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马鞍山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马鞍山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2.900c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ρ冰=0.9×103kg/m3)后,则 A.体积不变,仍是C.质量是900g

3.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4.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中安装了多个光学仪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车头灯照明利用了凹面镜反射原理

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防止车内物品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安全驾驶 C.行车记录仪相当于一台数码相机,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和成正立、缩小实像的特点

5.如图所示,暑假期间,小刚和爷爷到湖里去叉鱼。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当他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在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原因的是( )

B.体积缩小D.质量是1000g

A. B.

C. D.

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7.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8.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B.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9.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

C.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10.有些声音人耳听不到,有些光人眼看不到,但它们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外线的照射在任何情况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医院常用热效应显著的红外线照射来灭菌消毒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预报地震 D.医生通过听诊器接收超声波来了解病人的病情 二、填空题

11.小勇在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m石/g ________ 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石块放入后的总体积V总/cm 40 3/cm 3_________ 10 石块的密度ρ石(kg/m) ________ 330 12.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甲、乙的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________ ,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________ .(选填“丙”或“丁”)

13.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以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4.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特定条件结合物态变化知识分析:

(1)若该物质的温度为t,且tA<t<tB,该物质处于_____态 (2)若该物质的温度由Ⅱ区域到I区域时,该物质要_____热。

(3)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的物态变化。 (4)若该物质温度刚达到t,且t=tA,继续短暂加热,该物质的温度会_____(选填“上升”或“不变”)。

(5)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处于_____区域(选填“I”、“Ⅱ”、“Ⅲ”)。

15.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人耳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超声波能够成像,利用这个特点,制成了_____。

1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行驶情况,其中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利用图中相关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乙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

(2)甲车行驶7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m,以汽车为参照物,车内乘客是_____(选填“运动”、“静止”)的。甲、乙两车在0~4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的。 三、计算题

17.2017年10月19日,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在北海始发,小王观看比赛后想了解更多有关自行车的知识,他称出一辆自行车的总质量为34.2g,并得知自行车所有钢材质量为31.6kg,其中橡胶和钢材各占自行车总体积的一半。(ρ铜=7.9x103kg/m3)求: (1)此车所用钢材的体积; (2)橡胶的密度。

18.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远?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四、实验题

19.小明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颗粒的质量是____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明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他所用量筒的分度值是

______mL。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g /cm 3 。

(4)在步骤C中,没有充分摇动就抹平表面读数,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明口袋里有一个实心玻璃球,查阅资料得知玻璃的密度不是确定的,一般在

2.5g/cm ~3g/cm 之间。他想用本实验的测量器材,测出该玻璃球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玻璃球的质量为12g,再利用水和本实验中使用的量筒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精确的测出玻璃的密度值。

20.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凸透镜的焦距f=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处,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

3

(1)探究前需要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

(2)某次实验,小亮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

(3)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放上一块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镜片。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

(1)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景,猜一猜,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这说明在提出猜想时,不是随意乱猜,而是要_____。

(2)要验证像与物大小是否相等,我们必须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__。 (3)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的像是_____(虚/实)像。

2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

(1)物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_____;

(2)这种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3)物质的熔点是_____,熔化过程用了_____min; (4)BC段表示物质处于_____状态。

2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他经过和同学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③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