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5800p ROAD-2(来自王中伟老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Fx5800p ROAD-2(来自王中伟老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先看第一种,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重复,比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2+943.305,又突然从K112+900.001开始,那么断链点之后从K112+900.001~ K112+943这一段桩号就和与断链点之前有重复的桩号。这种情况,就称为长链,长多少呢,就是两桩号之差,43.304米,必然标记长链43.304米。

再看第二种,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比如:K115+309.227 = K115+320.001,我们会发现:桩号有空白,前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5+309.227,又突然从K115+320.001开始,那么从K115+309.227~ K115+320.001这一段桩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就称为短链,短的距离,同样是两桩号之差,10.774米,因此必然标记短链10.774米。

总结成一句简短的话,就是:桩号重叠为长链,桩号间断为短链。记住了!

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长链,因为有桩号重叠,比如K112+943.305 = K112+900.001,会出现两个K112+920个K112+940重复的桩号,就一定要搞清楚了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而短链,因为桩号是的,中间会缺失部分桩号,不会出现重复桩号,实际应用中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只要别以为丢了桩到处找桩就行

二、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

前面说明过每一条数据的格式:

每个方框就是一个数据,共11个方框,其中第一个方框是交点定位的判别依据,我这里称之为交点定位临界其余10个方框是定义为矩阵Mat A的十个因子的,是交点的主要数据,其中前面八个数据意义非常明确,这里就啰嗦了,而最后两个数据,一个是交点的计算起点桩号,一个是交点的计算终点桩号,这两个起终点桩号,就构交点计算范围。

这里,重点讲述交点定位临界点和交点计算范围,因为这对于后面断链的处理、卵形曲线的处理、单一直线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交点定位临界点与交点定位桩号范围

一般情况下(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没有断链、卵形曲线等特殊情况),交点定位临界点定义为下一交点ZH点(或路段计算终点),当程序判定输入的桩号小于等于临界点时,就定位在了本交点上。由于数据库程序每条数据是将交点从小到大依次编写的,程序将顺序地从第一个临界点开始判别,因此实质上程序是判别当输入桩于前一临界桩号、小于等于本临界桩号时(这个范围称为交点定位桩号范围),才定位在本交点上。

因此,交点定位桩号范围一般是从本交点的ZH点到下一交点的ZH点,鉴于可能出现两曲线之间的直线段的复曲线,在输入定位桩号定位计算交点时,最好取交点曲线上的任一桩号。

2.交点计算范围

所谓交点计算范围,是指利用当前的交点数据,可有效地计算出中桩坐标的桩号范围。可以容易地得知,一况下,交点计算范围包括本交点的平曲线,以及本平曲线之前和之后的直线段(如果有的话)。

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交点计算范围的定义,相邻两交点曲线间若存在直线段,则该直线段则成为相邻两交点复计算范围,即既可在前一交点内计算,也可在后一交点内计算,并且均可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定义了交点计算范围,当输入的桩号超过此范围时,程序会提示“KP OUT”,表示桩号超出范围,提示使注意。因此,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设定交点计算范围,以免到了现场计算出错还不知道,切记切记。

三、断链的处理

现在终于回到了正题,讲述ROAD-2程序进行断链的处理与计算,这实在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前面的铺垫,没法讲断链的处理。

1.有断链时的交点定位与交点计算范围

当存在断链时(这是特殊情况,不再是一般情况),交点定位临界桩号就有了一点小小变化。断链之前的那点的定位临界点就不应选择下一交点的ZH点,而应选择断链点的桩号。什么,断链点有两个桩号?废话,当然号前面的那个桩号了!

而交点的计算范围,则不再遵循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下一交点的ZH点结束的规定,而改为:

(1)对于断链点之前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至断链点结束(桩号为改线桩号,即式之前的那个桩号);

(2)对于断链点之后的交点,交点计算范围则从断链点开始(桩号为老桩号,即等式之后的那个桩号),一交点的ZH点结束。

如此,数据库子程序的编写就OK了,当然,这还只是断链处理过程中第一个注意事项,重要的还在后面的操作上。

2.工程实例

(感谢校友曾令武提供工程实例)

根据某高速公路的直曲表,在13公里范围内有一长链和一短链两个断链,非常典型,就用它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