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行政上创置行省制度。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仔细观察右侧疆域图出现行省,应是元朝的疆域图。本题选C。 14.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 繁荣与开放 B. 分裂走向统一 C. 文明初露曙光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权并立,是分裂的时期,而元朝的建立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故应选B项。

1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的是谁的崇高气节? A. 王安石 B. 韩世忠 C. 岳飞 D. 文天祥

5 / 8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天祥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过零丁洋》。因为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其高尚的气节。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6.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元朝”,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历史识图能力。认真观察,可知A图上有镐、蜀、巴等字样,是西周分封制的分布图,镐是西周的都城; B图是上有咸阳、桂林郡、象郡等,可见是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地图;C图元朝的疆域图,因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来管辖广阔的疆域;行省制度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制度从此开始了;D图是清朝疆域图,清朝应用省制地方行政。 二、解答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

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院内有一棵苍劲的古枣树,树干斜指南方,与地面成45度角,使人们联想到下面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1)你知道诗中歌颂的人是谁吗?

(2)忽必烈赏识他的才华,亲自劝降并许以高官,他不动摇,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诗云:“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作为他的姊妹诗篇的《过零丁洋》一诗中的后两句,你还记得吗?把它写出来,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答案】(1)文天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可知,诗中歌颂的人是南宋抗元将领文天祥;(2)依据所学可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6 / 8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材料二

(3)图中A地是 今是 ,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4)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答案】(1)1271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 (2)秦朝、西晋、隋朝. (3)大都,北京,行省制度.

(4)吐蕃,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解析】⑴根据材料一“至元八年,始改称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至元八年”是1271年;“遂一天下”是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前朝统一全国的都是汉民族,而元朝建立者是蒙古族,所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

⑵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②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③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东晋以来的分裂局面。

⑷①根据材料,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宣政院管辖地,在唐朝时期称吐蕃。②由“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先后设置了管辖藏族地区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从此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19. 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超了关键作用。民族融合,自扫描晋南北朝形成趋势,元朝时发展到一个高潮。探究元朝的民族融合现象显得非常重要。

(1)举出一个元朝时民族融合的现象(或表现)

(2)元朝为对辽阔的疆域,各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3)你认为民族融合有什么历史作用?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元朝的大一统与元朝对民族融合现象之间的关系。

【答案】(1)形成了回族(或汉族去边疆开发;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契丹、女真族同汉族融合).

7 / 8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2)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3)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

(4)元朝的大一统是元朝时民族融合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只有元朝大一统,民族融合才能迅速发展等,只要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促进关系即可.)

8 /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