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语今读中论语部分的总结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老子论语今读中论语部分的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周朝用吉礼来接待宾客。×

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 孔子一生中的第二个阶段指的是从政阶段。()×

孔子晚年很凄凉,经历了丧妻、丧子、丧徒之痛。()√ “学而时习之”中“时”的意思是“及时”。()×

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中的“说”和“乐”意思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

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并且君子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大德不官”的意思是德行高尚的不做官,不屑于为官。()×

《说文解字》中有云:“教者,效也;育着,养子使作善也。”()√ “传不习乎”中“习”的意思是“学习”。()×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道”的意思是“道路”。× 论语的结构是绝对的首尾呼应。×

《论语》在结构上每章之间没有内在关系,是杂乱无章的。× 《诗经》有300篇,故简称《诗经三百》。()×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

“父母唯其疾之忧”暗含的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忧。 √ 在孔子看来在父母晚年是赡养他们就是孝敬老人。()×

孔子认为“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 × “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举枉错诸直,则民服。”()×

仁者爱人”指的不仅仅爱亲人,还包括芸芸众生,世间万物。()√

孔子认为君子没什么可与别人争的,如果有的话就是射箭时的“君子之争”。()√ “素以为绚兮”这句话中“素”指的是白衣服。()× 一首诗的优劣主要看它的语言是不是富有诗意。()×

古代有人称孔子为“圣人”“仁人”“仁者”,但孔子都一一否认。()√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既看到了他的道德方面,也看到了他的历史贡献。√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三者孔子成为“三达德”。()√ “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是老子重要的提高自我修养的方法。()√

《论语》中的《公冶长》篇主要讲的如何看待一个人和如何评价一个人。()√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在自己好学这一方面是自负的。()√

在孔子看来“仁”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三忘是指忘食、忘忧、忘老。()√

孔子四忧包括: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句话源于《论语》√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个被称为孔子的“三达德”。()√ 孔子在《先进》篇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仁”的思想。()× 《乡党》篇主要讲的是孔子的生活方式和实践。(√

孔子在学习方面的态度是“学犹不及,犹恐失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侍坐”的意思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入座。”×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决不放弃。”此人指的是:()孔子 1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先人是:() 宋人 2

关于孔子的生平,较权威的是下列哪项:() 司马迁《史记》 3

孔子访求列国属于他人生的哪个阶段:() C、第四阶段

孔子一生坎坷,但是却成为百世流芳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 C、好学 2

“论语”二字中“论”商务意思是:() D、编撰 3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是:() B、学习 1

“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谓之学。”这句话出自:()

孔子认为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是:“足食、足兵、民信之”。√ 《宪问》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为学。()×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直是指实事求是。()√

子曰:“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 “果哉,末之难也”中“末”作没有讲。()√

《卫灵公》篇的主要内容是对“礼”、“道”、“仁”、“教”等内容的进一步阐述√ 君子三畏是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等同“伺”,意思是看着,打听。()√ 对于仁,孔子认为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为仁。()√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出自《卫灵公》篇。()√ 子张是孔子早年的弟子。()×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知命就是要认识时代,认识自己。()√ 知言包括知所言和知而言两方面。()√

《孔子——即凡即圣》作者是瑞典学者Herbert Fingarette 。()×

孔子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为学之道,为师之道,为政之道,为人之道”。()√

A、朱熹 2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中的“习”本意指:() C、小鸟学飞行 3

在老子看来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 D、乐 1

在《论语》中孔子有“三知”,其中不包括:() 知人 2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下列哪位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学说:() B、有子 3

下列哪位不是“孔子四配”之一:() D、子贡 1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句话出自:() D、《学记》 2

古人讲学习的第一步要:() B、立志 1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出自:() A、孔子 2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这句话出自:() B、荀子 3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针对信而言。 C、孔子 1

老子认为从政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道之以政和()。 A、道之以德 2

在《论语》中孔子把人的一生分为()个阶段。 C、6 3

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 D、学习 1

“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 A、《易经》 2

在《易经》乾卦由()个阳爻组成。() 6 3

乾卦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A、元B、亨C、利 D、夏 1

下面哪项不是孔子所说的“孝”的表现:( 奉之以礼 2

下列哪位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且在文学方面卓有成就:() 子游 3

在孔子看来“孝”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敬 1

“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这句话指的是:()颜回 2

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做事方法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里“殆”的意思是:()危险 1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句话中“阙”的意思是:()A、保留 B、去除 C、提出 D、解决 2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 C、国老 3

“举直错诸枉”这句话中“错”的意思是:() D、放置 1

《论语》中有《八佾》篇,其中“佾”的意思是:() D、列 2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是”的意思是:() C、这种事情 3

孔子所主张的为“仁之本是:() C、孝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