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中)作业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国现代文学》(中)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备。

2、论左联的历史功绩和局限。

1、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和批评理论”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

2、左联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必须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列宁)为原则”,为此成立了“大众文学委员会”。鲁迅发表《文艺的大众化》、《论旧形式的采用》、《门外文谈》等文,就文艺的普及与提高,对旧文艺的批判继承革新创造,作家和群众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精辟的意见,是文艺大众化讨论在理论上的重要收获。“革命浪漫蒂克”倾向,无论是描写工人罢工或农民暴动,都没有失败,只有胜利,百分之百的好结果;人物是突变式的,理想化、公式化、没有生命的;缺乏艺术手腕,只是“革命”名词的高级讲章,是脸谱主义地描写人物,方程式地布置故事。

3、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小组经常进行文学活动:学习和讨论文学理论、中外名著,交流创作,推荐好作品到左联刊物上发表,由此培育了一代青年作家。鲁迅在这方面花了许多精力:看稿、指导、写序跋、帮助出版,等等。张天翼、沙汀、艾芜、叶紫、萧军、萧红等都曾得到鲁迅的帮助,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简述左联的缺陷:在政治上,不适当地强调“反右倾”、“反资产阶级”,要求左联成员把参加飞行集会、节日游行及贴标语、撒传单等左倾盲动活动作为重要的中心任务。2、在理论上,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不顾中国实际条件,照搬苏联的某些提法、做法。在组织上,则有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把左联办成半政党式的团体,没有能团结更多的进步作家、中间作家共同战斗,在左联内部存在着宗派情绪。 3、论两个口号论争及其意义。

两个口号论争: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

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4、论三十年代的文学思潮及其发展演变。 1. 革命文学思潮

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及其推动的文学潮流,其主流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的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 2.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重视文学的独立品格,主张文学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强调文学脱离政治而自由。这一时期的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共同汇成一般不小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这是本时期的文学思潮。左翼文学创作,以社会主义观为指导,创造社转向革命文学,否定浪漫主义而推崇现实主义;象征派人创作亦转向大众化;东北作家群创作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甚至东方的京派作家的创作中,多数亦属于现实主义。这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丰收期和成熟期。 4.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这一思潮比起前一时期大为减弱创造社转向革命文学;新月诗派向现代派转化;弥洒社、湖畔诗社均已停止活动。

5.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比上一时期有所发展。现代诗派和后期新月诗派汇聚成现代派诗潮;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与施蛰存为代表的心理分析派汇聚而成现代派小说潮;戏剧创作中曹禺的《原野》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

第六章 茅盾

一、填空题

1、茅盾是三十年代( 社会剖析派 )这一小说流派的代表作家。 2、茅盾的《蚀》三部曲分别是( 《幻灭》 )、( 《动摇》 )和( 《追求》 )。

3、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分别是( 《春蚕》 )、( 《秋收》 )和( 《残冬》 )。

4、茅盾表现民族资产阶级命运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 《子夜》 )。

5、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 《虹》 )。

二、名词解释

1、“史诗性”:. 矛盾的《子夜》对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处于“子夜”社会的人伦道德、社会风情等均多所描绘,因而具有丰富的史诗性内涵。

2、《春蚕》:通过描写30年代淞沪战役前后江南农村蚕收农老通宝一家的养蚕“丰收成灾”的悲惨事实,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名族灾难,展示了中国商业资本家和官僚阶级由于转嫁危机与农民阶级形成的尖锐矛盾,同时勾勒了两代中国农民不同的思想与行为,预示着他们所走的不同道路。

3、社会剖析派是茅盾开创的一种小说范式,将创作建立在精细的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性思维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戏剧性的情节中突出人物成长史,在出现后日益成为左翼文学的创作主流。除茅盾外,代表作家还有沙汀、吴组缃、艾芜等。

三、简答题

1、简析茅盾中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创作在题材上的互补。

从矛盾创作的整体来看,其短篇小说同长篇小说之间 具有互补意味,某些短篇就是他的长篇的延伸和补充。如果把矛盾的长篇小说喻为宏伟的建筑的话,那么,其短篇则近于雕梁画栋,在细腻中同样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气息。 2、《子夜》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步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社会剖析小说,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左翼文学的创作实绩

② 第一次以相当宏大的规模描绘了现代化大都市社会生活的画面;第一次以相当可观的深度刻画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艺术典型

③“五四”以来第一部真正具有宏大而复杂的现代解构的长篇小说。 3、《子夜》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1) 再现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2)揭示了名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挣扎的悲剧命运。 (3) 反映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 (4)表现了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时代特征。 4、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① 情节结构——宏伟而缜密 ②人物塑造——立体化 ③环境描写——全景式 ④心理刻画——性格化 ⑤语言描写——个性化 ⑥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 四、论述题

1、论茅盾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

第一,茅盾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社会科学家气质的茅盾,由社会活动和文学理论的热情活跃于文坛,这使得他进入创作便达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涵,他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时代的线索排列构成了社会的编年史。如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斗争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看,茅盾小说反映出军阀混战、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社会重大问题,规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小说前所未有的。茅盾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

第二,茅盾小说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纵观茅盾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上述已重点分析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形象的独创价值外,从《霜叶红似二月花》、《走上岗位》等作品中,更突现出茅盾资本家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对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会人的心理剖析和社会历史剖析的有机统一,在现代小说史人物刻画方面有所开拓。早期《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从“传统”和“现代”的对比中,从时代急流的变动中挖掘“新人”形象的价值。在20数量30年代短篇小说《春蚕》里,对老通宝、多多头父子两代农民的刻画,不仅在典型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烘托了人物,而且以两代人的心理、性格的历史内涵的巨大差异,创造了思想深刻的农民典型。这些形象都达到了较高的典型性,为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确立了典范。

第三,茅盾小说以开放的现代意识、丰富的生活积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都市文学。茅盾从踏入社会之初,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就与中国最早最大的商埠上海有密切关联。在上海,他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同乡旧故中有各阶层人物。茅盾小说全面地描绘了现代都市的企业、金融业、商业、公馆、舞厅、大饭店等,并且着重展示了现代都市以政治、经济为轴心的各阶级、阶层的不同人物,如资本家、金融家、买办官僚、公务员、市民等之间的复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