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成花的这段时期称为过渡时期。

实生树经多年开花结实后,逐渐出现衰老枯死现象,这一总体上的衰老过程称为老化。如图所示。

由于树木是连续多年生长的,在实生树上实际存在幼年区与成年区。一般第一层主枝基部到树干以下及根颈部这一部分的年龄最大,但它上面萌发的枝条却为幼龄阶段,而树冠外围枝条枝龄最小,但仍处于成熟阶段,从而出现“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的现象。

③ 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

营养繁殖树一般都已通过了幼年阶段,因此没有性成熟过程,只要生长正常,有成花条件即可成花。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只有成熟阶段和老化过程。

总之,如何缩短实生树的幼年阶段加重性成熟过程,以及维持成年阶段和延缓老化过程,是园林栽培一大目的与任务。 3)对园林树木年龄时期的划分

从栽培、养护管理、观赏等角度考虑,将园林树木年龄时期着重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老年衰老期3个时期。 ① 幼年期

树木在幼年期的特点是:离心的营养生长旺盛,地上和地下部分迅速扩大,树体开始形成树冠和骨架枝,逐步形成树体结构,为首次开花结果做好形态和内部物质上的准备。幼年期树木对外界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对控制园林树木,创造新品种,定向培育新品种等有特别重大意义。由于此期树木生长旺盛,树冠迅速增大,所以应注意培育树形;使其符合园林生产及观赏的要求。

该时期栽培与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是:首先要保证树木成活,然后才是促进树木营养器官匀称、健壮地生长,制造和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培育出良好的树体结构。目前园林树木树体结构的培育主要依靠早期的栽培管理来完成。因此,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土、肥、水的调节,应重视采用幼树整形修剪的办法来培育树形。 ② 成年期

树木在成年期的特点是:根系和树冠都扩大到最大限度,然后树冠由于末端小枝的衰亡或回缩修剪而又趋向于缩小树冠,根系中的末端须根也有大量死亡现象,这样就自然缩小根叶距离;树冠内部开始发生少量生长旺盛的更新枝条,这就是骨干枝离心生长停止,向心生长的开始;向心更新后,更加缩短了根叶的距离,从而有利于提高吸收和合成的代谢速度。

该时期的栽培养护管理措施是:以维持树木旺盛的生长发育、防止树木早衰、延长树木观赏时间为栽培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灌溉、排水、’施肥、中耕和除草等的技术管理以及树体的树形保护。通过对已衰老的骨干枝进行更新修剪、对树冠外围的小枝或骨干枝进行短剪等修剪措施,以达到刺激增强树木生长势的目的。对发育不良的或过密的小枝进行疏剪也可以调节树势。此期要注意维持根冠的合理比值(一年生松苗根冠比值约为1,一般树木为1—4,随着树龄的增加,根冠比值有逐渐上升之势,成龄柳杉根冠比值可达16)。有花果的树木,可疏剪花芽,防止花果大小年,非观花、观果的树木,最好除去花果,以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③ 老年衰老期

以生产为目的的树木进入衰老后,在栽培上已没有经济价值,但是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的风景园林及城市绿地中的古树名木则仍有保留价值。研究树木在这一时期的特点,有利于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树木的衰老期一般在40-100年以后。

树木在老年衰老期的特点是:主枝、主根向心枯死,新梢生长量少而细弱,健壮发育枝很少,侧枝的枯死量增多,根系更新能力衰退,树体抗逆性显著减弱。

该时期的栽培养护管理措施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多施粗有机肥,通过中耕松土等措施增加土壤空隙度,促进新生根的发生。对枯朽衰老的树木,按照有关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进行伐除和更新;对古树名木应认真采取保护措施,如立支柱、设保护棚或栏杆,防止人、畜、机械、车辆和自然灾害损坏树木。 (3)园林树木的年周期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是在一年有四季和昼夜周期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这两种呈周期变化的外界条件,必然影响其生命活动性质,常表现为生命活动内在节律,即生物钟。 树木由于长期适应这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形态与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变化,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在一年中,树木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萌芽、抽枝、展叶、开花、新芽形成与分化、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树木的这种每年随环境周期变化而呈现的形态与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称为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1)树木的物候期

外围环境的周期变化每年都不尽相同,相应的栽培措施也不同,在一定范围内能改变树木物候的进程。

不同树种和品种的物候期不同,尤其是落叶树与常绿树,其物候差别很大。 ① 落叶树的年周期

温带地区的气候,一年四季明显,温带落叶树木的物候季相变化尤为明显,其年周期可明显分为生长期、休眠期、生长转入休眠期和从休眠转入生长期。这后两期历时虽短,但很重要。现分述如下: A.休眠转入生长期

这一时期处于树木将要萌芽前,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并经过一定时期达到一定的累积温度,一直到芽膨大待萌时。不同树木所需累积温度不同。

树木由休眠转入生长,要求一定的温度、水分与营养。一切适宜时,树液开始流动。树木休眠的解除,通常以芽的萌发为形态标志。树体贮藏养分充足时,芽膨大早而且整齐,进入生长期也快。

在此时期,抗寒能力降低,遇突然降温,萌动的花芽枝干易受冻害,遇干旱会出现枯梢现象。 B.生长期

从春季开始萌芽生长至秋季落叶前为生长期,成年树的生长期表现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方面。

这一时期在一年中所占时间较长,树木随季节变化,会发生极为明显的变化。如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形成许多新器官。

根的生长比萌芽更早。不同树木在不同条件下每年萌发次数不同,以越冬后的萌芽最为整齐,这与一冬充足的养分积累有关。

萌芽后抗寒力显著降低,对低温敏感,这一时期要注意防冻。

不同树木通过物候期的顺序不同。有的先萌花芽后展叶,有的先萌叶芽,抽枝展叶后形成花芽并开花。

树木各物候期的开始、结束和持续时间长短,也因树种品种、环境条件与栽培条件不同而不同。

C.生长期转入休眠期

秋季的自然落叶是树木进入休眠的重要标志。秋季日照变短是导致树木落叶进入休眠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因为气温的降低。

在树木正常落叶之前,枝条必须经过一个组织成熟的过程和养分积累贮藏的过程并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有利于抗寒越冬。过早落叶不利于养分积累和组织成熟。

干旱、水涝、病害会造成早期落叶,甚至引起再生长,危害很大。叶子该落未落,说明树木未作好越冬准备,易发生冻害和枯梢。

树木不同器官和组织进入休眠早晚不同。一些芽的休眠在落叶前就早已发生。一般小枝、细弱枝上早形成的芽进入休眠也早,长枝下部的芽进入休眠比顶端的芽早。地上部主枝主干进入休眠较晚,以根颈最晚,故最易受冻害,此处最要注意防冻。另外幼龄树比成年树进入休眠要晚。

刚进入休眠的树木,处于浅休眠状态,耐寒力不强,遇间断回暖会使休眠逆转,再突遇降温常遭冻害。 D.相对休眠期

树木在落叶后到翌年萌芽前,为适应冬季低温等不利环境条件处于休眠状态,这一时期为休眠期。

树木休眠期间,其体内仍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只是较微弱和缓慢而已。所以,确切地说,休眠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落叶休眠是温带树木在进化进程中对冬季低温环境形成的一种适应性,保护幼嫩组织免受早霜危害而死亡。园林树木进入休眠,有一个由秋天到冬天逐步加深而由冬天到初春逐步变浅的过程,植物休眠越深对不利环境条件抗性越强。 据休眠状态可以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a、自然休眠

自然休眠又叫深休眠或成熟休眠,是由树木生理过程或树木遗传性所决定的。 落叶树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积累才能结束休眠,在未通过这一阶段时,即使给予适宜的生长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打破休眠所需低温积累时数,因树种与品种而异。冬季低温不足,会引起萌芽或开花参差不齐。北树南移,常因冬季低温不足,表现为花芽少、易脱落、新梢节间短、叶呈莲座状等现象。 b、被迫休眠

落叶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如外界缺少生长所需的条件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开始生长。此时期如遇一段连续暖和天气,树体开始活动和生长,一旦再回寒易受冻害。 ② 常绿树的物候期

常绿树的叶寿命较长,多在一年以上甚至多年,每年仅脱落掉已失去正常生理机能的老化叶片,多发生在萌芽展叶前后,同时又能增生新叶,全树终年连续有绿叶存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