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博新陈列讲解稿定稿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陕博新陈列讲解稿定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明堂形制是以茅草覆盖屋顶“上圆下方”,有五室四门,如果按汉代儒家学者们解释,它们分别是代表天、地、五行、四神、四时。辟雍与明堂相似,不同的是外围多了一圈环水。

2、离宫别苑

西汉时期,皇家的离宫别苑多达145所。著名的上林苑占地四百多里,放养无数珍禽异兽,栽种花木3000余种,并有泾、渭、灞、浐、沣、镐、橘、涝八水出入其中,是皇帝游乐狩猎、养马及训练军队的重要场所。 (1)“上林”铜鉴

出土于上林苑遗址中,口沿铸有铭文“上林铜鉴可容五石”,可知这是一件容器。铜鉴在不同时期用途不尽相同。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又称“照子”。用鉴沐浴、在鉴内盛冰,放入宫室内用来消暑降温,也为铜鉴的使用方法。 (2)“鼎湖延寿宫”瓦当

陕西蓝田县出土。《三辅黄图》记载:“鼎湖宫在湖城县界,又一说在蓝田,有亭,??汉武帝在此建宫”,由此可知此瓦当是使用在鼎湖宫建筑上表示宫殿名称的瓦当。 (3)十二字方砖

这十二字方砖是汉代所特有的,其他朝代不见。砖上的文字是“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书体为悬针小篆,内容是吉祥用语。它体现了当时人们祈求长生不老、永寿安康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出汉代建筑在实用与装饰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和精神内涵。 (4)“上林农宫”铜方炉

1969年西安南郊出土。这件铜方炉外形看上去颇似今天的炭炉,为室内取暖用具,炉分上、下两层,上为炉囿炉箅,下层为盘,用来盛灰。炉沿上錾有“上林农宫初元三年受。弘农宫铜方卢(炉)??”等四十二字铭文,由此可知此炉为上林农宫之物。 (5)文字瓦当(42件)

代表西汉瓦当最高成就的是各种文字瓦当,在当时被大量使用。当面字数从一字至十二字不等,其中以四字最为常见。文字瓦当按其内容、词义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表建筑物名称。多为宫殿、官署、陵园、祠堂等;二、吉祥用语。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千秋万岁”等;三、表达怀念和纪念性的文字。如“汉并天下”瓦当即属于表示纪念性的,用于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东汉以后,文字瓦当日趋衰落,隋唐以后,文字瓦当已很罕见。

文字瓦当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由于当面所包涵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成为统治者宏扬政治业绩和政治思想的宣传品。 辅助展品

3、皇家陵阙

汉人崇尚厚葬,有着“视死如视生”的生死观念,认为人死后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居住而已,这些思想都淋漓尽致的反映在陵墓的建造和随葬品的复杂多样中。西汉共有十一位皇帝,其中九位都葬于渭水北岸的咸阳原上。所以关中民间有“金疙瘩,银疙瘩,比不上咸阳原上的冢疙瘩”之说。汉代帝王陵多为“平地起冢”,高大的封土堆象一个反扣在地上的斗。同茔异穴是汉代陵寝制度的一大特点,即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在同一陵区内,却分葬于不同的墓穴当中。汉代人还在陵园四面筑城垣,设寝殿和祠堂,进行日常祭祀活动,并且迁徙商贾巨富入陵邑供奉陵园,繁荣京郊地区的经济文化。

(1)皇后玉玺(独立柜)

1968年出土于汉高祖长陵附近,国宝级文物。玉玺印面为正方形,高2厘米,边长2.8厘米,

37

重33克。玉玺上方凸雕了一只螭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底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结构方整,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十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略显透明,极具观赏性。

我国最早的印章实物发现于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物品。秦代以前,印章用金、玉、银、铜等材料制成,称“方寸玺”,人人皆可佩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玺印制度,规定帝后印章称“玺”,其余均称“印”。据《汉官旧仪》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还记载:“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螭虎是一种神话动物,像龙有耳无角,用螭虎做钮表示君临天下,威服臣官的绝对权威。从这件“皇后之玺”的质地、钮式和文字来看,与记载基本相符,应该是属于西汉的物品。又因它的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墓东侧有一千米,由此推测它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 “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彩绘跽坐女俑

这几件彩绘跽坐女俑出自西汉窦太后陵随葬坑。她们面庞清秀俊雅、体态端庄大方、衣饰艳丽,身体呈跽坐姿态,生动地再现了王公贵族家中的侍女风貌。跽坐是汉代宫廷里一种标准坐姿,到了南北朝以后,“胡床”等高脚家具出现,这种坐姿就渐渐消失了。 (3)彩绘扁身俑若干

这些陶俑姿容恬静、仪态端庄、服侍淡雅、身形纤瘦,表现出一种含蓄内敛的阴柔之美。汉代的审美风尚以瘦为美,据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能在“掌上起舞”,轻盈之态可想而知。造诣精湛的汉代艺术家们在赋予她们纤纤细腰之后,又将裙摆展开,巧妙的构成一个稳定坚实的基座,这在增加了艺术美感之时,还克服了单纯强调“瘦”所带来的纤弱之感。 (4)男、女裸体俑

1990年陕西咸阳市出土,通高59厘米,红陶烧制,出土时无臂。

汉代出土的陶俑从形制上分为塑衣式陶俑和着衣式陶俑两种类型。塑衣式陶俑是指人物形象及服饰同时塑成,并施以彩绘;着衣式陶俑为木臂裸体俑,随葬时身上穿着真正的丝绸、棉麻或铠甲类等服饰。考古资料表明,这种裸体俑大量出现于帝、后陵陪葬中,但少数王公大臣的陪葬墓中也有出土,应为皇帝的特别嘉奖或赏赐。从出土情况来看,塑衣式陶俑使用较为普遍,帝、后及王公大臣均可陪葬;而着衣式陶俑制作复杂,成本较高,出现较少,说明在随葬规格上有等级差异。

这几件男、女陶俑就是着衣式陶俑,俑体彩绘呈红色,肩部截面中有一圆孔,用于安装木臂,可以自由活动。由于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他们华丽的服饰和木臂早已腐朽,因此才以裸体断臂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其中一名男俑的左足底阴刻着“左车”二字。根据《孙膑兵法》“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的记载推断,该俑的身份为车兵。 (5)鎏金铜铺首

1973年延安市出土。铺首就是门环,叩环有声,表明有人在敲门,又因配以装饰性底座,而成为含有驱邪意义的门饰。“兽面衔环辟不祥”是对铺首的描述。兽面衔环起源于史前人们对兽类的崇拜,多常采用虎、狮、螭龙和饕餮等凶猛兽类的形象。汉代寺庙门上多装饰铺首,以作驱妖避邪之用。民间门扉上铺首的应用十分广泛,百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家庭的人财安全。 (6)几何纹空心砖

空心砖西周时期就已被使用,到西汉时空心砖还被用来建造画像砖墓。制作也又有新的发展,砖面上的纹饰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简练、形象生动。

38

辅助展品

A 西汉帝王世系表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是为汉高祖。国号汉,定都长安。西汉王朝共历高祖、惠帝、汉高后吕雉、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刘婴这十三个统治者,统治时间近214年。 B 西汉帝陵位置图

西汉十一位皇帝的陵墓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分布在西安东郊和南郊以外,其余九个皇帝的陵墓全都分布在咸阳原上,一字排开。自东向西依次为景帝刘启阳陵、高祖刘邦长陵、惠帝刘盈安陵、哀帝刘欣义陵、元帝刘渭陵、平帝刘康陵、成帝刘延陵、昭帝刘弗陵平陵、武帝刘彻茂陵。中国古代帝王陵墓选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传统习俗、风水观念、皇帝个人喜好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物质经济能力的限制,若统治者将其陵墓建在距京城较远的地方,必然会带来诸多不必要的浪费和麻烦。咸阳塬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而且距汉长安城只有十几公里,所以成为汉代帝王修建陵墓的首选之地。

(二)封建经济

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经济一片萧条。据史书记载,身为一国之君的刘邦竟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架车,而王公将相们只好乘牛车上朝,因此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休养生息和重农抑商等政策开始推行、文景帝两代君主大力实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些都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史书称之为“文景之治”。

虽然工商业的发展因此受到限制,但由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市场也出现了繁荣。 1、农牧业

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汉朝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之后,农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铁农具种类齐全,使用广泛;牛耕得到推广;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的犁壁,早于欧洲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的播种耧车,使播种效率大幅增长;农耕区域扩大,创立了“代田法”等先进的耕作技术;粮食加工、储藏达到了空前水平。总之汉代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西汉牧业也十分发达。因为军事上的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养马业。汉武帝时西北设太仆、牧师诸苑36所,养马约30万匹。 (1)石磨

汉代石磨与现代石磨比较接近,它的作用是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浆状。石磨出现之前,人们的饮食主要以吃原粮为主,即将谷物去皮后或蒸或煮食用,有了石磨之后,人们就能吃到饼子、面条等食物。从吃原粮到吃面粉是人类饮食文化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也是人类体质上的重大改进。有学者认为,我馆的汉代石磨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石磨。 (2)铁农具(铧、辟土、镢头)

西汉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牛耕得到推广、铁农具普遍使用、水利的发展和耕作方法的改进。

铁铧出土于陕西咸阳。汉代的犁有大、中、小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土质和耕作要求。耕犁在汉代已经基本定型,后世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的。这些厚重耐用的铁铧正是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有力证据。

铁辟土是耕地时的一种帮助翻土、碎土的装置,它的出土证明我国使用此农具的时间比欧洲早一千年左右。 (3)绿釉作坊

东汉是豪强地主、官宦贵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凭借政治特权和经济势力,大肆侵夺百姓土地,

39

不断扩充自己的经济力量。生产者直接服务于豪强地主,逃避朝廷的赋税和徭役负担。当时典型的田庄内部“闭门成市”,农、林、牧、副、渔齐全,还有手工作坊,以及买卖物品的“推肆”,形成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甚至有的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这件绿釉作坊是用于陪葬的明器,真实再现了东汉庄园经济中手工作坊的工作场景。 (4)釉陶望楼

东汉时期墓葬中出土了很多陶楼和陶屋,仿当时楼阁所造。这种望楼为木砖结构,分四层,每层都有勾檐。墙壁镶嵌镂空花窗,起遮阳避雨和登高望远的作用。我国古代木质楼阁此后长期采用这种建筑形式。

(5)红陶陂(bēi)池

随葬明器,多出土于水资源丰富地区。这件红陶陂池出于陕南汉中,池内有田螺、水草、青蛙等造型,代表墓主人生前拥有这样一份不错的产业。 (6)陶家禽(陶牛、陶狗)

由于汉人“视死如视生”的生死观念,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在死后都仍要继续拥有,因此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随葬品。这些陶鸡、陶猪和陶牛等动物俑,是当时人们肉食来源的真实再现。

陶俑作为一种随葬品,是古代人丧葬观念的产物,它不仅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习俗和丧葬礼仪制度,同时又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载体。 (7)“京师仓当”,“京师庚当” “京师仓当” 陕西华阴县华仓遗址出土。意如瓦文,是京师仓所用之瓦。《汉书·王莽传》:“京师仓在华阴灌北渭口也”,此瓦出土地点与记载一致。“京师庚当”,“庾”,水漕仓也。《史记》载:“在邑曰仓,在野曰庾”。因此古代仓庾经常连用。“京师仓当”和“京师庚当”同时出土,证实了今华阴县观北与渭峪之间,曾是西汉时期京师仓的所在地。

辅助展品

A 汉代经济结构图表 B 关中水利分布图

C 汉画像石“农耕图”拓片 2、手工业

西汉时期随着经济的兴盛,手工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具有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等特点。手工业的生产门类较也更加齐全,其中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和造船业等行业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 (1)铁灯

汉代钢铁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炒钢、灌钢和百炼钢技术的发明遥遥领先世界千年之久。伴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推广。

铁灯被大量使用,充分说明除农具和兵器外,手工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也用铁来制作,铁器已经逐渐取代铜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之此时冶炼技术的进步,鼓风设备由皮囊改为水排,大幅度提高了炉温,使得许多铁器都已达到钢的标准。 (2)彩绘陶钫、陶锺

出土于西安市郊区,通体绘红彩,色泽鲜艳夺目。锺最初是盛酒器,但自西汉开始,锺主要作为盛放粮食的容器而被广泛使用,并大量出现在汉墓中。这件彩绘陶锺采用了特殊工艺,并以朱砂为颜料制成。陶器烧成之后,在器表绘制图案,是自古以来彩陶的做法,但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这件陶锺,色彩在两千年后仍鲜红夺目,是汉代的发明创造。 (3)瓷锺(6件)

锺本来是一种容器,一锺可容五斗。但这里的锺是一种明器(随葬品),它们装满粮食陪葬于墓

4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