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微小世界复习题 姓名

一、 填空题

1、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 )功能。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 明)和(中 间厚,边 缘 薄)因此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 )没有关系,但和(镜片的凸度 )有关,放大镜(凸起的程度越大 )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球 )形的透明物体放大的倍数最大。

3、只要具有(中间厚 )、(透明)的物体比如(加满水的玻璃瓶)、(荷叶上的水珠)等就具有(放大)功能。

4、通过(放大镜 )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蝇的(复眼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蚜虫)刺吸植物汁液,(草蛉)吸食蚜虫等。

5、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

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或由(晶体 组成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规则 )观察晶体的形状须用(放 大 镜)。

7、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 限 )的,两个(凸 透 镜 )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 放得 更大 ),这就是早期的(显 微 镜 )。

8、(放 大 镜)和(显 微 镜)的发明拓宽了我们的(视 野),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微小 世界 )的重要观察工具。

9、荷兰生物学家(列 文 虎 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 显微镜 ),用它发现了( 微生物 )。

10、( 显微镜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微观世界 )。 11、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 电子显微镜 )和( 扫描隧道 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 200万倍 )。

12、生物体是由( 细胞 )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 结构 单位 )和( 功能 单位 )。 13、物体必须制成( 玻璃 标本 )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 精细 结构 )。 14、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 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等。

15、玻片标本分为( 装片 )、( 切片 )、( 图片 )三种,如制成洋葱表皮细胞标本是( 装片 ),血液标本是( 涂片 )。

16、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 透光 )的,从目镜看到的光亮图形称为( 视野 ),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和标本移动方向正好( 相反 )。

17、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 )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 )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8、洋葱表皮上呈( 长方形 ),红细胞呈( 圆饼形 ),叶子表皮上有( 气孔 ),叶细胞中有( 叶绿体 ),细胞在显微镜下能看到有( 细胞壁 )、( 细胞质 )、( 液泡 )、( 细胞核 )。( 细胞膜 )看不见。

19、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发现( 细胞 )这个名称的人。( 细胞学说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 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 微生物 ),如:( 草履虫 )、( 变形虫 ),它们也是由( 细胞 )构成的。

21、微生物通常有特殊的( 构造和功能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是具有其它生物一样的共同( 特征 ),如:对( 环境 )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 )有反应,能正常( 繁殖 )。

22、由于(观察工具 )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 ),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

1

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 )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3、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 发展 ),社会的( 进步 )和人类生活的( 改善 ),如:利用显微镜能发现( 细菌 )、( 病毒 ),抵抗制服疾病;( 克隆 )生物;利用微生物( 酿酒 )、(发面 )制作( 酱油 )、( 醋 )、( 酸奶 )等。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处理( 垃圾 )和( 污水 )。

2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 眼 )、( 耳 )、( 鼻 )、( 舌 )、( 手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人们能观察到的最小的动物就是( 蚂蚁 );放大镜的发现,能看到( 晶体形状 ),昆虫身体上的结构;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 微生物 )、( 细胞 )。

25、血细胞有(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三种,( 红细胞 )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 )能产生抗体,帮助身体防御感染;( 血小板 )能帮助人体止血和凝血。 二、选择题

1、下列仪器不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B ) A、显微镜 B、潜望镜 C、望远镜 D、照相机

2、下列功能不是凸透镜的( D ) A、放大 B、聚光 C、成像 D、反射

3、最早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的人是( B )A、罗斯泰斯特 B、培根 C、列文虎克 D、伽利略 4、昆虫头上的触角的功能是( D ) A、感知方向 B、感知声音 C、感知温度 D、分辨气味 5、下列物体不是晶体的是( C ) A、食盐 B、钢铁 C、玻璃 D、冰块

6、不需要用放大镜就能看清的物体是( B )A、蚜虫 B、蚂蚁 C、晶体 D、岩石

7、最早制成显微镜,并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 ) A、列文虎克 B、伽利略 C 、牛顿 D、哥白尼

8、在玻片上写上一个很小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 D ) A、上 B、 C、 D、

9、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细胞有一个小黑点,它是( 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0、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有一个椭圆形中间带孔的结构,它是( D )A、细胞 B、叶绿体 C、液泡 D、气孔

11、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发现一种生物形状经常发生变化,刻生物是( D ) A、草履虫 B、喇叭虫 C、眼虫 D、变形虫 12、下列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D )A、适应环境 B、有应激性 C、繁殖后代 D、进行光合作用

13、有两种生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C )A、草履虫 B、喇叭虫 C、变形虫 D、眼虫 14、像植物又像动物的微生物是( D )A、草履虫 B、喇叭虫 C、变形虫 D、眼虫

三、实验制作 1、制作简易显微镜

器材:两个放大镜(放大镜倍数不同,直径相同)

制作:① 将纸筒用剪刀剪开一条口子,放入两个放大镜。

② 调节两个放大镜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③ 用胶带固定两个放大镜。

2

2、制作洋葱表皮标本并观察

材料和工具:镊子 小刀 刀片 玻片 滴管 碘液 水 吸水纸 洋葱

制作装片:①、滴水:用镊子夹起载玻片置于桌面,用滴管滴一滴水于玻片中央。 ②、取材:用小刀剖开洋葱表皮,用镊子撕下内侧表皮,放入玻片水中。 ③、展平:用镊子将玻片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端接触水滴,缓慢盖上。

⑤、染色:用滴管在盖玻片一端滴一滴碘液,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吸走水。 观察:①、反光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②、将玻片标本置于载物台的通光孔上。 ③、调节旋纽,使镜筒下降。 ④、左眼注视目镜调节调节旋钮。 ⑤、用右眼注意纸进行画图

⑥、画出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图。见P14

3、制作微生物涂片。

器材:烧杯 干草 池塘水 滴管 玻片、 镊子 吸水纸

①、制作培养液:将干草放入烧杯,再倒入池塘水。放置一段时间,水面出现霉点。 ②、将载波片置于桌面,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一滴于载波片中央; 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端置于载玻片上,缓慢放下,盖住水滴; ④、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物质的变化复习题 姓名

一、填空题

1、世界是( 物质 )构成的,物质是( 变化 )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 ),另一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而没有( 产生新的物质 )。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物理变化 )如:水结成冰,铁片打成刀,大米磨成粉等和( 化学变化 )如:蜡烛燃烧,铁钉生锈等,它的区别在于( 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

3、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 化学变化 )又发生( 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化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在变化过程中( 不能产生新的物质 )的变化,如:豆子和沙子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我们称为( 物理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 能产生新的物质 )的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 化学变化 )。 5、米饭在口腔里与( 唾液 )作用会发生( 化学变化 );淀粉与( 碘酒 )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是( 蓝紫 )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唾液能使淀粉变甜,不甜的糖类是淀粉。 6、( 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 ),这样的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它无色无味能灭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 石灰水 )变浑浊,这可检验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在燃烧的蜡烛上能使其熄灭。 7、铁生锈是一种( 化学变化 )。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 水)和( 空气 )有关;铁浸入水中会生锈,因为水中含有( 氧气 );铁置于空气中会生锈,因为空气中含有( 水分 );铁置于潮湿的地方易生锈;只有将( 水分)和( 空气)分开,铁就难生锈了,其办法有:抺油、抺干、刷油漆、镀保护层。

3

姓名 8、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 )、( 发光发热 )、( 产生淀粉物 )、( 产生气体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 铁钉 )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9、铁生锈其实质是( 水)和( 空气中的氧气 )的共同作用下生成新的物质( 氧化铁 );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 水的多少 )关系很大;把铁与( 水)、( 空气 )隔绝开是防止铁( 生锈 )的好办法。

10、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生产活动与生活,都是利用了( 物质的变化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物质 )组成的,物质是( 变化 )的。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11、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 二氧化碳 ),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土壤沙漠化 ),大陆和两极( 冰川融化 )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选择题

1、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标准是( D )

A、形态弯 B、形状变化 C、大小变化 D、产生新物质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白糖加热变色 B、铁生锈 C、蜡烛燃烧 D、白炽灯内壁变黑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水变成水蒸汽 B、岩石变沙子 C、铝块制成铝桶 D、米饭制甜酒 4、下列食物含淀粉较少的是( D )

A、马铃薯 B、苹果 C、玉米 D、白萝卜 5、对二氧化碳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无色无味 B、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能熄灭火焰 D、比空气轻 6、对铁锈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导电性好 B、能被磁铁吸引 C、易碎 D、比铁轻 7、将铁钉置于下列地方最容易生锈的是( D ) A、水中 B、空气中 C、油中 D、潮湿环境中 8、下列不是中国古代的黑火药的主要成份的是( D ) A、硝石 B、硫黄 C、木炭 D、泥土 三、实验操作

(一)验证蜡烛燃烧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1、将燃烧的蜡烛上面倒罩一个冷玻璃杯,杯内壁会出现水珠,这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2、将玻璃杯内壁涂上澄清的石灰水,再倒罩在燃烧的蜡烛上,内壁会出现浑浊的痕迹,这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二)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研究问题: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一根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另一根铁钉放入装满水的试管,并完全浸入。再一根铁钉一半浸入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大约一周)。

观察到的现象:放在空气和完全浸入水中的铁钉几乎没有生锈,但一半置入水中的铁钉生了很多的锈。

实验结果: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