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废钢以及废钢应用行业分析整理报告(2015)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我国废钢以及废钢应用行业分析整理报告(201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履带和轮胎两种,邦立产品的抓斗总成可根据实际工况选择,整体动臂总成和斗杆总成也可根据工况作选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在进口洋品牌抓钢机的同时,邦立产品也销往埃及、越南、印度、香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三、大型废钢加工设备应用前景乐观 国际钢协最近预测:2010年,全球钢铁表现消费量将达12.72亿吨,比2009年增长13.1%。2010年,中国钢铁表现消费量达5.79亿吨,比2009年增长6.7%;2011年,中国钢铁表现消费量将达5.99亿吨,占全球消费量的45%左右,这说明中国的钢铁生产和钢铁消费仍处于增长时期。

据冶金报8.28日杜立辉、刘加军报道:2009年底止,我国拥有752家炼铁企业,350家炼钢企业,轧钢企业达4992家??。这些数字绝对可以说明我国钢铁产业十分废大。同时也简接证明:钢铁工业对废钢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经加工处理的优质废钢。

因此,我国废钢加工设备前景看好,对于优质价廉、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环保功能的废钢加工设备市场容量将十分巨大。沟汰落后、追求先进、提倡环保;鼓励多元化发展,规范行业管理,提倡技术创新,这将是废钢加工设备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

1、废钢破碎机将被推广普及

“铁钢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要求我国废钢产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向精品废钢转变,实现精料入炉。“11.5-12.5”时期,废钢破碎机是我国废钢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将被普遍推广使用。2015前后,国内市场拥有量预计将达到100-150台(套)。

2、大型龙门剪将成“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亮点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将告别“两高”,走向生态和谐,清洁能源等逐步取代排碳能源,电炉炼钢将逐步取代转炉炼钢,废钢资源将逐步取代铁矿石,随着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炼铁,小炼钢将没有生存空间,落后的机械加工行业以及旧家电、报废车辆、矿山设备、工程机械将进入集中淘汰期,大量的结构废钢,矿山大件车间横梁需要大型龙门剪加工。

另外,以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在推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升级和全国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中也需要配备大型龙门剪等先进加工设备,以提高再生资源行业的技术含量及生产效率。

3、多功能打包、剪切机具有市场潜力

具有打包机和剪切机功能的复合废钢加工设备由于功能多样化,一机多用途,投资相对节省,适合我国国情,这类设备在我国废钢回收加工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对于自动上料,并能除尘去杂的废钢加工设备应鼓励研制开发,因为这类设备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与精料入炉、清洁生产相匹配。同时也能促进废钢配送制度的建立。

4、大型废钢打包机将适度发展 5、抓钢机将处于持续发展时期。开发超大型,超小型及定向配套型产品(与龙门剪,破碎机配套),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创新,加快实现国产化。

四、结束语:

我国大型废钢加工设备的研制生产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同样,我国大型废钢加工设备的使用也不普遍,这与我国钢铁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

进入“十二?五”后,随着循环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随着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步步深入,随着我国废钢配送中心的逐步建立,大型废钢铁加工设备(龙门剪、废钢破碎机、大型打包机)将被逐渐推广使用。如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的分拣中心,可选用大型龙门剪配以抓钢机(或电磁吸盘)形成生产流水线,年加工废钢可达10-20万吨。“

三、对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研判

2014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各个部门、各个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和权力都将进行调整,因此,改革所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低估。

2014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个人认为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衰退,即中国经济速度会进一步放缓。因此,我不太同意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中国经济目前是周期性衰退的观点。因为我认为结构性衰退和周期系衰退有着根本的区别,周期性衰退就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一样,熬几个月就过去了。而结构性衰退和周期性衰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如果不能够纠正结构性的扭曲,衰退将持续很长时间。

中国经济的结构衰退的主要表征是投资和消费的失衡。投资每年增长20%,而消费每年增长不到10%。这样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就会严重的过剩。那么,全面的产能过剩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危害呢?恶性竞争、价格不断下跌。因为产能过剩大家都是发愁自己的产品怎么卖出去,于是就在市场上互相比赛降价,结果是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薄,最后导致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现在中国经济哪个行业都产能过剩,包括银行都流动性过剩,钢铁、水泥、玻璃、建筑材料、电解铝、煤化工、发电量、发电设备、多晶硅、风电设备、造纸、印刷、造船、航运、化肥、电视、冰箱、手机等,没有一个不是产能过剩的行业。 这些过剩产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那么,投资于这些行业所用的银行贷款就无法偿还,所以2014年银行坏账一定会大幅增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带给中国废钢产业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矛盾发展的情况表明,我们亟需通过全面改革克服现有体制的弊病,构建我国真正市场经济的升级版。

三中全会指出,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因此,中国未来将会

是一个消除了条块分割、向所有市场主体开放的市场,一个消除了垄断和行政干预、在法治基础上实现有序竞争的市场。

今天的改革开放和30年前比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改革的阻力大大超过小平时代。但如果我们改革不能推进,中国经济的前景将十分不确定。中国钢铁行业的冬天有多长,这个冬天有多冷,我也不知道。

所以我认为,废钢产业通过在上海自贸区合法利用国际市场廉价的资金,解决因国有钢铁企业拖欠贷款、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参股国有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将自己由供应商变成股东。 废钢企业应更多关注利率、汇率、资本跨境移动等。近两年来,中国与24个国家鉴定了货币互换协议,这些国家央行相继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废钢产业通过集合投资形式合力走出去。 另外,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将会在本质上影响内需市场。因为目前城镇化所面临的阻碍在于土地与户籍制度的弹性不足。这也导致目前城镇实居人口虽飙涨,但消费力却并未等比增加的原因。而当下的土地改革,将能在日后令目前工作及居住于城市的农民工合法落户,这将进一步带动整个大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传统意义上的造城运动已经被否决,但必须要承认一点,中国仍然处于城市化过程之中。未来,中国会重点打造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会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的城市群,这里将会集中中国大部分的中高端制造。由于人口的大量聚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建设不仅不会减速反而有可能加速。但同时,三大城市群之外的地区,由于人口净流出,再加上年轻人不断减少,或许也将面临一个漫长的冬天。

中国必须迈向工业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国梦,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经济的增长结构的调整将会更加受到重视,尤其是为保护生态环境,未来中国的钢铁行业将会越来越多使用废钢铁这些载能资源。中国改革存在失败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是说未来中国不会更加繁荣。将来不管是拉美化还是其它什么结局,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大城市群的地位不会变,中国废钢产业在建设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事业中的地位不会改变。

美国钢铁工业历程

美国钢铁上业自1868年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1868—1880年产业革命时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而使美国钢铁工业具有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并日产品品种齐全,产品质量好,生产技术比较先进。

1881—1920年初期工业化过程中,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比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要快。1899年美国粗钢年产量达到了1081万吨。 1920—1955年上业化中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1953年,突破了年产钢亿吨大关,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1956—1975年工业化完成和以后的时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0.5%的速度微幅增长。1973年其年产钢达到13680万吨,是目前为止美国钢铁工业历史上最高的产钢纪录。

自此以后,美国粗钢产量开始滑落,再也没有恢复到这一水平。可以说,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钢铁工业一直足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以后,钢铁工业已演变为美国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一直受到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因此,钢铁工业有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之称。 二、工业化进程中美国钢铁工业所具有的发展优势 发展优势可以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所不同的仅仅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不同的生产环节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则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相同产业生产环节生产奉的比较。

1.美国钢铁工业在资源禀赋方面的具有以下几方面比较优势

①美国发展钢铁工业有着较为有利的资源条什,有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品位也非常高,矿山工业发达,原料和燃料有充足的供应。如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炼焦煤,苏比利尔湖西部有丰富的铁矿(目前富铁矿已趋枯竭,但含铁22%—35%的贫矿储量巨大,以五大湖沿岸的梅萨比铁矿最为著名)。

②发达的铁路和水运,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什。1910年美国的铁路里程即达到近40万公里,是世界上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铁路的大量修建与钢铁上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铁路建没需要消耗大量钢材,刺激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铁路交通网为钢铁工业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美国的五大湖地区的水运和海运也为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美国钢铁工业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①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钢铁工业发展。工业化过程中,各个产业都处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作为基础性行业的钢铁工业在产业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要满足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的需要,又要为装备工业、机械工业、耐用消费品制造业提供各种高质量、高档次的钢材产品,以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因此,为了促进:正业进步,各国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增加钢铁工业的经济规模,生产高质量、高技术钢铁产品,才能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这种基础原材料的需要。如果不能实现钢铁自给,那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钢铁产品,这对本已经资本稀缺的工业化进程来说,会加剧其他行业的资本紧张状况,提高钢铁产品需求行业的投入成本,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来看,这是一种不经济的选择。美国政府在“二战”前后一直把钢铁作为战略性资源来对待,对钢铁工业给予的必要的政策支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的钢铁工业,实现钢铁上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产品档次,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质量。 ②保持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在早期比较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采用,并在此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