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正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综采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正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专门的停采措施,以加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二)过断层及顶板破碎发生冒顶时的顶板控制

1、工作面在过断层时编制专项的过断层措施,以加强工作面的顶板控制。

2、工作面顶板破碎发生冒顶时的顶板控制

(1)处理冒顶前必须停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并将电源开关打到闭锁位置。

(2)处理冒顶期间工作面冒顶区及上下10m范围内,停止其它与处理冒顶无关的工作,撤出无关人员到安全地点。

(3)处理冒顶前严禁随便动冒顶区内的液压支架等支护设备,冒顶区内的液压支架关闭截止阀,防止液压支架误动作。

(4)处理冒顶过程中,人员每次接近煤壁前都要先清理退路和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用长柄工具提前挑落顶板活矸,待顶板稳定后方可开始作业。

(5)处理冒顶前先备足木料,传递木料的人员要保证木料的供应,确保冒顶处理能够连续进行,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6)在处理冒顶时,要先对冒顶区两侧顶板进行加固,再从冒顶区上方一侧开始处理冒顶,处理冒顶要一架接一架的处理,在处理完一架后再处理下一架,不允许隔架处理。严禁降架操作。

(7)架走向棚处理冒顶时,棚梁采用3.6m长π型梁,用φ18×64mm链条将π型梁固定在顶梁或伸缩梁下面,一架2根。在π型梁露出液压支架的部分上用直径不小于160mm圆杂木封实顶板(圆杂木沿走向放置)。处理冒顶至少四人一组,且都是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一人监护,三人操作,且跟班队长或班长在现场指挥。

(8)支设单体支柱时,单体支柱到刮板输送机的距离应能通过采煤

审批人员签字: 17

机。采煤机通过时需替换单体支柱的,必须先加固该处顶板支护,再替换单体支柱。

(9)支设单体支柱时,要迎山有力,单体支柱下垫铁鞋,浮煤多时要先挖柱窝,严禁出现滚肩梁。

(10)处理片帮、冒顶的单体支柱必须采取远程供液方式升柱,拆改的液压支架高压管路必须在使用后立即恢复,操作过程中严禁带压拔管或使用单腿“U”型卡。

(11)回柱时工作人员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柄工具对单体支柱进行远距离放液操作。如果单体支柱被压死,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制度。

五、敲帮问顶制度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敲帮问顶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地点处,并确保退路畅通,用手镐或钎子等长柄工具由轻而重地敲打顶板或煤帮,如果听到空空声,表示顶板岩石或煤帮的煤块已经离层,有掉下来的危险,立即用长柄工具撬下;如果听到的是清脆的声音,不能断定顶板就没有问题,还需要用手指紧贴顶板,再用长柄工具轻敲几次,如果手指感到有轻微的震动,说明顶板岩石已经脱层,有冒顶的危险,必须立即加强支护。

第三节 上巷、下巷、中间巷超前及端头顶板控制

一、工作面上巷、下巷及中间巷的顶板控制 1、上巷、下巷及中间巷的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要求打设的单体柱必须采取双防倒措施,且人行巷的宽度不得小于700mm。

(1)下巷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6mπ型钢梁加强支护,顺巷道中线方向打设两路,π型钢梁一梁四柱支设。第1路靠转载机下帮支设,距

审批人员签字: 18

转载机不小于200mm,第2路支设于转载机上帮,距转载机不小于200mm。当转载机后尾段需向上帮拨移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单体柱布置。两路支柱柱跟必须穿柱鞋,以减少单体支柱钻底量。

为有效保证超前支护效果,超前支护双排长度要求不小于10m,单排不小于100m,当巷道压力增大,适当增加单体柱的支设密度。

(2)上巷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6mπ型钢梁一梁四柱支设,顺巷道中线方向架设三路,其中沿巷道中线位置打设一路,巷道中线两侧距中线1000mm处分别打设一路(当巷道宽度小于2.5m时超前支护打设两路,中间人行巷宽度不小于800mm)。超前支护三排长度不小于10m,单排长度不小于100m。

(3)当工作面推进至距中间巷里端50m时必须对中间巷从里向外进行加强支护,当工作面与中间巷贯通后巷道内的超前支护随工作面推进循环向前支设。加强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6mπ型钢梁一梁四柱支设,顺巷道中线方向架设三路,其中沿巷道中线位置打设一路,巷道中线两侧距中线1000mm处分别打设一路。超前支护三排长度不小于10m,单排长度不小于100m。当巷道压力较大或顶板破碎时及时增加单体柱的支护密度或超前支护的长度(当巷道宽度小于2.5m时超前支护打设两路,中间人行巷宽度不小于800mm)。

(4)当巷道顶板不平,铰接梁、π型梁接顶不实时,采用半圆木、杂木褙顶,保证支护质量。

(5)所有单体支柱三用阀方向一致,且平行于巷道,单体支柱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100mm。

(6)每班由班长安排专人巡查巷道内的支护情况,发现断梁、弯柱及时更换处理。如发现巷道顶板压力大或顶板破碎时,及时汇报班长,由班长安排人员采用Φ200mm圆木配合单体支柱套棚,一梁两柱。圆木长

审批人员签字: 19

度同巷宽,支设时木梁两端各留出100mm。单体支柱一定要支在圆木的轴线位置,防止滚落。

(7)两巷超前支护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小于50KN,每班在交接班时对超前及端头支护单体支柱进行一次检查,卸载柱与无效柱及时更换,班中根据检查的情况随时进行补液。

(8)单体支柱活柱伸出长度不得小于200mm,最大不能超过700mm,顶板较高时在地梁下垫道板。

(9)巷道过高时用圆木褙顶,要褙实褙牢,危险的顶板悬岩要及时敲掉。

(10)当工作面上下两巷有坡度时,进行支设超前支护棚必须保证单体支柱的迎山角,按照每6°~8°迎1°角进行支设,且单体支柱要迎山有力。

二、工作面上下端头的支护管理 (一)支护要求 1、支护形式

槽头处转载机后尾安装一架中间架作为维护架。当维护架下侧距下帮距离小于0.8m且顶板较为完整时不进行加强支护;当维护架下侧距下帮距离在0.8—1.5m之间时用单体柱配合π型钢梁打设一路走向棚加强支护,当维护架下侧距下帮距离大于1.5m时用单体柱配合π型钢梁打设两路走向棚加强支护;维护架与相邻支架间的宽度不得超过500mm,中间顶板破碎时用单体柱配合3.6mπ型钢梁一梁四柱打设走向棚加强支护。

上端头处根据槽尾135#支架距上帮的距离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当槽尾135#支架与上帮之间距离小于0.8m且顶板较完整时不进行加强支护;当槽尾135#支架与上帮之间距离为0.8—1.5m时用单体柱配合π型

审批人员签字: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