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钴(审定稿)doc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四氧化三钴(审定稿)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IBS XXXXXXX D XX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XXXX-XXXX

四氧化三钴

Cobalt Oxide

(审定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YS/T 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首次制定。本标准规定了四氧化三钴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供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磁性材料以及热敏电阻及其他用途的四氧化三钴。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武浚、金丽红、林秀英、张有新、陈国举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I

YS/T XXXX-XXXX

四氧化三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氧化三钴(Co3O4)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储存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供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磁性材料以及热敏电阻及其他用途的四氧化三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61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振动漏斗法 第3部分 振动漏斗法 GB/T 19077.1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YS/T 256 氧化钴

YS/T 281.2 钴化学分析方法 铬天青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溴代十四烷基吡啶混合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量

JY/T010-1996 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3 要求 3.1 化学成分

四氧化三钴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四氧化三钴的化学成分

Co % Ni Cu Fe Na 杂 质 含 量, 不 大 于 % Ca Mg Si Mn Pb Al S C 72.6-73.6 0.02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05 0.005 0.01 0.03 3.2 物理性能

3.2.1 四氧化三钴的松装密度:0.5~1.2g/cm3。 3.2.2四氧化三钴的激光粒度(D50):5~10μm。 3.2.3四氧化三钴中氧化亚鈷(CoO)相不超过5%。 3.2.4四氧化三钴的微观形貌为球形或类球形。 3.3 表观质量

1

YS/T XXXX-XXXX

3.3.1 四氧化三钴为灰黑色粉末,产品应保持干燥洁净,无夹杂物。 3.3.2 同一批产品色泽应保持一致。 3.4 其他要求

需方如对四氧化三钴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3.5 安全防护

四氧化三钴属粉末产品,刺激呼吸道粘膜,进行接触四氧化三钴作业时,应注意防护。 4 试验方法

4.1 钴的测定按YS/T 256附录A的规定进行。 4.2 钠的测定按YS/T 256附录B的规定进行。

4.3镍、铜、铁、硅、铅、锰、钙、镁的测定按YS/T 256附录F的规定进行。 4.4 铝的测定按YS/T 281.2的规定进行。 4.5 硫、碳的测定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4.6 松装密度的测定按GB/T 5061的规定进行。 4.7激光粒度(D50)测定按GB/T 19077.1的规定进行。 4.8氧化亚鈷相的测定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4.9产品颗粒形貌观测按JY/T010-1996的规定进行。 4.10 产品的表观质量由目视检测。 5 检验规则 5.1 检查与验收

5.1.1 供方质量检测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符合本标准之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 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质量证明书所载不符,可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5日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 组批

每批产品应由同一系统、同一生产周期生产的产品或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单批重量不大于60吨。

5.3 取样与制样

5.3.1 仲裁取样件数按表2的规定确定。

5.3.2 用探针取样器在每件产品中随机采取重量大致相等的试样,每件取样量不少于100g。 5.3.3 将试样混匀,缩分至400g,铺于洁净干燥的托盘中,厚约1~3mm,置于100±5℃烘箱中烘至恒重(约10-20分钟),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均分为4份,装入洁净的磨口瓶中,分别供仲裁分析用、备用及供需双方保存。

5.4 检验结果的判定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