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工作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

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 (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结构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其中包含了他们对对方行动及互动过程的理解。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是利他性服务的提供者,受助者(也称工作对象或案主)是服务的接受者,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助人活动是服务的传导者。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服务提供者、工作对象的支持者、合理行为的倡导者、社会工作过程的管理者、福利资源的获取者、社会政策的影响者。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救难、解困和发展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一)社会秩序及其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

社会秩序的涵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看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和获取福利的制度化途径。

(二)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

(一)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与冲突

(二)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 第三节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终结 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政府、民间结构和社区共同体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受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价值和反价值

社会工作的价值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一)操纵:与自由和自我决定相反。操纵行为包括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精心安排事实,不提供信息、夸大、歪曲事实真相或撒谎。 (二)家长作风:可能因为对标准的程度掌握,导致社会工作者的放纵和对当事人的侵犯。(对一个人行动自由的干预)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一)新教伦理与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实质,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的内容;基斯—鲁卡斯的HPU的基本假设

(二)社会福利理念

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美国社会工作操作定义的价值叙述、比斯台克的表述、泰彻的表述之间的异同

? 泰彻的价值体系与操作定义的价值体比较接近。

? 差异:操作定义,更多从社会立场;肯定语气;一般化,接近知识范畴。

? 泰彻,个人立场;虚拟语气;比较具体化,接近价值范畴 ? 比斯台克:居于二者之间,表达形式更符合社会工作理念,提出“自我决定,个别化,更能代表西方价值体系”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二)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功能学派与治疗学派的差异 (三)政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而机构是二者之间的中介。三者之间在价值观上既有一致又有矛盾。

(四)社会工作价值在从理论转向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例如自我决定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专业价值

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

(二)专业伦理

包括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伦理责任(对当事人、对同事、对雇佣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

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

? 保密问题 ? 情理法问题 ? 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 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 ? 自决原则与知情同意

四、伦理困境:

⑴王思斌:①保密问题②情理法问题③价值中立或价值介入④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⑤自决权与知情同意

⑵顾东辉:①目标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②忠诚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③责任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④角色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⑤利益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困境

五、伦理选择: ⑴西方:①保证生命权②培养案主的独立意识和自决意识③维护 社会的公正原则④尊重案主的隐私,为案主保密⑤忠诚原则

⑵中国:①保护生命全权②尊重案主的自由自主原则③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④最小伤害原则⑤改善生活质量的原则⑥隐私保密原则⑦真诚原则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从理论角度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过七个阶段:调查

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第五章 社会个案工作

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范围

社会个案工作

含义:它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进行工作;并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其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全功能,增进其福利。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一)个案工作的起始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个案工作的起始阶段。

1、产业革命与贫民问题 2、宗教的源头

3、查默斯的贡献 :志愿救助穷人的实验性工作 4 、慈善组织会社(简称C.O.S) (二)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阶段 1917年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一书是社会个案工作专业化开始,“研究-诊断-治疗”的助人框架。

(三)精神医学对个案工作的影响

(四)20世纪40年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五)20世纪80年代以后提出生态主义的社会工作视角 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 (一)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二) 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

(三)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

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一、危机介入模式 (一)危机的含义

危机是平衡稳定状态被改变的现象,也是一个过程。 (二)危机介入技术

开始阶段:收集资料、达成协议、建立专业关系;中间阶段:进一步搜集资料,寻找形成危机的原因,减轻案主压力;结案。

二、任务中心模式

1、背景:20世纪20-60年代,社会个案工作者倾向于做深入的案主评估,与案主建立较深入的关系,而较少倾向于问题解决过程。

2、基本假设:①案主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②案主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3、方法:与案主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注意两个要素:①有系统(介入阶段,介入目标和任务);②有反应(其目的是通过沟通使案主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沟通行动达到鼓励案主的目的,达到方向引导的目的。)

4、特点:①首先对案主问题进行界定,确定问题的存在,然后去处理问题;②如何界定案主(案主意愿,自主能力,正常生活状态)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个案工作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它考虑个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它主要应用于情绪问题、资源不足、角色困难等问题。

(二)问题解决过程及其步骤 (1)问题探索(预估):用行为治疗的方法,探索案主关心的问题,排出问题优先次序。

(2)协议,与案主商定改变的目标。 (3)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作出具体的目标 (4)迈向目标,完成任务 (5)结束(预估)

(三)工作阶段中的步骤与方法 1、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阶段 2、阐述目标既要完成的任务

3、结束阶段

(四)特点:强调短期干预,问题解决取向,关注案主提出或接受的问题,能够解决的问题。

1、在问题探索、协议和强调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案主的,也是与案主有关系统的,注意外部因素对案主的影响。2、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夫妇或家庭。3、强调案主的优点与优势。4、社工和案主同等地位,不是单向是案主倾诉。

(五)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技巧

倾听、抓住核心问题、协议、沟通与回应。 三、心理-社会模式

(一)心理-社会模式的内容

将案主的心理状态、情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人的内部心理世界、生活的外部社会环境。

(二)心理-社会模式的框架

针对问题(内部和外部问题)确定目标(改变人和改变环境),正确处理工作者与案主的角色。

(三)心理-社会模式的相关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的成长(生命历程)理论。 四、行为治疗模式

(一)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人的行为是通过反映外部世界、学习适应环境而获得的。有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和认知学习四种学习形态。

(二)行为治疗模式的工作技巧 (三)行为治疗个案工作的框架

适应问题-案主行为本身出现问题;工作目标要小而具体,可测量;工作者要运用资源与手段支持案主的行为改变。

第六章 社会小组工作

社会小组工作

含义:以小组为工作对象,在小组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小组情景与小组互动实现娱乐、教育和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从而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

社会团体工作特点:

1. 社会团体工作是一种工作方法但并不普适于一切团体的方法。确定社会团体工作所使用的团体与它本身的历史发展相关。

2. 由社会团体工作者参与并指导团体的活动

3. 以团体情景与团体互动作为个人发展与治疗的基础。团体工作者只是环境的催化者而不是环境本身 三、 小组工作的功能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恢复人的原有功能达到社会化,影响个人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转变,通过不同经验分享,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长 (2) 社会控制。矫治性、教育性、教育型小组

(3)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学习共同思考,团结协作共同面对环境 (4)再社会化。改变行为,成为更适应社会生活积极角色。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社会团体工作模型

1. 社会目标模型是最早的小组模式,主要用于社区层面,核心理论是社

会责任和社会变迁。认为,社会系统与个人、群体是相互影响的,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来实现。

1、理论基础:系统论、社会责任感、社会变迁 2、特点:

⑴主要任务是培养小组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①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

②提升小组成员与社会环境、情境的互动能力,以此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③培养社区领袖,使之有意识、有能力的领导社会变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