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赤潮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近海赤潮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

一. 赤潮与赤潮生物

1. 赤潮及其危害

赤潮(Red-tide)指海洋中某种藻类或其他微型生物可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色变化或其它海洋环境异常,并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如引起鱼虾贝类的死亡或在海洋生物体内蓄积毒素,最终对摄食这些有毒种类的其他生物包括人类产生毒害作用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赤潮毒素对无脊椎动物、野生生物种群和养殖鱼类的物理性刺激作用或降低溶解氧或通过毒素对机体产生的伤害可以引起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同时也可能通过鱼类和贝类的富集最终对人类产生毒害作用。由赤潮生物分泌产生或分解产生的危害性较大的几种毒素分别是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 ,NSP)、西加鱼毒素(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CFP)、失忆性贝毒( 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和蓝细菌毒素(Cyanobacteria toxin poisoning,CTP)等。赤潮毒素具有毒性大、反应快、防治困难等特点,1983—1992年,因麻痹性贝毒引起的中毒人数达1127人,死亡34人,世界各地也发生多起因食用受污海产品而引起大范围中毒的事件。1933—1989中国海域有记载的赤潮40余次,其中危害性赤潮70年代3次,80年代29次。90年代赤潮发生频率和危害性迅速增加,仅1990就记载了34起赤潮事件,1991年为38起,南海大鹏湾1980-1993年发生了45次赤潮,香港水域更是赤潮高发区,1975—1984年共发生赤潮84起,90年代后更是发生多起大面积赤潮并造成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渤海1998年9月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赤潮,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造成各种经济损失达6.5亿元。近年来随河口、内湾和沿岸水域污染不断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明显上升,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和人类的健康安全具有直接危害性,可引起包括水产养殖业、渔业、旅游等行业的经济损失并影响到环境和人类健康,赤潮已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环境问题。

2. 赤潮生物种类

一般而言,能够大量繁殖并引发赤潮的生物称之为赤潮生物。赤潮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原生动物和细菌等,其中有毒、有害赤潮生物以甲藻类居多,其次为硅藻、绿色鞭毛藻、定鞭藻和原生动物等。世界范围内可引发赤潮的生物约80多个属,330余种。其中细菌有5个属,包括色菌属、绿菌属、囊硫菌属、红假单孢菌属和多硫菌属;浮游植物11个纲,88属,包括硅藻纲23属,甲藻纲34属,蓝藻纲6属,金藻纲3属,隐藻纲2属,黄藻纲1属,绿色鞭毛藻纲3属,定鞭藻纲5属,绿藻钢5属,青绿藻纲5属,眼藻纲4属;原生动物1纲1属1种。

中国海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海岸线长达18 000公里,沿海海域赤潮生物有30多个属,150余种,除属于原生动物的红色中缢虫外其余均为浮游植物,其中硅藻近70余种,甲藻40余种,蓝藻9种,裸藻4种,金藻3种,黄藻1种,隐藻1种。

赤潮生物中具有潜在毒性的种类有83种,以甲藻居多,有16属66种;硅藻1属6种,绿色鞭毛藻3属6种,定鞭藻3属5种。目前我国常见的有毒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包括亚历山大藻藻属、膝沟藻属、裸甲藻属和鳍藻属的种类,此外,海洋褐胞藻和赤潮异弯藻等也被证实具有毒害作用。

~1~

二. 赤潮生物的分类学研究概论

海洋浮游植物是一类具有色素或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制造有机物的自养性浮游生物。它们和底栖藻类一起,构成海洋中有机物的初级产量。浮游植物遍布整个海洋,主要包括原核细胞型生物的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的单细胞藻类,如硅藻、甲藻、绿藻、金藻、黄藻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本区别如表1所示。浮游植物的大小,除了褐藻类的漂浮性马尾藻(Sagassum)达几十厘米之外,一般为几个至几百微米。

表1 原核与真核浮游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比较

特 征 原核生物(蓝藻) 真核浮游植物 细胞直径 1— 55微米(常见4微米) 2微米—2毫米(常见10—50微米) 细胞核 无 有 DNA 不与组胺酸结合 核中有组氨酸 呼吸与光合作用 在整个膜上 在膜的特化上 核糖体 70s 80s 链霉素 敏感 不敏感 氯霉素 敏感 不敏感 亚胺环己酮 不敏感 敏感 细胞壁成分 肽聚葡糖 其它成分 青霉素 敏感 不敏感 膜含甾醇 痕量 富有 内共生体 没有 常有 细胞质 有气泡 有液泡 固氮作用 有 无 忍受氧 低(暗处) 需氧 忍受温度 高(70—100℃) 较低(小于40℃) 赤潮生物的分类学研究是赤潮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掌握赤潮生物特别是有毒、有害赤潮生物的形态学分类特征有助于及时、准确地了解赤潮生物种类和毒素性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

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别有:

原核细胞型生物

细菌(Bacteria) ………………………………………………假孢杆菌属(Pseudomonas) 蓝藻门(Cyanophyta)

蓝藻纲(Cyanophyceae)

颤藻目(Oscillaloriales)…………………………………束毛藻属(Trichodesmium)

真核生物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硅藻纲(Bacillariales) 圆心硅藻目Centrice

盘状硅藻亚目Diacoideae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管状硅藻亚目Solenoideae………………………………根管藻属(Rhizosolenia) 盒形藻亚目Biddulphioideae………………………………盒形藻属(Biddulphia) 羽纹藻目 Pennates Sch?tt

无纵沟硅藻亚目 Araphidineae…………………………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 菱形硅藻亚目 Nitzschioideae………………………………菱形藻属(Nitzschia)

~2~

甲藻门(Pyrrophyta)

纵裂甲藻纲(Desmophyceae)

纵裂甲藻目(Desmonadales)…………………………纵裂原甲藻属(Pleuromonas) 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原甲藻属(Prorocentrum) 横裂甲藻纲(Dinophyceae)

裸甲藻目(Gymnodiniales)…………………………………裸沟藻属(Gymnodinium) 鳍藻目(Dinophysiales)…………………………………………鳍藻属(Dinophysis) 多甲藻目(Peridinales)…………………………………………多甲藻属(Peridinium)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

团藻目(Volvocales)………………………………………………盐藻属(Dunaliella) 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小球藻属(Chlorella) 青绿藻纲(Prasinophyceae)

塔形藻目(Pyramimonadales)………………………………………扁藻属(Platymonas) 金藻门(Chrysophyta)

定金藻纲(Haptophyceae=Prymnesiophyceae)

球石藻目(Coccolithiales)………………………………………球石藻属(Coccolithus) 等鞭藻目(Isochrysidales)………………………………………等鞭金藻属(Isochrysis) 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s)………………………………………褐胞藻属(Phaeocystis) 金黄藻纲(Chrysophyceae)

硅鞭藻目(Silicoflagellales=Dictychales)…………………………网骨藻属(Dictyocha) 黄藻门(Xanthophyta) 黄藻纲(Xanthophyceae)

异鞭藻目(Heterochloridales)…………………………………滑盘藻属(Olisthodiscus) 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Heterococcales)…………………海球藻属(Halosphaera) 异囊藻目(Heterocapsales)……………………………………浮囊藻属(Pelagocystis) 隐藻门(Cryptophyta)

隐藻纲(Cryptophyceae)……………………………………………隐藻属(Cryptomonas) 裸藻门(Euglenophyta)

眼藻纲(Euglenophyceae)……………………………………………双鞭藻属(Eutreptia)

1. 蓝藻(Cyanophyta)

蓝藻分布极广,温暖水域中数量较大。蓝藻是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浮游藻类,具DNA但不与组氨酸结合,无核膜和核仁及“真正”的细胞核及色素体,细胞的色素大多分散于原生质外缘。蓝藻除含有叶绿素a外,还含有辅助色素——蓝藻蓝素(c-Phycoeryanin)和蓝藻红素(c-phycoerythrin)。当蓝藻大量繁殖时,会使海水呈现红色。

(1) 细胞壁

蓝藻细胞壁很薄,含有纤维质并具果胶质和粘质层。粘质外鞘部分为纤维质,由果胶酸和粘多糖组成。种类不同,其成分常有变化。粘质鞘包被着细胞本身、群体或丝状体,可阻止细胞内水分的蒸发,也可抵抗外界温度的变化。

(2) 原生质体

蓝藻的原生质体除了类囊体(thylakoid)和DNA以外,还含有70s核糖体(ribosome)、气泡(gas-vacuole)、多葡糖颗粒(po1y-glucan granule)、蓝藻颗粒(cyanophycin granule)、多面物体(poly-hedral body)以及其它的脂类小点(lipid droplet)。

(3) 运动

蓝藻细胞不具鞭毛或纤毛,当许多没有坚实鞘的丝状体的种类附着在某些基质上,或彼

~3~

此相聚合时,会出现移动现象,称为滑动,这种滑动的机制尚可能是由于胞壁小孔分泌粘液所引起的推进,也可能是与细胞表面小纤维的波动有关。

(4) 繁殖

生殖方式以形成断殖体或厚壁孢子进行繁殖,异型孢子也能萌发产生新的藻丝。

(5) 分类

蓝藻门只有1个纲,即蓝藻纲(Cyanophyceae)。营海洋浮游生活的蓝藻主要隶属于颤藻目和色球藻目,其中颤藻目(Oscillatoriales)种类不产生内生或外生孢子,细胞单丝状,常连接成群体。束毛藻(Trichodesmium)、巨大鞘丝藻(Lyngbya majuscula)和某些淡水蓝藻都有形成赤潮或有害赤潮的可能。

2. 硅藻(Bacillariophyta)

(1) 形态特征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