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淑岩的毕业论文完成稿(two)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盖淑岩的毕业论文完成稿(two)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陶渊明诗的审美特征

二、空灵玄远的意境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艺术的极高境界,也是许多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 传神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要求,最先是针对人物画而言的。在理论上最早提出“传神”的是东晋顾恺之,他在《摹拓妙法》中强调人物画要通过写形而达到传神。南朝画家标举“六法”,其一乃“气韵生动”,即要表达出人物的主要精神气质。汉魏以来,人物品藻多以自然美比附人物的才情、气质和风度,自然美愈加被士人所关注,绘画也渐偏于山水花卉。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写意”的,所追求的是具有诗情的意境,而不是自然景物的真实。艺术追求上更多的持“表现论”,而不是“模仿说”或者“典型论”。传神写意,以诗的意境作为内美,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主要美学特征。

山水田园诗同样追求传神写意的艺术效果。山水田园诗对自然对象的描写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内容上充分体现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它通过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想象,以简洁的语言传神地反映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桃花源式的理想境界。这里描写的一切都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如世外桃源,令人悠然神往。这幅《田园画》构图颇为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朴素清淡; “榆柳荫后屋檐,桃李罗堂前”是近景,素淡和绚丽交掩成趣,色彩丰富,平静中有生活的雅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美感,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外力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是从听觉入手来描写,一方面以动衬静,愈见其静,另一方面又使这清静的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令人神往。

–4–

陶渊明诗的审美特征

清人方东树指出:“吟咏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如展开一幅写意的田园生活画卷。”

陶渊明诗歌总会给人一种清新而别有韵味的视觉美感。其代表诗作田园诗在内容上以

其自然、真淳的审美特质给人们创造出的是一种意境美,而其古朴简炼偶含典雅的语言在白描手法下却又给人带来了画面美。诗人总是善于通过语言工具运用自己的审美感觉器官去接近外面的世界,将外在自然的各种事物呈现在读者面前,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将本色的自然诗意化。虽在陶渊明笔下的景色常为农家生活场景,但在他不经意地简单勾勒下却使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从形成的图画意象中渗透出来。大自然或诗人自己亲历亲为的生活都能让人获得美感。诗人也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生机勃勃的图景,从而在朴实平淡的景物上抒写情感,从而给人一种深切的艺术享受,带来了一片生机盎然的审美天地。

诗人将宁静朴素的乡村和平淡无奇的劳动场面表现得栩栩如生,借助于白描手法及平淡而精雅的语言将田园勾勒成了一幅幅充满情感的生活画面,而且是那么的真切,无不使人在感觉里顿生一种细腻的美感。前引诗中作者将自己视线内的景物不着色的加以描绘。一片宅地草房稀疏,堂前桃李后檐榆柳,远处隐约的村舍,近处升起的炊烟,深处犬吠,桑上鸡鸣,这些常物在陶渊明笔下有情有意,组合而成一幅朴实无华的乡居图画。《归园田居五首》(其五)更是一幅妙不可言的图画。“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给我们呈现在眼前的是草木丛生崎岖的羊肠小道,溪水清清,可以濯足,这又是多么和美的一幅江南夏日生活画面呀!真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这样每一个生活画面都被作者诗意化,而诗意画面中的自然风物不外乎生活,可见陶渊明总会给人留下一种对情趣化生活的联想。而这种由诗带来的画面美感无不为其诗内容上的真淳自然在形式上增添了意蕴。

–5–

陶渊明诗的审美特征

三、物我合一的契和美

陶诗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不仅在于他的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审美极致、以及空灵玄远的意境,更重要的是陶诗同他本人的思想、生活态度及为人高度统一所体现的物我合一的美感。这种高度契合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情感的抒发率真而自然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⑦

《饮酒》序中写到:“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柳先生传》中亦云:“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由此我们可知陶渊明为文作诗仅为自娱自乐,是率真自然之所为。“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证之以陶诗之创作与艺术特色,则两位所评中肯贴切。

陶渊明执著于“质性自然”寄身田园,无怨无悔,取象其中,乐此不疲。正如宋施德操所言:“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则说竹,更无一毫作为。”(清·姚觐元《北窗炙輠录》手抄本卷下)如《归园田居五首》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于义熙元年冬弃官,《归田园居五首》约作于次年春夏之间,本诗写亲理稼穑之事。“种豆南山下”此为农事中微乎其微之事,渊明将其置于篇首。结果“草盛豆苗稀”故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从而感叹“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篇即为一幅农耕之图,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勤于力耕的农夫形象。诗中所写之“种豆”、“草盛”、“苗稀”、“荷锄”等皆为田园生活中司空见惯之物,相信每一位有过农事经历之人都不会对诗中取象感到陌生。然这些平白无奇的事物构成了淡味的诗句,一句句似述农事之语在渊明笔下组成了“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篇。诗句皆极质实语,然写出田园生活场景,极见真切,韵味深长。我们看到,尽管农事辛劳,草盛苗稀,陇亩荒秽,但对于渊明而言,皆不足忧,因他之所

–6–

陶渊明诗的审美特征

重在于“但使愿无违”此于《归去来兮辞》中“因事顺心”为达致精神舒畅而不惜付出代价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如《归园田居五首》之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本篇首述寻访故人不得,诗人步履蹒跚地植杖返庐,途经草木丛生的崎岖小道,又以涧之清澈浅露浴足,只鸡斗酒,荆薪代烛,酒逢知己,彻夜长饮。此诗似友人在讲述一日之事。在渊明笔下,“濯足”、“漉酒”、“只鸡”、“荆薪”都可入诗且皆显得那样亲切,如叙白话,却兴趣盎然,日常生活中之寻常事物似添了一份灵性!

(二)神韵的流露体现物我合一

陶渊明的诗有种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神韵美。《庄子·天道》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外物篇》又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哲学思想对文艺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不要求“言尽意”,而是需要语言含有不尽之意,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体会去思考、回味,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

清代王士祯继承前人的诗论和画论思想,总结了王维、孟浩然以来山水诗的艺术传统,强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天外数峰,略有笔墨”,“雪中芭蕉”,“兴到神会”,追求得意忘言,标举清远妙悟的诗风,推崇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中国山水田园诗中具有这样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陶渊明《饮酒》其五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借景抒情,畅神达意,表现的重点是“人”而不是“物”。以隐逸思想为核心,通过人格化的自然美,表现一种隐退淡泊的生活理想和人格理想,体现出自然的人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