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六 微写作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1年北京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六 微写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捐赠接收地点:校学生会办公室

×××学校 ×年×月×日

③[写作指导] 内容应突出时代的主旋律,要体现“告慰”之意。 [优秀例文]

走过五四大街,看到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红楼”,我仿佛看到当年的北大学子从这里走向天安门广场,强烈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拳拳爱国的身影。今天的五四大街焕然一新,这里不仅流动着百年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还绽放着当代轻舞飞扬的青春生命。革命先烈的英灵可以告慰,“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代代相传。走在五四大街,我仿佛听见思想的花开……

8.(2019北京朝阳二模,23,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经典是要一读再读的。从《论语》《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部你愿意反复阅读的作品,说明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说理清晰。

②《红楼梦》塑造了青春少女的群像,《红岩》塑造了革命烈士的群像,《平凡的世界》塑造了陕北青年的群像。请用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对其中一部作品中人物群像的赞美。要求:符合人物特征,感情真挚,有文采。

③普希金说“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呐喊》《边城》《老人与海》中都有能表现这一点的情节。请概述其中一个情节,并简要解说。要求:符合原著内容,叙述简洁,解说合理。

①[写作指导] 注意题目中的“反复”二字,写作内容应侧重于每次阅读某一名著时的不同感受。每一次阅读,收获和感受是不一样的,有条理地进行分析。

[优秀例文]

《平凡的世界》吸引我反复阅读。第一遍阅读时,我更多地关注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故事,对内容的理解还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但是当我再翻开作品时,我看到了少平的勤奋好学,敬佩他在利益面前依旧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决定离家打拼时的毅然决然,救助女子时的奋不顾身,帮助郝红梅时的宽容大度。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我看到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书中人物为我指引人生的方向,指引着我不断奋斗,向前。

②[写作指导] 围绕“群像”表达赞美之意,群像特征要具体,鲜明。 [优秀例文]

《红岩》以昂扬的激情和壮美的色彩塑造了众多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的英雄群像。江姐,你面对毒刑,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成岗,你面对徐鹏飞的利诱愤然写下“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华子良,你为了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采取装疯卖傻的办法麻痹看守的特务……你们对国家忠贞,对敌人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你们的“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③[写作指导] 内容应围绕“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进行阐述,情节要准确,合理。 [优秀例文]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与大马林鱼搏斗的情节最能体现“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在连续八十四天未有一星半点收获时,老人还能对出海打鱼充满希望,老人在大海中与巨浪、大马林鱼英勇搏斗三天两夜,依然没有放弃希望。每一次鲨鱼来袭,老人都倔强地反击,正是对前途、未来充满了希望,老人才战胜了

厄运,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位“硬汉”。悲观者在希望中看到厄运,而乐观者却在厄运中看到希望,乐观坚强、决不服输、决不放弃的桑提亚哥完美地诠释了“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9.(2018北京海淀一模,25,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很多小说都有精彩的环境描写,它们在烘托气氛、塑造人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请从《红楼梦》《红岩》《老人与海》的环境描写中选择一处,加以描述并做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晰。

②有人说,文学作品中的“长兄”形象常常是隐忍、保守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从孙少安(《平凡的世界》)、天保(《边城》)、大哥(《狂人日记》)中选择一位,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能自圆其说,论据符合原著。

③同学三载,毕业在即,请给你的高中同学写一段临别赠言。要求:恰当引用下面的《论语》两则,语意连贯,感情真挚。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①[写作指导] 写作本文应准确描述环境(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作用。应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描述环境,可合理想象,加以充实丰富。

[优秀例文1]

潇湘之馆,有凤来仪。院里遍植篁竹,清风来时,便有龙吟细细,凤尾森森。潇湘馆的竹林,使这间院落成为一片清凉、幽静又略显凄清的天地。想到黛玉时,其实也就想到这片天地与她契合的精神气质。湘妃竹斑乃湘妃之泪,暗合了黛玉泪尽而逝的命运。竹有坚韧超拔之节,也代表了黛玉高洁而不同于流俗的品格。连潇湘馆的风都比别处沁凉,这也是黛玉给宝玉的感受——只有林妹妹从不劝他追求功名,大有林下名士之风。孤标傲世的黛玉形象,正是在这片清幽的院落中,才得以鲜活、灵动、真率和深情。

[优秀例文2]

渣滓洞中的环境很昏暗,地面潮湿,阴冷的气息从地下汩汩冒出,地上还残留着片片血迹,有的干了,有的未干。一个个囚牢被铁栏隔开,在昏暗的环境下,铁栏显得越发幽黑、牢固,不时听到有人拼命敲打它的声音。这样一个环境,脏乱差,体现了战士们的艰辛不易。在如此环境中,战士们却仍不放弃希望,更烘托了他们的勇敢和革命的决心;同时,反衬出敌人的残忍与丑恶,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②[写作指导] 观点明确:同意或不同意皆可。

对“长兄”形象的认识理解:要有长兄的身份意识,有家族的角色感、责任感、担当精神;子承父业,维护家族名誉利益;负重前行,养老护小;隐忍谦让,奉献牺牲,可尊可敬。要结合原著加以论证,不可脱离原著情节主观臆断。

[优秀例文1]

我同意这种说法。“长兄”身为家族下一代之首,其肩上往往负有更多的责任,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们有着更多的谦让与包容。孙少安小学毕业后,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现实的沉重造就了他的隐忍与保守。他安分守己,勤劳耕耘,为使父母和弟弟妹妹的生活好起来,他不敢像弟弟少平一样走南闯北,只身闯荡;在爱情面前,他选择了“过日子”的秀莲而放弃了心爱的润叶。一家之长兄的身份,让他在做出每一个选择时都不是潇洒随意,而是保守与忍让,为的是家族安稳的未来。这种保守、包容、隐忍的性格背后,是身为长兄所承担起的伟大责任与一个男人对家中亲人的无言之爱。

[优秀例文2]

同意。作为长兄,往往是要从顾全大局的角度行事的。就如《边城》中的天保,与其弟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但他在内心挣扎过后选择了退出。这并不是认输,是作为兄长对弟弟的谦让与宠爱,是不愿因此破坏兄弟之情而做出的牺牲,是在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之前主动做出的一步退让。这样行事,无疑让家中大人身上的重担不至于因手足之争而再重上几分。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兄弟感情好的基础上的。总之,这并不意味着长兄的懦弱,相反,体现了他承担一切的刚强。

③[写作指导] 可回忆高中三年的点滴生活,谈学习、友谊、生活、未来、坎坷……要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充满正能量。注意不可只引用一则内容;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注意赠言内容与引用联系要紧密。

[优秀例文1]

三载飞逝,今当别离。日后虽将异地而处,但仍同为求知问道者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望君遵此言,奋发图强,得以终成美玉。当下,时代洪流汹涌,外有“中国威胁论”之患,内有全面脱贫之任,吾辈当肩此重任,成为新时代之中流砥柱。于此过程中,难免碰壁之挫、迷惘彷徨之惑,而孔子曾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于困苦之时,望君仍坚毅不屈,若凛冬之松。由此,吾与子得以践行己道,实现理想。虽身之所在不同,但心之所向如一,殊途而同归,实大幸也。

[优秀例文2]

三年同窗千尺情。吾辈当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尺,不懈前行。当立经纬之志,怀抱社稷,以己之所学绘锦绣前程;循“君子之道”而立德,以期能“修齐治平”,不枉昔日寒窗苦读。吾辈当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为规,不蔓不枝,以松柏之刚直苍劲、不畏凛寒为脊髓精魄,顶立于天地之间。凝一身浩然正气而行于浊浊尘世,不忘初心,不改本性。谨以此二言赠予诸君。前途漫漫,吾辈后会有期。

[优秀例文3]

致挚友:三载光阴,弹指一瞬。往昔峥嵘岁月,历历在目。曾共历苦难,携手前行;亦天真烂漫,花下泣诉。前路漫漫,再难聚首,唯此赠言,以表祝福。曾子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四海广阔,必有你我展翅翱翔之处;若兼以不拔超然之意志,即便荆棘丛生、坎坷遍布,亦定能乘风破浪、鹰击长空。若遇人生低谷,万不可轻言放弃,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孔子亦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起起伏伏,本乃人生之无穷乐趣。莫愁前路无知己,今当约定,心之所系,随君直到“夜郎西”。

10.(2018北京西城一模,25,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有人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小说中情节的安排有时也是如此。你认为下列情节是“最好的安排”吗?请从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原著内容,自圆其说,条理清楚。

①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在坟场相遇(《药》) ②迎接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迟到(《红楼梦》)

③精疲力尽的桑提亚哥回到岸上,睡着后又梦见狮子(《老人与海》)

(2)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会特别想向已经去世的亲朋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想法。阴阳两隔后,翠翠对妈妈、江姐对丈夫、孙少平对田晓霞会倾诉什么呢?请从翠翠、江姐、孙少平三个人中任选一位,写一段向逝去的亲人倾诉的话。要求:体现人物所处的情境,符合作品内容,有感染力。

(3)有人说,如今“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请从下面《论语》选文中选择一句,根据对所选句子的理解谈谈你对“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这一现象的看法。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自圆其说,条理清楚。

①巧言令色,鲜矣仁! ②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③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④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⑤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⑥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1)[写作指导] “最好的安排”中,“最好”指相较于“其他”安排,“这个”安排最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或者相较于其他的“好”的安排,这个安排最佳,最能表现小说主题、刻画人物形象等。

[优秀例文1]

“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在坟场相遇”这个情节无疑是“最好的安排”。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为人民投身革命,却不被他人理解,被杀害后华家还用他的鲜血当药引子,以期治好儿子的病,这本就有着无尽的悲剧意味。而坟场中华大妈与夏四奶奶相遇,并且不明真相地安慰夏四奶奶,这极大地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矛盾性,进而放大了故事的悲剧性,同时也巧妙地言说了文章主旨——痛心于革命者不被理解的悲哀,批判了人民的愚昧无知和冷漠自私。这个情节无疑是对故事结局最好的安排。

[优秀例文2]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结尾处梦见狮子是“最好的安排”,因其合理、动情。合理在于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先后不分日夜地殊死搏斗,精疲力竭,理应睡去,如此安排使“硬汉”形象更为真实。而其“梦见狮子”更因动情而于结尾锦上添花:“狮子”代表一种昂扬、不服输、战斗到底的生命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老人于卡萨布兰卡掰手腕时“手指渗出血”的时候;体现在老人追捕大马林鱼的过程中意识几近溃散,鱼也只成为“一个小黑点”,而他却仍不放手的时候。这种精神贯穿老人一生,最终化为狮子在老人梦中多次出现,暗示其永不言败精神的延续,实在让人叹服。合理、动情,这便是“最好的安排”。

(2)[写作指导] “在特定情境下”暗示了人物倾诉的环境或情境的特殊性;“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想法”要求记叙和抒情相结合;“情境”和“倾诉”要相互关联,不可割裂开来。

[优秀例文1]

老彭,此刻,我想你也一定正凝望着我、想念着我吧!你也看到我手中上下穿梭的针线,是的,我们正在绣红旗,这是我们的五星红旗。我多希望你能在身边,我们一起把这个五角星绣好,一起手捧着这面五星红旗走向解放!我多希望你也能摸摸这属于我们国家的旗帜啊!你看,我身边这些年轻的笑脸,她们将会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大地上!此刻,我多么想念你啊!我想与你分享我此刻内心的喜悦与自豪,我想与你一同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战斗不能就此停止,我们要让五星红旗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飘扬!

[优秀例文2]

亲爱的晓霞,几次拿起笔来又放下,迟迟难以下笔。曾经那些英雄的伟绩还历历在目,今日你便成了这英雄本身。我以你为豪,但悲痛万分。我感谢你,我的视野因你而开阔,我的心灵越过低矮的农舍,向宇宙飞驰。我要感谢你救我于泥泞,为我与红梅那段前尘往事给予我精神的鼓励。我要向你表白,我是那么热切地爱慕你,我对你的情感早已多于友谊或是爱情。如今我们竟阴阳相隔,我无法再与你共论国事,共读《红与黑》,但我会带着如你一般的勇气、毅力独自走下去!念你。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