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8套高考模拟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学复习测试题一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含8套高考模拟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学复习测试题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为了在步骤⑤的平板上形成单个的菌落,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是因为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

(3)甲乙试管是对照实验,如果甲加入的是苯酚,则乙试管加入的是可以替代苯酚的其他碳源。研究人员对甲、乙两只试管进行接种时,所选菌种都来自步骤⑤平板上的同一个单菌落,以保证甲,乙两支试管中的微生物种类是相同的。

12.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启动子 终止子 显微注射法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物质循环再生 整体性 【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生态工程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详解】(1)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成分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 (3)将基因表达载体(或目的基因)导入家蚕等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检测。

(4)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5) “无废弃物农业”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充分考虑了自然、经济和社会三方面,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过程和生态工程的原理,能够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成分判断目的基因应该插入的位置,并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判断各自遵循的生态学原理。

高三理综生物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DNA复制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C.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 D.氨基酸脱水缩合

2.研究小组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

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起来; 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 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

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 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3.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B.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4.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之间存在着共同(协同)进化

C.该类蜣螂的出现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 D.如果该类蜣螂可与普通蜣螂交配,则没有生殖隔离

5.下列有关细胞内遗传物质及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内遗传物质的量都是相同的 B.遗传和变异分别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C.可以携带遗传信息,也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D.可用吡罗红研究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分布区域

6.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作为抗原物质 B.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

C.DNA疫苗在人体内直接表达为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D.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二、非选择题

7.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实验材料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分割开)。

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

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__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_________,花药壁植株___________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图为植物引诱一种昆虫帮助杀死另一种食植动物的示意图。

该过程体现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人工合成图中引诱剂类似物用以吸引胡蜂对毛毛虫的数量进行控制,属于______防治。

⑵为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腐烂的影响,某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实验的办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______________;实验组的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1h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同时避免土壤的___________改变。

⑶土壤中小动物的采集方法为_____________,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雌雄异花同株二倍体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⑴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原理为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处理在二倍体西瓜的_____得到四倍体植株。然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产生可育配子。

⑵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每年都需要制种,很麻烦,请写出两种替代方法。 方法一:利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体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无性繁殖。 方法二:在花蕾期对三倍体西瓜雌花用______________处理,并_________。 11.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 。

(2)该微生物与制作泡菜的微生物相比,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操作有误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错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