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试题答案库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药化学试题答案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75、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 苯 )环,通过( C3 )链相连,具有(2 – 苯基色原酮)基本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

276、因这一类化合物大都呈(黄色 )色,且具有(羰基 )基团,故称黄酮。

277、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主要以(苷 )的形式存在,少数以(苷元 )的形式存在。 278、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如(降压 )和(消炎 )作用。 279、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 )性固体。

280、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结构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 )有关。 281、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 )基后就有颜色。 282、黄酮类化合物在7—位引入( -OH )基团,使颜色加深。

283、黄酮类化合物在4—位引入(- OH )基团,使颜色加深。

284、如果(双健)氢化,则( 交叉共轭体系)中断,故二氢黄酮醇(无 )色。 286、异黄酮的共轭体系被(破坏 ),故呈(微黄 )色。

287、查耳酮分子中存在(交叉共轭体系)结构,故呈(黄 )色。 288、花色素的颜色随( pH )改变。一般(小与7)时显红色,(大与8.5 )时显蓝色,(等于8.5 )时显紫色。

289、橙酮分子中存在(共轭体系 )结构,故呈(黄)色。

290、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中,可溶于(乙醇 )、(正丁醇)及(氯仿 )中。

291、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分子呈平面型,它在水中溶解的程度(小与)与非平面型分子。例如( 二氢黄酮 )在水中溶解大与(黄酮 )。

292、花色素因以(离子型)形式存在,具有(离子)的通性,故水溶性(强)。 293、黄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羟基后,水溶性增(强 ),引入羟基越多,其水溶性越( 大 )。 294、黄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甲基后,水溶性(减小 ),引入甲基越多,其水溶性越( 小 )。 295、黄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羟基后,水溶性增(大 ),引入羟基越多,其水溶性越( 强 )。而羟基甲基化后,其水溶性( 减弱 )。 296、黄酮苷一般溶于(水)、(丙酮)及(正丁醇)等中,而难溶或不溶于(氯仿 )、(乙醚 )等有机溶剂中。

297、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而显酸性。

298、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羰基 )而显弱碱性。

299、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 )而显酸性。其酸性强弱顺序为:(7-OH )大与( 3- OH)、( 5 –OH )。

300、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7-位羟基黄酮酸性( > )5-位羟基黄酮酸性。 301、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3-位羟基黄酮酸性( < )6-位羟基黄酮酸性。 302、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5-位羟基黄酮酸性( < )6-位羟基黄酮酸性。

303、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7-位羟基黄酮酸性(> )3-位羟基黄酮酸性。

304、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7、4-位羟基黄酮酸性( > )7-位羟基黄酮酸性。

30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4-位羟基黄酮酸性( > )6-位羟基黄酮酸性。

306、( 7-、4-二OH )黄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

‘‘

307、( 7-4-二OH )黄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 4-二OH )黄酮可溶于5%Na2CO3水溶液中。

‘‘

308、( 7-、4-二OH )黄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4-一OH )黄酮可溶于5%Na2CO3水溶液中。( 3- OH )黄酮可溶于5%NaOH水溶液中。

‘‘

309、( 7-、4-二OH )黄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4-一OH )黄酮

可溶于5%Na2CO3水溶液中。(6 - OH )黄酮可溶于0.2%NaOH水溶液中。仅有(3- OH )黄酮酸性最弱,可溶于4%NaOH水溶液中。 310、黄酮醇类与HCl—Mg粉反应呈(红 )色。 311、二氢黄酮类与HCl—Mg粉反应呈(红)色。 312、二氢黄酮醇类与HCl—Mg粉反应呈( 红)色。 313、异黄酮类与HCl—Mg粉反应呈( 红 )色。 314、查耳酮类与HCl—Mg粉反应呈( 黄)色。 315、噢弄类与HCl—Mg粉反应呈(黄 )色。 316、黄酮类与HCl—Mg粉反应呈(红 )色。 317、具有( 3- OH)、( 5 – OH )(邻二酚OH )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金属盐发生络合反应。

318、具有(3- OH )、( 5 – OH )(邻二酚OH )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金属盐发生络合反应。常用的铝盐是(三氯化铝 )。 319、具有(3- OH )、( 5 – OH )( 邻二酚OH )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金属盐发生络合反应。常用的铅盐是( 醋酸铅 )。 320、具有( 3- OH )、(5 – OH )(邻二酚OH )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金属盐发生络合反应。常用的镁盐是(乙酸镁)。

321、二氯氧锆—枸椽酸反应黄色不褪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3- OH),黄色褪去的黄酮类化合物是(5 – OH )。因( 3- OH )形成的络合物较( 5 – OH)形成的络合物稳定。

‘‘

322、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有(3、4- 二OH)的结构,则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

‘‘

323、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有(3、4- 二OH)的结构,则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生成(黑色)色沉淀。

‘’

324、3、4—二羟基黄酮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生成(黑色 )色沉淀。 325、黄酮苷类以及极性较大的苷元,一般可用(热水)、(乙醇)和(正丁醇)进行提取。 326、多数黄酮苷元宜用极性较(大)的溶剂,如(乙醇 )、(乙酸乙酯 )等来提取。 327、多数黄酮苷元宜用极性较(大、水、乙醇)的溶剂,如(水 )、( 乙醇)等来提取。 328、多甲基黄酮苷元,可用(苯 )提取。

329、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 ),可被聚酰胺吸附。

330、在中药的醇提液中,加入饱和的中性醋酸铅水溶液,可使具有(邻二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沉淀析出。

331、具有(3- OH、5 – OH、邻二酚OH)、( 5 – OH )和(邻二酚OH)的黄酮类化合物不能用氧化铝进行吸附层析。

332、用葡聚糖凝胶分离黄酮苷时,主要靠(分子筛)作用,洗脱时一般是按(分子量的大小)的顺序流出柱体。

333、用葡聚糖凝胶分离黄酮苷时,主要靠(分子筛)作用,洗脱时一般是按(分子量的大小)的顺序流出柱体;而分离苷元时,主要靠(吸附)作用;游离酚羟基的数目愈(多),则吸附愈(强),愈(难 )洗脱。 334、芦丁是( 黄酮 )类化合物。

335、芦丁是(黄酮 )类化合物。在中草药(槐米)中含量最高,常用(碱溶酸沉)法提取。 336、黄酮类化合物用层析法分离时,用(聚酰胺 )为吸附剂效果最好。

337、用聚酰胺层析分离黄酮类成分,用醇由稀到浓洗脱时,查耳酮往往比相应的二氢黄酮(难 )被洗脱。

338、用聚酰胺层析分离黄酮类成分,用醇由稀到浓洗脱时,苷元往往比相应的苷(难)被

洗脱。 339、用聚酰胺层析分离黄酮类成分,用醇由稀到浓洗脱时,单糖苷往往比相应的三糖苷(难)被洗脱。

340、某黄酮类化合物加氯化氧锆试剂显黄色,滴加枸椽酸后黄色消褪,表明该化合物具有( 5 – OH )基团。

341、异黄酮主要存在于(豆 )科植物中。

342、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灯下一般显( 褐 )色荧光。

343、30%乙醇、95%乙醇、氢氧化钠水溶液、尿素水溶液、水,五种溶剂在聚酰胺柱层析上对黄酮类化合物洗脱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尿素、氢氧气钠、95%乙醇、30%乙醇、水 )。

‘‘

344、氨性氯化锶用来检查黄酮类化合物中是否有( 3、4- 二OH)存在。

345、与五氯化锑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显红色或紫红色沉淀者为(查耳酮 )类化合物。 346、聚酰胺与不同类型(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黄酮类化合物产生氢键吸附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大与(黄酮)大与(二氢黄酮醇 )大与(异黄酮)。

347、用纸层析来检识黄酮类化合物中苷元时,通常用(氯仿、乙酸乙酯)展开剂,而检识苷时用(乙酸乙酯)展开剂。

348、影响聚酰胺吸附力强弱因素与黄酮化合物分子中形成(氢键 )基团数目有关,形成(氢键 )数目越(多 ),则吸附力越(强)。 349、芹菜苷属(黄酮类)化合物,其苷元是(槲皮素)。

350、黄芩苷、汉黄芩苷是中药( 黄芩 )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黄酮 )化合物。 351、黄酮醇类化合物以(叶 )和(果 )最为常见。

352、葛根素属(异黄酮、双黄酮 )化合物,银杏素属(双黄酮 )化合物。

三、选择题

353、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 C )。

A C6 – C6 –C3 B C6 – C6 –C6 C C6 – C3–C6 D C6 –C3 E C3 – C6 –C3

354、与2 – 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A )。 A 二氢黄酮 B 花色素 C 黄酮醇 D 黄酮 E 异黄酮 355、黄酮类化合物呈黄色时结构的特点是( C )。

A 具有助色团 B 具有色原酮 C具有2 –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D具有黄烷醇和助色团 E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356、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B )。

A 黄酮 B 花色素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异黄酮 357、不属于平面型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E )。 A 黄酮醇 B 黄酮 C 花色素 D 查耳酮 E 二氢黄酮 358、酸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B )。

‘’‘

A 5 – 羟基黄酮 B 4 – 羟基黄酮 C 3 – 羟基黄酮D 3 – 羟基黄酮E 4– 羟基二氢黄酮 359、酸性最弱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A )。

‘‘

A 5 – 羟基黄酮 B 7 – 羟基黄酮 C 4 – 羟基黄酮 D 3– 羟基黄酮 E 6– 羟基黄酮 360、一般不发生盐酸 – 镁粉反应的是( E )。

A 二氢黄酮 B二氢黄酮醇 C黄酮醇 D 黄酮 E 异黄酮

361、如某样品液不加镁粉而仅加盐酸显红色,则该样品中含有( B )。 A 二氢黄酮醇 B 花色素 C二氢黄酮 D 黄酮 E 异黄酮 362、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检识常用的显色剂是( E )。

A 盐酸 – 镁粉试剂 B FeCl3试剂 C Gibb’s试剂 D 2%NaBH4甲醇溶液 E 1%AlCl3甲醇溶液

363、在碱液中能很快产生红或紫红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C )。 A 二氢黄酮 B查耳黄酮 C黄酮醇 D 黄酮 E 异黄酮 364、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的黄酮是( B )。 ‘‘

A 4 – 羟基黄酮 B 3 – 羟基黄酮 C 5 – 羟基黄酮 D 3– 羟基黄酮E 7 – 羟基黄酮 365、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 E )。

‘’

A 5,7 – 二羟基黄酮 B 5 – 羟基黄酮C 3,4 – 二羟基黄酮D 5,8– 二羟基黄酮E 7,4‘

– 二羟基黄酮

366、能使游离黄酮和黄酮苷分离的溶剂是( D )。 A 乙醇 B 甲醇 C 碱水 D 乙醚 E 丙酮

367、当药材中含有较多粘液质、果胶时,如用碱液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宜选用(D )。 A 5%Na2CO3 B 1%NaOH C 5%NaOH D 饱和石灰水 E 氨水 368、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在提取时可加入( C )。 A AlCl3 B Ca(OH)2 C H3BO3 D NaBH4E NH3 . H2O

369、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浓度从低到高的乙醇洗脱,最先被洗脱的是( D )。 ‘’‘‘’‘A 2,4 – 二羟基黄酮 B 4 – 羟基黄酮醇C 3,4 – 二羟基黄酮D 4 – 羟基异黄酮 E ‘

4 – 羟基二氢黄酮醇

370、在聚酰胺柱上洗脱能力最弱的溶剂是(A )。

A 水B 30%乙醇 C 70%乙醇 D 尿素水溶液 E 稀氢氧化钠

371、含3 – 羟基、5 – 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不宜用下列哪种色谱法分离( C )。 A 硅胶 B 聚酰胺 C 氧化铝D 葡聚糖凝胶 E 分配 372、不同类型黄酮进行PC,以2% ~ 6%乙酸水溶液展开时,几乎停留在原点的是( E )。 A 黄酮 B 二氢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373、从槐米中提取芦丁时,常用碱溶酸沉法,加石灰乳调pH应调至( C )。 A pH 6 ~ 7 B pH 7~ 8 C pH 8 ~ 9 D pH 10 ~ 12 E pH 12以上。 374、黄芩苷可溶于( E )。

A 水B 乙醇 C 甲醇 D 丙酮 E 热乙醇 375、下列最难被水解的是( A )。

A 大豆苷 B 葛根素 C 花色素 D 橙皮素 E 黄芩苷 四、多选题

376、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有( ABE )。

A 三碳链是否成环 B 三碳链的氧化程度 C C3-位是否有羟基 D A环的连接位置 E B环的连接位置

377、在取代基相同的情况下,互为异构体的化合物是(CD )。

A 黄酮和黄酮醇 B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 C 二氢黄酮和2’ – 羟基查耳酮 D 黄酮和异黄酮 E 黄酮醇和黄烷醇

378、母核结构中无羰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DE )。 A 黄酮 B 二氢黄酮 C 查耳酮 D 花色素 E 黄烷醇 379、显黄色至橙黄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C )。 A 黄酮 B花色素 C 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 黄烷醇 380、具有旋光性的黄酮苷元有(BDE )。

A 黄酮醇 B 二氢黄酮 C 查耳酮 D 二氢黄酮醇 E 黄烷醇

381、引入7,4 – 二羟基可使黄酮类化合物( ABC )。

A 颜色加深 B 酸性增强 C 水溶性增强 D 脂溶性增强 E 碱性增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