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l二章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rcl二章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二、三章 习题

一、填空题

1)、钢热处理的第一步往往是加热( )。

2)、A1为( ),A3为( )。 3)、相变时加热或冷却速度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热滞后或冷滞后,分别写出加热或冷却速度影响的热处理温度参数,前者有( )。后者有为( )。

4)、亚共析钢实现完全奥氏体化需加热到高于( )温度,过共析钢不完全奥氏体化往往可以通过加热到( )温区。

5)、连续加热奥氏体化时,加热速度愈快,奥氏体实际形成温度( ),转变速度( )。

6)、加热中奥氏体形成的驱动力是( ),奥氏体转变结束后继续长大的驱动力是( )。 7)、当第二相微粒具备( )、( )、( )等条件时,可以明显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当(第二相微粒分布严重不均)或(到达大量溶解温度时),奥氏体晶粒会发生异常长大。 9)、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产物根据转变温度由高到低分为( )类型、( )类型、和( )类型,这三类产物依据变时原子的扩散特性分别属于( )型、( )型和( )型。 10)、过冷奥氏体分解前孕育期的长短代表了( )的稳定性,鼻点处孕育期越长,C曲线越靠( ),意味着越容易避开( )转变,而有利于( )转变发生。 11)C曲线的实质是( ),写出TTT曲线的英文全称( ),CCT曲线的英文全称( )。 12)成分对C曲线的影响主要包括碳和合金元素,其中奥氏体化后呈固溶状态的碳通常会使C曲线( )移,并使Ms、Mf温度( ),而呈未溶碳化物状态则会使C曲线( )移;合金元素的影响除( )和( )外,与碳类似。

13通常用铝脱氧的钢或加入少量( )等元素的钢是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细晶粒钢的奥氏体实际晶粒( )细小。

14在钢的各种组织中,马氏体的比容最( ),而奥氏体的比容最( ),因而钢加热发生奥氏体转变时,体积会( ),而奥氏体快冷发生马氏体相变时体积会( )。 15钢在加热时,只有珠光体中出现了( )起伏、( )起伏和( )起伏时,才有了转变成奥氏体的条件,奥氏体晶核才能形成。

16共析钢加热至稍高于727℃时将发生( )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 )、( )、( )、( )等几个步骤。 17 根据共析钢转变产物的不同,可将C曲线分为( )、( )、( )三个转变区。

18 描述过冷奥氏体在A1点以下相转变产物规律的曲线有( )和( )两种;对比这两种曲线可看出,前者指示的转变温度比后者( ),转变所需的时间前者比后者( ),临界冷却速度前者比后者( ),组织的均匀性前者比后者( )。

二、选择题

(1)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__________中的间隙固溶体.

(a)γ-Fe (b)α-Fe (c)Fe (d)立方晶系

(2)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为奥氏体的自由能______珠光体的自由能.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

(3) 奥氏体的形核位置为F/Fe3C界面, 珠光体团交界处及________交界处.

(a)F/F (b)Fe3C/F (c)Fe3C/Fe3C (d)先共析F/珠光体团

(4) 奥氏体核的长大速度主要取决于____的扩散, 奥氏体(A)两侧界面向铁素体(F)及渗碳

体(C)推移来进行的,.

(a)铁原子 (b)碳原子 (c)铁、碳原子 (d)溶质原子 (5) 由铁碳相图可知, CA-F____CA-C, 碳原子向F一侧扩散, 有利于A的长大.

(a) < (b) > (c) ≤ (d) =

(6) 渗碳体转变结束后, 奥氏体中碳浓度不均匀, 要继续保温通过碳扩散可以使奥氏体

____.

(a) 长大 (b) 转变 (c) 均匀化 (d) 溶解 (7) 碳钢奥氏体的形核与形核功和____的扩散激活能有关.

(a) 碳 (b) 铁 (c) 铁和碳 (8) 奥氏体的长大速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d) 无规律 (9) 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为____

(a)温度 (b)原始组织转变 (c)奥氏体晶粒度 (d)温度及原始组织以及晶粒度. (10) 亚共析钢在AC1-AC3加热后的转变产物为___. (在AC3以上呢?)

(a) F (b) A (c) F+A (d) P+F

(11) 过共析钢在AC1-ACcm加热后的转变产物为____. (在ACcm以上呢?)

(a) Fe3C (b) Fe3CII (c) Fe3CII+A (d) A (12) 亚共析钢的先共析铁素体是在____以上向奥氏体转变的.

(a) AC1 (b) T0 (c) A1 (d) AC3

(13) 连续加热的奥氏体转变温度与加热速度有关.加热速度逾大, 转变温度____;加热速度

逾小,转变温度范围越小, 奥氏体___.

(a)愈低, 愈均匀 (b)愈高, 愈不均匀 (c)愈低, 愈不均匀 (d) 愈高, 愈均匀 (14) 加热转变终了时所得A晶粒度为_____.

(a)实际晶粒度 (b)本质晶粒度 (c)加热晶粒度 (d).起始晶粒度 (15) 在加热转变中, 保温时间一定时, 随保温温度升高, A晶粒不断长大, 称为____.

(a)正常长大 (b)异常长大 (c)均匀长大 (d)不均匀长大

(16) 在加热转变中, 保温时间一定时,必须当温度超过某定值后, 晶粒才随温度升高而急

剧长大, 称为_____.

(a)正常长大 (b)异常长大 (c)均匀长大 (d)不均匀长大 (17) A晶粒的长大是通过晶界的迁移而实行的, 晶界迁移的驱动力来自_____.

(a)A与P的自由能差 (b)界面能的降低 (c) 相变自由能差 (18) 奥氏体晶粒半径逾小, 长大驱动力___

(a)愈大 (b)不变 (c)逾小 (d)无规律 (19) 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的原因是____

(a)温度高 (b)第二相粒子的溶解 (c)驱动力增大 (d)温度低 (20) 提高起始晶粒的___与促使晶界平直化均能降低驱动力, 减弱A长大.

(a)均匀性 (b)温度 (c)粒度 (d)碳含量 (21) 钢在奥氏体化时,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则( )

A.过冷奥氏体越稳定,C曲线向左移 B.过冷奥氏体越不稳定,C曲线向右移 C.过冷奥氏体越稳定,C曲线向右移 D.不确定

(22) 钢的TTT曲线(等温转变曲线)是表明过冷奥氏体的转变的曲线,其形状和位置受C

和合金元素的影响,下列各元素可使曲线右移,其中错误的是 A.Cr B.Ni C.Co D.Mo (23) 能使碳钢C曲线(TTT)左移的合金元素是__ _,

A. Cr B. Mo C. Co D. Ni

(24) 实际热处理工艺中,通常亚共析钢随碳含量上升, C曲线__ _, 而过共析钢随碳含量上升,C曲线 _

a.左移,右移 b.右移,左移 c.不变, 右移 d.右移, 不变

三、问答题

1简述含碳量0.3%的铸态或热轧钢从室温加热至1000℃保温发生的组织转变。

2 什么叫淬火临界速度?影响淬火临界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3以共析成分的碳钢为例,说明过冷奥氏体冷却到不同温度时的等温转变产物,简单描述它们的显微形态和硬度变化。

4 示意画出T8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为获得以下组织,应采用什么冷却方式:并在等温转变曲线上画出冷却曲线示意图。

(1)索氏体 (2)屈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3)全部下贝氏体 (4)屈氏体+马氏体+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 (5)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5.下图示意地给出了35CrMo钢的CCT图,说明按(a)、(b)、(c)、(d)各冷却曲线冷却后可能获得的室温组织,并比较它们的硬度的相对大小。

6 某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如图所示,试说明该钢在300℃经不同时间等温后,按(a)、(b)、(c)线冷却后得到的组织,并写出原因。

7 例:有一根长2米直径20mm的实心T12钢圆棒,不均匀加热,加热后棒料温度如图所示,假设各段冷却介质如表所示,请在各段中填入相应的组织,并分析其力学性能。 (T12钢Acm为820℃)

A B C D

1000 ℃ 740 ℃ 700℃ 500℃

8 将共析钢加热至780℃,经保温后,请回答:

(1)、若以图示的V1、V2、V3、V4、V5和V6的速度进行冷却,各得到什么组织? (2)、如将V1冷却后的钢重新加热至530℃,经保温后冷却又将得到什么组织?

力学性能有何变化?

9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化后,按图中V1-V7 的方式冷却,(1)指出图中①-⑩各点处的组织;

第6题 第9题

10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化后,按图中五种的方式冷却,其中实线为TTT曲线,虚线代表CCT曲线,请指出图中1-10各点处的组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