后来在1668年由政府出面改组为国家银行,对国会负责,但直到1897年才独占货币发行权。成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真正发挥现代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金融机构,被认为是中央银行的鼻祖。这一阶段成立的中央银行还有:法兰西银行(1800年)、芬兰银行(1809年)、荷兰银行(1814年)、奥地利国民银行(1817年)、挪威银行(1817年)等,这些中央银行普遍具有的特点是:

①多基于政府的需要而设立;②兼营商业银行业务;③一般多为私人股份银行或私人和政府合资银行;④不具备完全调节和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

(2)普遍推广阶段。1844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建立与普遍推广的阶段。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比尔条例》,规定英格兰银行具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其他银行不得增发钞票,从而正式确立了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的地位,由此奠定了现在中央银行组织模式。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如比利时、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到1900年,主要西方国家都设立了中央银行。 此外,这一时期成立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央银行当属成立于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央银行的制度特点是:①大部分中央银行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成立的;②设立中央银行的区域扩大;③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职能得到了加强。

(3)强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的发展时期,是政府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和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进一步强化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国家陷入经济困境,为了摆脱困境重振经济,各国纷纷开始信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的职能得到强化,各国政府纷纷利用中央银行干预调节经济,中央银行由此得到重大发展。而与此对应的是政府对中央银行的控制也在加强,一些原来是私有股份制的中央银行被收归国有,中央银行的政府机构色彩逐渐浓厚起来。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体以下特点:

①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②中央银行的国有化;③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功能得到加强;④各国中央银行加强了国际合作。

第九章 银行监管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流动性风险

答: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

流动性风险又可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2.银行挤兑

答:又称挤提,是指大量的银行客服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又不足的情况。它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发生银行恐慌甚至银行业危机。

一般来说,在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期间,挤兑现象会非常严重,同时正是由于挤兑,导致金融危机愈加严重。比如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银行挤兑现象都非常严重,很多时候正是银行挤兑摧垮了雪上加霜的国家经济。 3.一元多头式金融监管体制

答:也称单元多头式、集权多头式,是指全国的金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力,在中央一级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监管机构共同负责的一种监管体制。

一元多头式金融监管体制以德国、法国、日本(1998年以前)为代表,尤其以德国最为典型。德国金融监管框架源于1961年通过的《银行法案》。该法授予成立联邦银行监督局,并规定由该局在德意志联邦银行的配合下对银行业进行统一的监管。除此之外,德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有:负责对证券机构和证券业务监管的联邦证券委员会,负责对保险机构与保险业务监管的联邦保险监管局。

这种体制运行效率的关键在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不多,这种体制也面临着机构重叠、重复监管的问题。 4.贷款的五级风险分类法

答:是将贷款按信用风险大小划分为五种类别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全部贷款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正常类是指借款人可以履行合同,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关注类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能力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类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及时执行抵押和担保也肯定会造成部分损失。损失类指在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和必要的法律措施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能收回一部分。 5.存款保险制度

答:是一种对存款者利益提供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缴费保护,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者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证金的责任。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20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先后有9755家银行倒闭,存款人损失约14亿美元,美国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其中,包括1933年6月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根据这一法案,由联邦政府出面于1934年创建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从而开创了世界现代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中发达国家相继在本国金融体系中引入了存款保险制度,中国台湾、印度、哥伦比亚等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6.核心资本

答:核心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一部分,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包括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1988年《巴塞尔协议I》规定,核心资本占银行资本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50%,核心资本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应不低于4%,2010年9月出台的《巴塞尔协议III》,将这一比率提高到了6%。

二、单项选择

1.(B);2.(C);3.(D);4.(D);5.(B);6.(D);7.(C);8.(C);9.(A);10.(A);11.(D);12.(B);13.(C);14.(A);15.(B);16.(A);

三、多项选择

1.(A、B、C、D);2.(B、C);3.(B、D);4.(A、B、D);5.(A、B、C、D)6.(A、B、C)7.(A、B);8.(A、B、D);9.(A、B、D);

四、判断并改错 1.(×) 将“存款传染”改为“信息传染” 2.(×)金融业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