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博新陈列讲解稿定稿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陕博新陈列讲解稿定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秦国鼓励发展农业,春秋时期出现铸铁农具,战国时牛耕得以推广,商鞅变法中——奖励农耕的措施,对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人,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对弃农经商或怠惰以致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人,连同家人一同成为官府的奴隶,更是极大的促进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其逐渐走向富强。 (1)铁工具一组

秦国在春秋早期就已开始使用铁器,是当时最早使用铁的国家。到了战国晚期铁器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基本上都是铁器。这里陈列的铁工具中,铁铲用于垦荒开地,铁锸是翻土的农具。铁农具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生产进入了深耕细作阶段。铁销和铁锛用于手工业生产。辟土是耕地时一种帮助翻土、碎土的装置。铁器的普遍使用,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陶囷(qūn)

“囷”是古代的一种储粮设备,最早出现于春秋中晚期。我国古代储存粮食方式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储于地上,一类储于地下。地上储粮,往往因地制宜,或因公家私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形的叫做仓、廪;圆形的为囷、囤。这件囷形制简朴,塑造手法写实酷似真物。用陶囷从葬,

表明墓主生前的富足。 (3)鸟盖瓠壶

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壶,是国家一级文物。壶盖为一只鸟的形状,壶腹呈瓠瓜形,所以称之为鸟盖瓠壶。鸟盖处有环扣,可以自由开合。壶颈部至腹部装饰有精美的两道宽带纹和六道蟠虺纹。壶盖上的鸟尾与壶把手用链环相连接,链分四节,每节链环均饰有头朝上,尾部卷成圆环形的蛇纹。鸟盖瓠壶是1967年文物工作者在陕西绥德县废品收购站中偶然发现的,当时它已身首异处、面目不清,经专家鉴定得知是一件战国青铜器,这才使其幸免溶于炼炉之中。

《礼记·郊特性》记载,瓠壶为“尚礼”之用,装的酒称之为“玄酒”。有学者认为壶盖上鸟的形状,与我国天文典籍中所著录的“瓠瓜星”和“天鸡星”可能有一定的联系,盖上的鸟首可能表现的就是天鸡。由此推测这件鸟盖瓠壶应是战国时期一件与祀天有关的重要酒器。 (4)青铜龙

1994年西安市公安局移交至我馆,当时仅为八块青铜残块,重92.5公斤。经过文物修复人员仔细拼对、粘接后,将其成功复原为两条盘曲缠绕的青铜龙。龙体中空,形体巨大,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这件青铜龙是战国秦的遗物。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jù)”的大型乐器架的底座。秦文化中有追求浩大气势的传统,

25

秦统一六国后,这种传统被发挥到了极致。青铜龙正是大一统的秦帝国巅峰时期的作品。 (5)战国铜镜

铜镜是古人用以照面的一种生活用品。其正面平滑光亮,可以照容,背面有多姿多彩的纹饰,所以它不仅是实用物品,也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

从考古资料来看,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铜镜距今约4000多年,但当时不一定有照面的作用。商代时才出现了具有照面功能的铜镜,但出土实物数量很少。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战国时期出现了大量铜镜,成为我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这时的铜镜形制轻巧、线条流畅,大多为圆形,个别也有方形;镜身比较薄,一般不超过0.3厘米;镜面的直径一般在10厘米以上。镜背最常见的装饰花纹有花叶纹、蟠螭(pānchī)纹、宽带纹、连弧纹和变形蘷(kuí)纹等。

这组战国铜镜充分表现出当时铜镜的特征。 蟠螭纹镜体薄而轻巧,背面装饰有两两相对、互相缠绕在一起的三对蟠螭纹。四虺(huǐ)连弧纹镜的弧线繁腻,布局合理。四蘷纹镜的纹饰粗犷,四条夔龙龙体弓曲,怒目圆睁,充分展现了这个时期铜镜制作工艺的面貌。 (6)带钩

带钩就是腰带上的挂钩,类似于今天皮带上的卡扣。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在中原华夏族中,就已开始使用带钩。战国至秦汉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佩戴带钩为一种时尚。魏晋南北朝以后,有铰具的革带和碟躞(die xiè)带出现了之后,带钩逐渐消失。

带钩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镜、佩印或其它装饰品。它一般由钩、颈、体、钮四部分组成,多为青铜铸造,也有用金、银、玉、铁等材料制成的。式样有条形、棒形、琵琶形、飞雁形和兽形等等。因为在身体上佩戴的位置比较醒目,所以人们特别注重其表面装饰效果。当时还采用了鎏金、镶嵌、凿刻和彩绘等不同工艺,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材料结合起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增强了它的装饰性。

这里展出的一组带钩,制作精致、式样讲究,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 B.郑国渠灌区示意图

郑国渠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设施之一。它西起泾阳,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汇合浊水及石川河套,再引流向东,经今富平县,蒲城以南注入洛水,干渠全长300余里。

这条渠是韩国一名叫郑国的水工到秦国主持兴修的,故称“郑国渠”。战国时韩国畏惧秦国强大,想通过兴修水渠来消耗秦国的人力和物力,所谓“疲秦”之计。结果郑国渠反而为秦建立了万世之功,使关中地区“为沃土,无凶年”,秦国“富天下十倍”,成为当时最富庶的一个诸侯国。这些为秦横扫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国君陵园

26

秦自襄公“始国”,至秦二世“亡秦”,共传三十二代,历经563年。在此期间,秦人营筑了西垂、雍城、毕陌、芷阳和骊山这五大陵园。

西垂陵园:今甘肃礼县一带,埋葬着襄公和文公父子。

雍城陵园:位于凤翔县至宝鸡县的雍岭塬上,东西绵延30余里,埋葬着德公至出公等20位国君。 毕陌陵地:位于咸阳市东,有两座堆有大型封土的陵墓,学术界普遍认为,这应是秦襄王与秦武王的陵墓。

芷阳陵地:位于临潼区骊山西麓,史称东陵。陵内有昭襄王与唐太后的“芷陵”、孝文王与华阳太后的“寿陵”和庄襄王与帝太后的“阳陵”。

秦始皇陵位于芷阳陵区之东,南屏骊山,北临渭水,现在的封土堆仍像一座巍峨的山丘,显示了当时国力的强盛。

这些国君陵园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央集权和当时人们生死观念相结合的产物。 (1)金制饰件一组

秦国的黄金制造业在这个时期表现突出,不论是黄金饰品的数量还是制造工艺,都已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凤翔秦都雍城的马家庄宗庙遗址、秦公一号大墓和凤翔西战村战国墓藏中陆续出土了百余件金饰品,制作工艺十分精湛。这组金制饰件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金串珠小巧玲珑、精致典雅。鸭首形金带钩造型活泼,有较强装饰性。金啄木鸟的羽冠高高扬起,双翅平展,动态十足,腹下双足做成一个中空圆柱,可以插入别的器物,有可能是冠上的装饰物。金怪兽整体造型古朴粗放,也应是其它物品上的装饰品。

铸造金器的温度相当高,工艺技术复杂,所以制作金器比铜器或其它金属器的难度更大。从雍城出土金器的规范程度和造型风格上来看,这些金制饰品应是由秦国官府作坊制成,展示了秦国金银制造业的工艺水平。 (2)玉器若干

秦人在继承周人制造玉器的传统技术上,有所创新,逐步发展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秦式玉器”。展出的凤翔雍城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一组玉器,玉质细密坚实,造型独特,雕琢精湛,是典型的“秦式玉器”。

玉石鞋底的玉色以蓝赭为主,并杂以绿、黄之色。出土时放在棺盖之上,有可能是符节之器,象征着周天子授予诸侯征伐的权利。白玉戈是主人出行时所使用的仪仗性玉器,该玉戈是春秋晚期仅见的一例。龙纹玉璋和龙纹玉佩上的纹饰为细线阴刻,方折回转的变形龙纹极具特色。这组玉器的造型与纹饰均合理美观,线条潇洒流畅,充分反映出当时秦国玉器工艺的辉煌成就。

27

(3)椁木

椁木属于葬具,这里的椁木出自凤翔雍城秦公一号大墓。大墓使用了《周礼》中记载的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黄肠题凑”。所谓“黄肠题凑”是一种葬具形式:“黄”指呈黄色的柏木材质;“肠”指木材材心;“题”指每根椁木两端伸出的榫头;“凑”是指椁木的榫头在椁室南北两侧形成的长方形框式规范。这座墓葬中的“黄肠题凑”椁具是目前我国发现“黄肠题凑”的第一个实例,也是目前时代最早、等级最高、形制最大的葬具。 辅助展品:

A 秦公一号大墓模型(独立柜)

秦公一号大墓是目前我国经科学发掘勘探最大的一座先秦墓葬,位于陕西凤翔秦雍城。一号大墓为土圹木椁墓,整个平面呈“中”字形,有东西两条斜向下的墓道,墓道全长300米,墓室长60米,宽40米,深24.5米,整个面积达5334平方米。墓室中环绕墓壁有三层台阶,宽度从1.5米——6米不等。从墓道的一端望去,这座大墓就像一条幽深的大峡谷,正如《诗经·黄鸟》所记载“临其穴,惴惴其慄”。大墓中还发现了166具人殉和20俱人牲,这也是中国考古史上墓内发现人殉和人牲最多的墓葬。

此墓被盗掘情况较为严重,在发掘过程中共发现了247个盗墓洞口,但在这种情况下仍出土各类文物3500余件。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残块上刻有“高阳有灵,龚桓是嗣”八个字,学者们据此推断墓主人应为秦国第十四代国君也就是秦龚公的嗣子秦景公。该墓的发掘为研究秦国的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秦国经济的发达、国力的雄厚以及奴隶劳役之苦。 (二)大一统国家的创立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结束了战国七雄混战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一个以咸阳为首都,东至大海,西至青藏高原,南至岭南,北至河套、辽东的大一统王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诗,描绘了秦王赢政一统天下的赫赫战功。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大动荡、大整合中应运而生。 1.帝都咸阳

咸阳是秦国的首都,从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将都城从栎阳迁至咸阳至秦朝灭亡,咸阳一直作为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经八代君主,前后存在了143年。特别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大建宫室,迁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居于咸阳。这时的咸阳已成为当时“天下辐辏”的中心。 (1)龙纹空心砖

出土于咸阳一号宫殿遗址。色泽青灰,质地坚实。表面装饰的龙纹相互缠绕,简洁明快。空心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