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版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老师这儿也有一张调查记录,你能看明白吗?

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张记录表中读出了哪些数据?(指名回答)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吗?

1.学习统计表。

(1)说一说统计表里已经有了哪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哪几个空格要填写,这些数据到哪里寻找?

(2)说一说“合计”的意思以及求合计人数的方法。 (3)学生独立填写空格里的人数。

(4)填写完整后让学生观看统计表,读其标题,明白统计表的内容,写出年月,表明统计的时间,说说人数,表述统计表里的数据。

(5)和用“正”方法记录数据,统计表在表示数据方面有什么优点?

2.学习条形统计图。

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根据统计表制作的统计图,想不想看看? (1)观察横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横轴上表示四类电视节目。)

(2)观察纵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纵轴上表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1格表示2人。)

(3)让学生独立画图,检查他们画的直条长度是否正确,提醒他们在直条的上面写出相应的人数。

二、讨论小结:

从统计表里能知道些什么?从统计图里能知道些什么? 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一幅完整的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1页练一练。

(1)出示导入时完成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和制作统计图。

(2)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七第1题。

(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 (2)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看明白了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2课时 分段数据统计

教学内容:教材42-43页例2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了解自己的身高数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

1.星期一升旗时,同学们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

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

2.出示例2。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30cm~139的穿小号,140~149的穿中号,150~159的穿大号。那么现在你知道每种服装要购买多少套吗?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知道不同身高的人数。)

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按各段统计,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

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

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 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 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5.通过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乘火车有怎样的优惠吧!

学生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完成全班统计表。 2.完成练习七第2题。 三、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后请大家多搜集一些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素材,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第3课时:练习七

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3—7题 教学要求:

1.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能在方格纸上制作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