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习题集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预防医学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07级第三届学习部 C.疾病发生机制 D.疾病诊断方法 E.疾病的治疗措施

8、下列哪一项是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 ) A.横断面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疾病监控 D.病例对照研究 E.疾病的治疗措施 名词解释

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2、健康—疾病连续带(health-disease continuum,HDC)

3、疾病的“冰山现象”(iceberg phenomenon) 问答题

1、 试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5 C E E E B 6~8 B A D

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

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 健康—疾病连续带(health-disease continuum,HDC):指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机体疾病或健康标志发生,这一系列疾病或健康相关标志形成一个连续带。

3、 疾病的“冰山现象”(iceberg phenomenon)是指由于疾病的发生谱不同,典型病例只是具有这一疾病

病理变化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人不易被发现,就像海水中的冰山一样,海平面以上仅是冰山的一小部分。疾病的这种现象称为“冰山现象”。

问答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概括为一下五个方面: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描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及不同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表现,以及某些数值变量指标的平均值,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

(2)探讨病因和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探讨疾病的病因,当前心理、社会、遗传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建立、检验及验证病因假设,广泛地探讨众多的疾病危险因素。

28

07级第三届学习部

(3)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使临床医师提高诊断水平,研究疾病的自然史,选择治疗方案和合理用药,估计预后,预测疾病的结局。

(4)疾病的预测和控制——疾病检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对各种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亦应该采用流行病学方法。

(5)疾病预防控制的效果评价:评价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的效果,以及医疗、卫生、及保健政策和策略,是流行病学的特殊功能。

整理: 黄晓虹

来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教材

疾病分布

【重点】

1 分析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其决定因素。 2 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其决定因素。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关于患病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

A.患病率一般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说明此类疾病流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对于急性病和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

B.患病率计算时分子是一定时期内的新、旧病数。

C.在对不同地区进行患病率的比较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的构成,进行率的标准化。 D.在发病率、病程均稳定的情况下,患病率等于发病率乘以病程 E.以上都正确

2、下列哪项关于病死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 A、病死率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B、病死率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C、用病死率作为评介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要注意可比性

D、病死率分母中患者情况不同则指标的意义不同,不能用医院病死率代表所在地区的病死率 E、以上都正确

3、发病率、患病率和病程三者的正确的( )

A、患病率=发病率*病程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D、病程=患病率—发病率 E、发病率=患病率*病程 4、下列哪项关于死亡率的 论述是正确的( )

A、死亡率可反映一个人群的实际死亡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B、死亡率可按病种、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分别计算,称为死亡专率;对于病死率高的疾病,可以用死亡专率代替发病率

C、死亡率计算时分母必须是与分子对应的人口

D、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时因人口构成不同,需要先对死亡率进行标准化 E、以上都正确

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的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这样在人群中( ) A、该病的发病率会上升

29

07级第三届学习部 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

C、该病的发病率、患病率都会升高 D、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E、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 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C、性别分布、民族分布、地区分布 D、历史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 E、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

7、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 ) A、散发 B、暴发 C、季节性 D、周期性 E、长期变异

8、计算患病率的分子( ) 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C、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 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 E、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

9、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 ) A、散发、流行、暴发、大流行 B、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性 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D、传染性、侵袭性、易感性 E、以上均错

10、某地区在一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 )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二代发病率 E、罹患率 二、名词解释 疾病分布 长期变异 疾病流行强度 暴发 疾病的地方性 三、思考题

1、影响患病率升高,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2、 疾病发生长期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30

07级第三届学习部

1单选题

1~10 EEAEBEABAC 2 名词解释

(1)、疾病分布——指某病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表现形式。 (2)、长期变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感染 、类型等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长期变异。

(3)、疾病流行强度——指某种疾病在某地区、某一定时间内、某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病例间 的联系程度。

(4)、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在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同类的病例出现,称为暴发。 (5)、疾病的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无需从外地输入,只存在于某种地区或在某一地区的发病率水平总是较高,这种现象称疾病的地方性。 3简答题

1、影响患病率升高,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1)升高的因素是: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诊 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

2)降低的因素是:病死率高、病程短、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 2、疾病发生长期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1)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了变化

2)抗原型别变异,病原体毒力、致病力的变化和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 3)诊疗技术的进步、仿制措施的改善

4)社会人口学资料的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报告标准的改变

整理:郭凤

来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教材

描述性研究

【重点】

1 掌握描述研究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现况调查的定义、用途和种类。

一.选择题

1.当对某种疾病或人群健康状况不明时,应从哪类研究开始( ) A.队列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理论性研究 D实验性研究 2.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

A普查 B病例报告 C对例研究 D现况调查 3.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

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 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4.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体抽样 D简单抽样 5.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

3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