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考试题库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环境与健康考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 C.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 D.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

E. 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

10.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B. 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重大的变化 C. 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

D. 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 E. 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11.环境因素联合作用通常有4种类型,下列哪种不属于联合作用( )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协同作用 D.拮抗作用 E.累积作用 4. 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出现机率最大的是

A.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 B.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 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 D.患病 E.死亡

12. 某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逐渐转移而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增高的作用是( ) A.生物转化作用 B.生物传递作用 C.生物同化作用 D.生物富集作用 E.生物异化作用

13. 哪种人为活动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 ) A.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B.过度开发水利资源 C.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 D.适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问题 E.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

14. 一般而言,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人群比较广泛,可产生的健康效应是( ) A.相类似的 B.均衡的 C.多样性的 D.不可预测的 E.自限性的

15.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 )

9

A.化合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器官不同,所引发的生物效应也不相互干扰 B.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 C.化合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

D.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化合物之间存在竞争作用 E.化合物之间存在功能性或效应性拮抗

16.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 )

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 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

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 E.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

17.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超过单个元素引起的效应之和称为多种环境因素的( )

A.相乘作用 B.相加作用 C. 单独作用 D.拮抗作用 E.应答作用

18.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形成人群健康效应谱的图形是 ( ) A. 少数人体内负荷增加、多数人严重受害的金字塔形 B. 体内负荷增加和死亡均为少数,而中间型为多数的菱形 C. 多数人体内负荷增加、少数人死亡的梯形 D. 少数人体内负荷增加、多数人死亡的梯形

E. 多数人体内负荷增加、少数人死亡的金字塔形

19.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 )

A.新陈代谢 B.生物转化 C.生物富集 D.化学反应 E.以上都不是

20.环境因素作用于人群的反应分布图型通常为( )

A.直线型 B.抛物线型 C.“U”型 D.金字塔型 E.对数曲线型

21.下面哪一句话是不对的( )

A.在同一污染环境中,高危险人群比正常人出现健康危害早而且程度也严重 B.任何居民集团中都有高危险人群

C.所有的健康人在其一生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有某一时间处于高危险状

10

态的可能

D.受环境因素损害的哪部分敏感人群称为高危险人群 E.高危险人群是指健康效应谱金字塔尖的那部分人群

22.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

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 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

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 E.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

23.异丙醇本无肝毒性,但异丙醇与肝毒物四氯化碳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后者的肝毒性比其单独作用于机体更强,这种现象被称为( )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加强作用 D.拮抗作用 E.独立作用

24. 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 ( )

A.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B.毒性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C.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D.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E.以上都不是

25.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阿托品,这是利用了阿托品对有机磷农药的( )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加强作用 D.拮抗作用 E.独立作用

26.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 )

A. 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 B. 化合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 C. 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化合物之间存在竞争作用

D. 化合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器官不同,所引发的生物效应也不相互干扰 E. 化合物之间存在功能性或效应性拮抗

27. 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并浓度逐级增高,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 )

A.富营养化 B.生物转化 C.生物富集 D.环境自净 E.生物迁移

28.对人体有毒的元素及化合物,其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常呈现出一种( ) A.S形曲线、抛物线、直线 B.抛物线、S形曲线、V形曲线 C.S形曲线、直线、V形曲线 D.抛物线、直线、V形曲线 E.以上都不是

11

29.从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角度,高危人群是指( )

A.对环境污染产生不良反应的人群 B.对环境污染最敏感的人群 C.对环境污染引起健康损害最敏感的人群 D.体弱多病的人群 E.对环境污染引起健康损害的人群

3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 ( ) A.< 5.65 B.<6.56 C.<7.6 D.5.6~6.6 E.6.6~7.6

31.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 A.两头大,中间小 B.两头小,中间大 C.最弱的效应比例大 D.最强的效应比例大 E.都一样大

32.二次污染物是指:

A.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 B.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 C.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

D.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E.一次污染物沉降后,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

环境污染

33.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征不包括( )

A.影响范围大和人群面广 B.低浓度长期作用

C. 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多样性综合作用 D.环境污染造成人群健康危害有特异性 E.对人群健康损害的多因多果关系复杂性

34.1968年日本某一食用油厂在炼油时,食用油被污染,造成1万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色素沉着、无力、呕吐等中毒症状,且有16人死亡。此次公害事件是由于食用油被何种化学物污染( ) C

A.异氰酸甲酯 B.三氧化二砷 C.多氯联苯 D.四氯乙烯 E.三氯乙烯

35.20世纪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 A.药物的副作用 B.化学物的致畸性 C.化学物的致癌性 D.化学物的致突变性 E.药物的致癌性

36.一次污染物是指( )

A.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 B.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 C.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