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南省许昌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河南省许昌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相同的( )

A.吸气冲程 C.做功冲程 C 【解析】 【详解】

B.压缩冲程 D.排气冲程

水蒸气把橡皮塞冲出;这个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这一现象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选C. 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像当u=20cm时v=20cm,可知f=10cm,A错;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B错;

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但不是投影仪,C错;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正确.故选D. 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解析】 【详解】

A.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音调越高,故A错误;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

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用到了转换法,故D正确.故选D.

4.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石家庄新建的的地铁列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5m/s B.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 C.一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D.在学校食堂吃饭用的饭盒容积一般为200mL C 【解析】 【详解】

A. 地铁列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60m/s,骑自行车的速度大概5m/s,故A不符合实际; B.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2kg左右,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

C. 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0.05kg,鸡蛋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C符合实际;

D. 饭盒的尺寸大概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7厘,则饭盒的体积为:0.15m×0.07m×0.1m=0.00105m3,即容积约为约为1L,故D选项不符合实际;

5.电风扇通电时扇叶转动,下列图中能表示其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C 【解析】 【详解】

A . 是奥斯特实验,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不符合题意; B. 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不符合题意.

C. 电路中有电源,通电线圈或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 D. 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运动,切割磁感应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点睛】

电风扇是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故障在灯L或电阻R上某一处,对于故障的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故障可能是灯泡L短路或电阻R断路

B.用导线试触(短时连接)电阻R两端,根据灯的亮暗可以检测出故障原因 C.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根据电流表有无示数可以检测出故障原因 D.在L两端再并联一个电压表,根据电压表有无示数可以检测出故障原因 D 【解析】 【详解】

A.灯泡L短路时,灯泡不亮,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有示数;电阻R断路时,电路断路无电流,灯泡不亮,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有示数,故A正确;

B.用导线试触(短时连接)电阻R两端,灯泡亮说明R断路,灯泡不亮说明灯泡L短路,故B正确;

C.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灯泡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阻R断路,故C正确; D.在L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无论L短路,还是R断路,电压表都没有示数,故D错误. 7.下列现象中,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A 【解析】 【详解】

B.雨后彩虹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 D.手影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C不符合题意;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时被手挡住后,就会在墙面上呈现出阴影区域,形成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光学知识解释光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需要熟记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等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8.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的摩擦力为0

C.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C 【解析】 【详解】

B.A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D.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2F

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由于A受到向右的拉力F,所以,A一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又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F,故AB错误,C正确;

以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