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模拟测试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模拟测试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安徽省已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课程计划。下列研学旅行的学生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答案:D 2.(2018·安徽名校大联考)我国纪念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C.用水管不断冲洗汽车 D.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技术 答案:C 3.美国加州大学在加速器中用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了101号元素。为纪念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它命名为钔(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0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01个电子

D.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钔原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答案:A 4.学生具备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5.健康的身体需要良好生活习惯为保证。你认为小雨同学一家人的下列有关做法合理的是( ) A.小雨冬天经常不愿起床、不吃早餐

B.爸爸喜欢运动,运动后常常饮用一些淡盐水 C.妈妈爱美保持身材,长期节食不吃晚餐 D.爷爷爱喝酒,每天三餐至少都要饮用两餐酒 答案:B 6.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

1

答案:D 7.丙烯酸(C3H4O2)是制造婴儿“纸尿裤”的原料。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B.一个丙烯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项,丙烯酸(C3H4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2)=1∶8,故正确;B项,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丙烯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错误;C项,丙烯酸(C3H4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0%,故正确;D项,由丙烯酸(C3H4O2)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丙烯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 解析:A项,向一瓶空气和一瓶人体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浑浊,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项,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以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项,图中实验,烧杯中试管外的白磷不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D项,两支试管中其他条件相同,第一支试管的铜能与二氧化碳、水和氧气接触,第二支试管中只与氧气、水接触,根据是否锈蚀,可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3∶2 B.生成物是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A错误;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三种原子构成,不可能是氧化物,故B错误;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10.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集气瓶内氧气含量是21%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 答案:B 解析:A项,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故选项说法错误;B项,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项,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项,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他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从化学的角度看问题。豆浆机由于快捷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如图是某品牌豆浆机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豆浆机的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制作材料中的铝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混合物”或“单质”),铝是活泼金属,而该铝合金外壳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制作手柄的塑料属于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3)用铜质材料制作电源插头的插脚是利用铜的 性。

(4)“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营养学家建议每天早晨喝一杯豆浆,主要是为了摄入 (填序号)。

3

①维生素 ②蛋白质 ③油脂 ④糖类 答案:(1)②③ 混合物 4Al+3O22Al2O3 (2)热塑性 (3)导电 (4)②

12.(6分)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开始收集。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用B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 ,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答案:(1)锥形瓶

(2)2KClO32KCl+3O2↑ (3)连续均匀冒出

(4)D (5)伸入液面以下

13.(7分)生石膏[化学式为CaSO4·2H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工业上用含SO2的烟气制备生石膏的简要流程如图:

(1)在反应①时,常将NaOH溶液喷成雾状的原因是 。

(2)已知CaSO3不易溶于水,它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如果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离操作a,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4)生产流程中生成的 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2)盐 +4 2CaSO3+O22CaSO4 (3)漏斗 (4)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1)在反应①时,常将NaOH溶液喷成雾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2)CaSO3是由钙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2)+x+(-2)×3=0,则x=+4;反应②是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3+O22CaSO4。(3)操作a是将溶液与固体进行分离,是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4)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生产流程中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14.(7分)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