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习作2(两课时) 课型 作文指导与讲评课 1、阅读教师批改过的一篇习作,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了的意见,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目标 2、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誉在自己的作文本。 3、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难点 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图片,同时播放拔河现场的录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3、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他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找了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教师的修改意见,比较教师批语和学生的汇报。 4、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教师的修改意见,比较教师批语和学生汇报的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要求。 5、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 三、再读课文,明确写作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本篇作文如何修改诃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批注。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3、教师点拔:定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个性化备课 4、师生共同结:在这篇习作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学生作文,力求做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评议习作。 1、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和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分析,修改。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2、组织交流。 3、提问: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4、各自进行修改。 5、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二、誊写习作。 习作2 板书设计 眉批 总批 誊写习作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练习2(第一课时) 课型 练习课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教学重点 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教学难点 学生积累词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2)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5)教师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 3、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3)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教学第四部分。 (1)学生读八个成语。 (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 (3)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 个性化备课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1) 出示词语,同学自由认读。 (2)教师,指导谁准字音。 (3) 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 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 2、反复诵读。 练习2 板书设计 语文与生活 看 一、用下列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的字,再组词。 夹____( ) ____( ) ____( ) 乔____( ) ____( ) ____( ) 尧____( ) ____( ) ____( ) 二、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作业设计 倔强(jiànɡ qiánɡ) 薄膜(bó báo) 咽喉(yàn yān) ...挑衅 (tiāo tiǎo) 鲜血(xuè xiě) 明晃晃(huǎnɡ huànɡ) .三、词语练习。 1、补充词语 气宇( ) 温文( ) 处之( ) 习以( ) 2、例:劈波斩浪(波与浪是近义词) 3、例:不进则退(进与退是反义词) 教学反思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