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设计史答案汇总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西方艺术设计史答案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各种机器设备等,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机问题,人机工程研究的重要性开始凸现出来。第三阶段为1945年之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进入到为人的思维设计的阶段。二战结束后,人机工程学的重点由为军事装备设计服务转移到为民用设备及生产服务。 5、简述日本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于发展。

日本现代艺术设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模仿美国、欧洲等国的艺术设计,转向结合民族艺术、进行艺术设计创新,日本从50年代起,由单纯地模仿美国欧洲等地的艺术设计,转向结合民族艺术中,挖掘设计创新元素,来提高艺术设计水平。所以,到上世纪70年代前后,其艺术设计水平就已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1969年“日本工业设计促进组织”成立;1981年“日本设计基础”成立。为进一步提高日本的艺术设计水平,日本政府一方面派人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研究艺术设计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积极把握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邀请国际著名的设计大师来日本进行讲学和艺术设计指导。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为日本的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起初。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电子工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等迅速发展,并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师协会”在京都召开,标志着日本艺术设计上升到国际重要位置。日本的照相机设计也是日本艺术成功的范例之一。 第九章

1.简述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历史语境

(1)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是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型的产品设计促进了人们的审美水平的提升和审美视觉的变迁,这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2)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是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缩影。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反主流文化运动开启了人们对文化求新求变的心扉,促使人们提出对新的设计文化的要求,这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兴起的又一基础。

(3)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兴起于大众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大众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它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运行,市民阶级的扩大和消费意识的增长辈、发展而发展的;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市民社会为社会存在基础,以工业化、科学技术为手段的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鲜明的商业性、通俗性、娱乐性和科学技术性等特征。电视等大众媒体使社会的各个系统都呈现在开放的状态中,为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4)在艺术设计领域,促使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兴起的直接原因,应该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发展。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自20世纪初产生,20世纪30年代成熟,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国际主义风格”,其倡导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形态,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语境中,已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少则少”变成了“少则烦”。

2、简述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特点

(1)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形式服从功能”,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倡导的是“功能追随形式”,强调的是设计形式的改观,这成为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无论在建筑物的细节还是内部,采用各种古典装饰,它的特点是采用大量古

典的、历史的建筑符号、装饰细节,以此达到丰富的装饰效果。这种风格,常常在现代建筑的表面采取明显的高浮雕,起到符号的作用。设计师除了冷嘲热讽地采用古典符号来传达某种人文主义的信息之外,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基本是无能为力的,因而充满了愤世嫉俗的调侃色彩。比如查尔斯.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伍重的悉尼歌剧院,充满天真、童趣和幻想。

(2)建筑的内部功能固然决定其外在形式,但建筑的外部环境、地区特征、历史文化等因素,同样影响建筑物的外在形式。强调历史文化。传统装饰的运用和强调建筑的外部环境的协调等,构成其又一特征。

(3)后现代建筑具有多元化、模糊性、开放性和强调设计的个性与民族特征性等特征,常常采取隐喻、折衷、夸张、戏谑等设计手法,“通过借鉴历史风格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反映出一种幽默与风趣之感,唯独功能上的要求被忽视了。”

3.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的特点

一 隐喻的和装饰的设计: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

二 想象的和情感的设计: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解决功能问题,还应该考虑到人的情感问题。设计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即不是设计适应人,也不是人适应设计,而是二者亲切、自由的对话。

三 仪式化的特征:后现代设计中这种仪式化特征主要是针对过分强调功能而使生活变成了一种机器运转般毫无感情色彩的动作而引发的一种设计倾向。

四 轻松的生活: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入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象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后现代设计将人们从简单、机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使人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感性和人化,而不是机器。

五 有爱心的设计: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另外的功能主义。实质上是对人的一种更加体贴的设计:人不是一个工作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工作能力,但同时需要生活、需要关怀和体贴的有智商的情感动物。

六 卖点的设计: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持,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市场与设计师相互依赖,甚至设计师个人的学术性、主观性、观念性的尝试也一样可以成为商家的卖点。 4.简述“孟菲斯”设计集团的产生与艺术设计特点 产生: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孟菲斯\是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的一个设计师集团。发起者是意大利设计师索得萨斯。1981年,他召集一群不满30岁的青年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孟菲斯”设计组织。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从而刺激了丰富多彩的意大利新潮设计。

特点:1.以开放的设计思想,赋予产品以娱乐、戏谑、新奇、刺激的形式,孟菲斯设计集

团表现出各种极富个性的情趣和天真、滑稽、怪诞和离奇等;2.“孟菲斯”的设计不少是家具一类的家用产品,其材料大多是纤维、塑料一类廉价材料,表面饰有抽象的团,而且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了色调,在色彩、结构、造型等方便故意打破常规的产品形态,赋予产品功能、形式以新的时代文化诠释;3通过产品设计,以达到设计师的个性的形式赋

予产品以实验性的理念。

附:本小组成员:吴艳曦、孙谦、冀晓楠、黄自圆、陆嘉漪、严佩琪、方艾琳、罗琤、陆佳羚、梁倩、夏凉(总计11人);汇总人:吴艳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