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两当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1年两当县政府工作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出路是产业化,我们要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立足县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加快核桃、食用菌、山野菜、狼牙蜜、中药材、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步伐,大力扶持培育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行政推动等形式,引导能人大户、农技人员、村组干部创办农民专合组织,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要牢固树立“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思想,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劳务输转,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三)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增强跨越发展带动力。工业是兴县之基、强县之本、富县之源,是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要举全县之力,突出工业、加强工业、突破工业,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强化监管,在矿山企业的管理上实现突破。根据企业实际,依法确定合理的矿山企业税费征收标准和基数,完善征管措施,加大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提高矿山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完善矿山企业探、采矿权证的年检签证管理办法和程序,切实解决一些矿山企业只占有资源,不开展工作的“圈地”问题及私自转让探、采矿权问题。坚决杜绝明探明采,实施洞探洞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项目拉动,在培育支柱产业上实现突破。牢固树立“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的理念,加快两当招金矿业、两当中金矿业、会成矿业、新弘伟矿业、金润玉石业、花崖沟金矿、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夯实全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力争建成限额以上工业企业6户。

开放促动,在招商引资上实现突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工业项目为主攻方向,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招引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积极兴办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县级领导、部门和乡镇招商引资责任制,加强招商引资目标管理,严格责任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浓厚的招商氛围,激发全县上下和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创新驱动,在加快产业升级上实现突破。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实施果老酒厂白酒升级改造项目,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改造步伐。探索和建立金融担保、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建设,拓宽筹资渠道,广泛吸纳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实施旅游提升战略,增强跨越发展竞争力。旅游业的发展,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对外开放。

科学编制规划。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各景区、各景点建设性详规。认真审视县内旅游资源,对县内古石窟、古建筑、古寺庙开展旅游和文物资源普查、项目考察、客源调查等基础性调研工作。制定旅游行业规章制度,建立覆盖各相关行业、涉及各管理层次相对完善的旅游发展制度体系。

打造精品景区。以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红色旅游三大旅游资源为依托,围绕“树立一个品牌(果老故里、长寿之乡),明确三条线路(县城—灵官峡—黑河,县城—站儿巷—云屏,县城—太阳—麦积山),打造四大景区(县城景区,云屏景区,黑河景区,灵官峡景区),强化五大措施(规划编制,景区建设,接待服务,文化包装,宣传推介)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云屏省级风景名胜区、黑河省级森林公园、灵官峡森林公园、张果老登真洞、东山公园等景区建设,深入挖掘、提炼和包装现有景区景点,积极申报云屏3A级景区和黑河3A级景区。紧紧围绕“两当兵变、红军长征入甘第一站”这个闪光点,加强革命遗迹的保护开发,建设两当兵变纪念馆、红色教育中心、红军长征纪念广场,做大做强红色名片。

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从业人员管理,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和延伸

旅游产业链,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上齐头并进,在观光、休闲、体验三种形式上互为补充,努力实现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加强宣传推介。坚持挖掘文化内涵、整体策划推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提升两当文化内涵,开发旅游系列产品,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邀请省市主流新闻媒体、旅行社来我县考察、采风,邀请文化名人包装景点,推介旅游线路,拍摄以两当兵变为题材的电影,扩大两当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实施城乡联动战略,增强跨越发展承载力。城乡联动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围绕“统筹”做文章,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

加快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有新增长、农村环境有新改善、农村风气有新气象、农民素质有新提高。要大力实施环境改善工程,重点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乡镇规划。按照“五个一”即:制定一个合理规划、推进一批改造工程、建设一个公共场所、营造一个干净环境、培育一片成荫绿园的思路搞好规划,使城镇社区与农村村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步布局、统筹推进。二是突出农村改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