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武汉大学土建学院自考教育(本)

产前提下,进行目标进度控制。②采用动态控制的方法,对工程进度进行主动控制。③在抢工程进度时,不得有损工程质量并保证施工安全。以这样的原则,保证永不发生工程拖期的施工进度管理。 (2)保证工期的合理性

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工期目标,而进度控制的依据又在于工期目标的可行性,即工期的合理性。有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总期望遵循客观规律,按照网络计划科学有序地组织施工。因此,在招投标阶段,在签订工期承包合同时,应当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以现行的工期定额为基础,综合分析现场的自然条件和其他环境条件,充分预计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定一个合理的工期目标,为进度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网络计划编制的技术含量

网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建立在已知的施工方法基础之上的,在编制网络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①要求网络计划的编制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最好能既懂技术又懂管理。②在编制网络计划时,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工作内容及所需周期,切忌主观臆断、粗心大意。③在编制网络计划时,要综合平衡各种要素,采用平行交叉作业等方法来缩短工期。 2、进度动态控制原理

项目进度控制是随着项目的进行而不断进行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从项目开始,实际进度就进入了运行的轨迹,也就是计划进入了执行的轨迹。实际进度按计划进行时,实际符合计划,计划的实现就有保证;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不一致时,就产生了偏差,若不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工期目标就不能实现。所以,当产生偏差时,就应分析偏差的原因,采取措施,调整计划,使实际与计划在新的起点上重合,并尽量使项目按调整后的计划继续进行。但在新的因素干扰下,又有可能产生新的偏差,又需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控制。进度控制就是采用这种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 1、网络计划的制定及其经济效果分析

1.1总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及分解

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是根据工期定额和业主要求的合同工期所确定的,工程项目的总网络进度计划则是根据建设工期和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而编制的。对于进度计划中每一项工作而言均有一个正常完成时间Da和满足其技术、质量及环境等限制条件下的最短完成时间Db.至于项目的经济性方面,可以将完成每项工作的总费用分解为直接费和间接费。在直接费的计算中,由于赶工需要增加成本因而直接费的计算随工作完成时间的不同又可分为正常条件下的直接费Ca和最短条件下的直接费Cb。

1.2影响进度经济效果的因素分析

欲通过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使工程项目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首先可以对

13

武汉大学土建学院自考教育(本)

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工期一成本优化,寻求一个工程总成本最低的进度计划指导项目的实施。在优化过程中影响工程总成本的因素包括:

1)工程直接费和间接费是构成总成本曲线的主体,因而进行工期成本优化时必须充分考虑它们的影响。

2)对于工程本身的效益而言,还应考虑到由于缩短工期而使工程提前投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延误工期而使工程推迟投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值。其成本斜率可表示为:K1元/天。

3)因缩短工期而使施工单位采取赶工措施,增加人员和机械导致工程成本增大,根据合同应给予施工单位的工期提前奖励;同样还应考虑由于拖延了工期,对施工单位的罚款额,其成本斜率可用K2元/天表示。

4)对总工期较长的工程而言还应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和贷款利息等对工程总投资的影响。设P为总投资i为利息,n为提前(滞后)的期数其计算值为P(1+i)n,再将其折算成本斜率为K3元/天。

从经济角度考虑,工程的进度目标,不仅应考虑工程的合同价,还应考虑工程投资的贷款利息、工期奖罚损益和工程投产提前、滞后的损益等诸多因素后进行确定。即根据工程的直接费和间接费,同时考虑k

1、k2,k3的综合影响后,确定工程的总成本(费用)曲线以该曲线的最低点所对应的工期为最优工期。工程总费用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直接费曲线为Cd,间接费曲线为Cid,直接费+间接费曲线为Cd+Cid,业主的费用曲线为Cc1,总费用曲线为Cov.正常工期为Ta,最短工期为Tb,合同工期为Tct,仅考虑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最小值的最优工期为T0,总费用曲线Cov最低点所对应的工期,即Tov点为工程进度控制的最佳目标工期。 2、网络计划的工期—成本优化

工期一成本优化是指在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找出工程总成本最低时所对应的工期作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最优目标工期。 2.1工程直接费用曲线斜率的类型及其确定方法

在工程中每一项工作持续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因素决定的任何一项工作(或工序)的作业时间的长短和其所消耗的费用都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工作时间越短,即工作速度越快,所消耗的费用也越大,反之,费用越小。根据工作时间一直接费用关系曲线设A点和B点间的线段表示工作合理的作业时间,Da点为正常工作时间,所对应的直接费用Ca最低,Db为最短工作时间,此点所对应的直接费Cb最高。对于不同工作其成本斜率不一样,即使是同一项工作,由于施工方法不同,其成本斜率也有差异。

1)对多数工序而言其作业时间是连续分布的其费用变化一般为曲线但由于曲线的曲率较小,为简化计算,可近似取成本斜率为直线如图3中的图a,其值

14

武汉大学土建学院自考教育(本)

为K=(Cb-Ca)/(Da-Db)。

2)对于连续型工序中的曲线曲率较大的工序来说其工序难以近似取作直线为简化计算可将其分段取作直线,即折线来表示,也可以用高次曲线的函数来近似描述再将高次曲线在Do点按泰勒公式展开取f(D)=(Do)+(D-Do)f'(Do)的近似直线方法来取代曲线,但须注意由于曲线是在Do点展开成的近似直线因而进行优化时的时间压缩幅度不能太大,只宜取作1天。

3)对于受不同施工方案影响的工序其时间分布可能是折线型的每种方法都有它的固定作业时间,即只有几个确定的时间可以作为合理作业时间被采用,其成本斜率可近似取作折线来计算。 2.2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优化方法

在工程的工期与费用关系中,费用主要由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一般说来,缩短工期会使直接费增加,同时也会使间接费减少,为工序直接费用,Ti为工期数,ξ为工程的间接费率,n为工序数,则工程总成本为:

工期—成本优化主要解决两种类型的问题,首先取合同工期为参考点,一是实际施工中工期没有被打破,要使工期提前所产生的总成本分析;二是实际工期已经拖后,要将拖后的工期赶回,采取赶工措施所需进行的总成本分析。 1实际合同工期没有被打破在合同期范围内要使工期缩短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分析其计算方法为:

(1)先按各工序的正常作业时间绘制初始网络图,求出正常工期(Ta)并令其等于计划工期Tp,找出关键线路并算出初始总成本:

(2)用每一工序的最短作业时间替代正常作业时间计算出网络计划的最短工期Tb.

(3)将计划工期Tp与最短工期Tb相比较看是否需压缩工期,若Tp>Tb,则需要压缩,压缩时间为φ=Tp–Tb,反之,不需压缩,计算结束。

(4)确定所压缩的工序:在关键线路上选择一个成本斜率K最小的工序进行压缩,压缩时间为φc=min{Daij-Dij,TFmin}其中TFmin为非关键工序总时差的最小值。若压缩时不考虑非关键工序的总时差TFmin,则可能因超压缩引起不必要的费用增加,压缩后该工序新的持续时间为Daij-φc.

(5)以新的作业时间取代初始作业时间,重新进行计算,以求出新的计划工期Tp和关键线路。计算此时压缩的总成本Cm=Cm-1+φm(kij-ξ)+(Tct-Tb)k3+φm(k2-k1-k3),其中Cm为第m次循环时的工程总成本,Cm-1为第m-1次循环时的工程总成本,φm为第m次循环时缩短的工期,kij为ij工序的成本斜率。

(6)重复上述(2),(3),(4)进入下一循环直至φ=Tp-Tb=0.如此循环,从正常工期逐渐压缩,并计算出相应的工程总成本,直至缩短到整个工程的最短

15

武汉大学土建学院自考教育(本)

工期,即按各工序的最短作业时间计算出来的工期Tb为止。

(7)比较每次压缩后对应的工程总成本,其中总成本最低时所对应的工期(Tov点)即为最优工期。设合同价格为Cct,如果总共进行了m次循环计算,对业主而言,工程总成本为:

当工程实际进度拖后,且已预测到实际工期将超过合同工期时,拟采取赶工措施加快进度,将拖延的工期赶回至合同工期点的总成本分析:

资源优化是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安排资源,可以给施工组织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还可以给施工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源优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数学解析法和启发式算法,这些方法优化效率比较低、可移植性差、求解结果也比较单一,并且对目标问题要求很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传统解析法和启发式算法的若干问题,对资源优化问题采用了两种新的方法(微粒群算法和随机搜索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 微粒群算法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优化方法,它相对解析法和启发式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求解精度高,全局搜索能力强等特点;尤其是对目标问题要求不高,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本文针对“工期固定—资源均衡”问题,定义了开关变量δ_(kl),来表示活动的工作状态;建立了以活动的实际开始时间为自变量的评价函数;对问题优化基础做了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基于非关键活动的动态时差的优化方法;将微粒群算法首次应用到资源均衡优化问题,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随机搜索算法和微粒群算法一样对目标问题不需要特定的要求,是另一种通用性比较好的算法:它通过均匀地产生目标问题可行解空间中的子集空间,在有限的子集空间上搜索最优个体作为目标问题的近似最优解。将该方法运用到资源均衡问题,也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对于“资源有限—工期最短”问题,本文提出了随机优先度的概念,用于区分处于平行位置的活动的先后关系;结合拓扑排序,生成即定网络结构的多种顺序序列;然后用随机搜索算法进行寻优,优化结果显示该算法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启发式算法中序列法求解该问题时出现的结果单一和通用性差的缺点。 最后通过两种规模算例的计算分析,将结果和现行采用的解法做比较,验证了这两种算法在求解资源优化问题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对工程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工程进度计划的经济性分析与控制

确立了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目标后,还应在工程开工前,依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法等拟定一个项目的实施计划,再结合业主的资金筹措能力,建立一个有关键线路的总网络计划经济分析图以此作为进度计划执行的依据。

1)结合工程特点用网络计划进行多方案比较以确定最低总成本的工期目标和实施计划从而保证总体计划的实现,使进度的经济性从根本上得以落实。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