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发言稿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发言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刚低下头没多一会,这位老师说了一句,请被批评的学生的家长把头抬起来。我说的不是你,我说的是你儿子。最后这家长都反感开家长会。有的父亲母亲为开家长会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来,谁输了谁去开家长会。

那了解到这个情况。还有的比如说,学生把老师中划分成几种类型: 第一种“保姆型”。说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像个保姆一样任劳任怨,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声,然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说这样的老师没有一点活力,更不会教育给学生终生学习和做人的本领,什么都包办代替了,像个老妈子一样。 还一种被称作“警察型”。说这样的老师就差手里拿着警棍了。每天用显微镜这样的眼睛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再用放大镜一样的眼睛在强化学生的缺点。学生说在这样的老师眼里,永远没有优点,有了他也视而不见。

所以学生说,“保姆型”的老师是由于可怜他,看他太辛苦了,同情他而服从他;“警察型”的老师是由于怕他才服从他。心里一点不佩服。

发现那么多的问题,那怎么办呢?那么我们不能搞“保姆式”也不能做“警察式”我就要改变一种形象,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一个新型的教师形象出现了。

我不想再去请家长了,我不想在家访告状了,我也不想在家长会点名批评人了,怎么办,于是我在班里要改变自我,要创新,提出三个原则:第一,决不因为你犯错而请家长;第二,家长会不点名批评任何学生;第三,家访不告状。三个原则产生了极其大的反响,不仅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高度,而且教育的成功的案例一个接一个的涌现。因为学生关注你,你不能再转嫁给家长,你就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于是你得动脑筋;因为你想办法,所以你的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现了。 这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地改变自我,要不断地创新,那么最后,创新之后还有一步是什么呢?就是提炼和升华。把我做的事情,创造出来的原则和做法,我把它归纳起来,这属于什么东西呢?然后,这属于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尊重的、信任的、理解的对待学生。我把它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然后我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做一个认真的写作,那么一篇一篇的文章就给自己写出来了,一旦有时机的时候,你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展示自我。

中国呀,现在有多少老师?不知道大家做没做调查,我们现在有一个粗略的统计,中国现在有1500万教师。1500万教师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五百教师,我们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课题,就是改变教育的方式。改变什么教育方式?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

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管人了,包括现在,把管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一句古训“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是和天地一样高和厚,和君王父母一样齐名。教师理当师道尊严,教师理当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理当指挥和管理学生。包括父母,我们把管人看的是那么寻常,所以,没有服务,我们不能和学生平等。

17

今天的孩子,他缺爱吗?都是独生女独生子呀,几对家长对着一个宝贝呀,他们不缺爱。但是有人说啦,今天的孩子几乎都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什么意思?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已经多得剩余了,而在精神生活上却极其地匮乏。 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的是物质上的爱,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爱是那些爱呢?我概括起来就是几种爱:1、平等的爱;2、理解的爱;3、尊重的爱;4、信任的爱;5、民主的爱。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做父母的都能经常不断的与孩子进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这样的交往的话,那么你的教育一定是服务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

我们去过星级宾馆,什么叫服务?去过餐馆,当你步入这个餐馆时,旁边的服务员笑容满脸:“欢迎光临”。吃完饭我们站起来走人了,人家还要跟在屁股后头说“谢谢光临,欢迎您下次再来”我注意了一下,大多数人是理都不理,因为这是服务,已经交了钱了,他不这样叫倒感到奇怪了。

可是我们转过来看校园里。走进校园,都是学生喊,老师好,老师好,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理都不理学生。所以孩子们在日记里写到这样的话:老师天天告诉我们要讲文明礼貌,为什么他可以不讲文明礼貌。每一次我叫他的时候他都不理,他从来没有主动叫过我。

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个表面现象,真正的服务是心灵上的服务。 我们的这个标语“班主任专业化”,过去我们讲老师专业化,最近这几年班主任也提出了专业化的水准啊。提的早吗?一点都不早。今年将要颁布的《班主任条例》中如果把班主任的作为一个系列的话,那么是专业呀。那你的班主任不达到专业化水准能给你评吗?

那么班主任专业化,怎样才能达到班主任专业化的水准?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目前研究班主任的一个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班华。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值得我们学习。班华教授这样说,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关爱者。我们是不是以服务者的身份关爱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是最重要的。

管理者身份出现的时候是你把学生当奴隶;而服务者出现的时候你是把学生当主人。那么你究竟是把学生当主人还是当奴隶能看出来你是管理者还是服务者,能看出来你不是一个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人。我们能不能做到服务学生?完全可以!我们能不能不请家长,能不能不跟学生发火,能不能不去指责学生,还能把学生教育好?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老师个性化、情绪化,往往在他的工作当中体现地是他的性格特点而不是科学和艺术。他不是在用教育,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来对待学生,而是用他的个性来对待学生。 北京有个普通的小学校,叫北京实验二小。这个学校出了个数学,后来是语文特级教师,人家是数学老师,后来又做了语文老师,她的名字叫霍懋征。霍懋征的名字很多老师都知道她。全国政协委员,并且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一

18

个小学老师的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呀。我们的小学老师能做到全国政协常委,只有她一个人达到了。

去年,在教育部组建的师德报告团上,她是第一个站在人民大会堂,面对5千多首都教师,宣讲她的工作。因为我是作为教育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我是专门负责霍懋征的演讲稿,所以我很熟悉,熟悉她的情况。

霍懋征当年,霍懋征今年是84岁,从教60年,她当年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本科毕业的数学系高才生啊,都是分配工作都相当好的。但是她自己却选择了做小学老师,因为她喜欢孩子。就这一个理由。她说:“我喜欢孩子,我要做小学老师。”

霍懋征,在她那个年代,在学校做老师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霍懋征是中国的“国宝”。这么高的赞誉呀。把一个小学老师称作“国宝”呀!新一代领导人称霍懋征为“中国小学语文界的泰斗”,泰斗哇,这是国家领导人说的。去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霍懋征的家,拜访她。并且亲笔手书“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挂在她的家。她怎么就成为国宝和泰斗了呢?我给大家说一点,霍懋征从教60年,有四个从没有,我们对比一下啊,跟我们自己对比一下,我是做了对比了。

第一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老师们,60年太长了,咱们说少点,一年,一年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有的老师笑了,一年又太长,咱们一学期行不行?一学期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一学期还长,那一个月,一个月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难怪我们学生有的就说,我们老师那都好,就是个个都是“气包子”,老师怎么那么爱生气呀?老师说:“我当然爱生气了,你一犯错我就生气。”那为什么学生犯错你就生气呢?你生什么气,发什么火呢? 霍懋征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跟学生发火,是因为我教过的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犯错是正常的。那么,我对一个不懂事的的孩子发火,是我老师无能的表现。”所以她从教60年,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呀。能不是国宝吗? 第二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因为学生犯错把家长请学校了,从没有。但是人家的孩子们个个都成才。

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什么罚站呀,不让上课呀,等等,这样的事,都没有。

从教60年,第四个从没有: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从教60年没留级过一个孩子。而且把很多别人不要的孩子都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前年,在北京,为霍懋征搞了一个60年从教典礼。参加的人无不感动啊。其中有一个场面啊,我给咱们描述一下,哎呀真是记忆犹新。

各种发言哪,领导们发言完了啊,大家赞扬啊,这都有哇,都弄完了。当时现场有一个,一块地方,坐着一群花白头发的老人。据说都是霍懋征的学生。

19

老头老太太,她都84了,从教60年了,找了好多的学生全是鬓发苍白,坐在那边,得有那么一个方阵。说,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霍老师到讲台上讲几句。 霍懋征精神抖搂,84岁了,站得,腰板挺得直直的。站那以后,冲着那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孩子们!”全场都笑了。她说:“不管你们今天是什么样子,在我眼里,依然是当年你们入学时的情景,你们在我眼里,永远是可爱的孩子。那么今天我要问问你们,在座的孩子们中,做过共和国将军的,请起立。”嚓的一声,起来一批人啊。哎哟,全场热烈的掌声。她就指其中的某某,“那曾经就是调皮捣蛋全校有名的害群之马,但你后来做了共和国将军,老师祝贺你们,为共和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你们坐下。在座的孩子们当中,你们做过部长的请起立。”哗,又站起来一批。全场又热烈的掌声。霍懋征又表扬他们,请坐下。然后她说:“在座的孩子们中,你们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你们做过劳动模范的请起立。”哗,全站起来了,全场我跟你讲,有多少人都哭了。从教60年,四个从没有。人人都称赞。老师们,霍懋征能做到的我们怎么就做不到呢?我们学一点她的精神好了。

所以,我觉得,转变教育的方式是我们能够做到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的一点,要以服务者的身份面对学生。你真的一想到我是服务了,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教育这一词有一个非常通俗的解释:它是一个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的一门学科。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偏离了教育的本意。我们不是在服务于社会,也不是在服务于人,我们是在管理人。因为要管人家,所以我们的主观问题就太多了,我们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于是我们就缺少客观的评价。 大家都知道辽宁盘锦的魏书生,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教育专家。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博大精深。我曾经给他做过一天的跟踪采访。早晨4点半,从盘锦下火车。和摄影记者,做着出租车来到他家的楼底下。5点多钟,当时他家的灯,六层呀,灭着呢。我想还没起来,据说,是6点钟起床呀,特别准时。出租车司机说,打电话呀。我说“不用了,魏老师,让他多睡一会,我们再等一等。”司机被感动了,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记者,你们心眼真好。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不走表了,不打表了,也不收你们钱了,我把热风给你们开开(当时天气很冷),你们就在车上,咱们唠嗑吧。我给你们讲讲魏书生。”他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叨叨说了一堆魏书生怎么怎么的。所以我的报道开篇就是出租车司机的描述。

6点整,灯“啪”地一声就亮了。于是我带着记者,摄影记者登到他们家门,从早上他们家早餐开始,跟他们家全家一起吃早餐,一直跟他出了家门,进校门给学生上课,8点整,进了教育局,教育局8点整。他当教育局局长,有意思,报到怎么报?8点整全体到局门口做操,报到。谁的位置没来,谁就是迟到了,所以所有的人都8点整赶到教育局,站在教育局门口做广播体操。我一看,所有的人中魏书生做的是最认真的,腿踢的最高,胳膊伸得最直,他说:“我当然要认真了,因为我是占着便宜了,我这是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身体呀。”

一天,整个采访下来,我给他写了一篇长篇通讯《有滋有味的人生》。魏书生这么了不得的人,他活的很潇洒呀,他一点都不累呀,他不是说像我们有的人从早到晚累的呀简直是汗流浃背,每一滴汗水都没有智慧呀,所以都白流了。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