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题库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马哲题库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第一部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创新。(×) (二)判断题第二部分

1、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2、从19世纪30年代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

3、毛泽东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自觉的实践性是最根本的。(×)

二、单项选择题 (一)单选题第一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B) A、 绝对真理体系的创立

B、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C、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顶峰 D、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2、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C)

A. 18世纪初 B. 19世纪初 C. 18世纪60年代 D. 18世纪末 3、英国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危机发生在(C)

A. 1778年 B. 1793年 C. 1825年 D. 1836年

4、(B),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

A. 阶级斗争的激化 B.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 生产率的下降 D. 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5、(D),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

A. 阶级斗争的激化 B.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6、(A),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A.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B.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D.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7、 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B)

1

A.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B.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C. 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D.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

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 辩证法 B. 历史观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9、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A)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0、(A)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11、(B)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解释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12、费尔巴哈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是(A)

A. 唯心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辩证法 D. 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14、鲜明的(B)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A. 历史性 B. 阶级性和实践性 C. 阶级性 D. 实践性 15、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A. 科学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与时俱进 16、(A),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

A.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 坚持为人民服务 、 C. 坚持唯物主义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7、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B)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18、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C)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1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是因为它(B)

2

A. 吸取现代西方的哲学思想 B.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 把新的科学结论作为自己的哲学观点 D. 经常改变基本原理 (二)单选题第二部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 阶级斗争

2、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D)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工人和资本家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D.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C)

A. 理论联系实际 B. 解放思想 C. 实事求是 D. 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D)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5、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C),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科学发展观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D) A.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B.前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后者否认这点 C.前者坚持辩证法,后者坚持形而上学 D.前者强调改造世界,后者只是解释世界

7、马克思恩格斯运用(D)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

A. 辩证唯物主义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唯物史观

8、“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3

9、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B) A. 生产力水平不高

B. 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社会发展不平衡 D. 三农问题

10、(D),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A. 是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 是否坚持实事求是

C. 是否始终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 D.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1、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提出了(B)

A. 剩余价值论 B. 劳动价值论 C. 再生产理论 D. 流通理论 三、双项选择题 (一)双选题第一部分

1、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BC) A.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C.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D. 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做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体现在: (AB)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 一切从理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 实现自由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求(AB) A. 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

B. 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 C. 反对形而上学 D. 反对不可知论

4、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CD) A. 反对形而上学 B. 反对不可知论

C. 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书 D. 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4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哲学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就是说(BC) A. 它迟早要为新的思想体系所取代 B. 它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 它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D. 它不需要少数天才人物指手画脚就能自发地取得进步 6、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于(AC) A.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真理性 C. 以实践为基础 D. 历史性

(二)双选题第二部分

1、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影响:(BC) A. 十月革命的爆发

B. 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C. 引发、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即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AC) A、创立唯物史观 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 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生物进化论和(AD) A、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细胞学说

4、实现共产主义,要求我们(AB)

A. 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B. 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C. 加强党的建设 D.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