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8套试卷〗湖北省随州市2020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精选8套试卷〗湖北省随州市2020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铝片浸入氯化镁溶液中 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 C.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D.碳酸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位于镁之后,铝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总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Ca(OH)2+CO2=CaCO3?+H2O,每44份二氧化碳生成100份碳酸钙沉淀,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

D、碳酸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Na2CO3+2HCl=2NaCl+CO2?+H2O,每106份碳酸钠生成44份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2.能在pH为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A.K2SO4、NaNO3、NH4Cl B.KCl、Na2SO4、Na2CO3 C.CaCl2、Na2CO3、AgNO3 D.FeCl3、Na2SO4、NaCl 【答案】B 【解析】 【详解】

A、pH为11的溶液中含有大量氢氧根,氢氧根会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K2SO4、NaNO3、NH4Cl不能在pH为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B、KCl、Na2SO4、Na2CO3在pH为11的溶液中无沉淀、水、气体生成,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C、氯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钙溶液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铁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FeCl3、Na2SO4、NaCl不能在pH为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离子共存无沉淀、气体、水生成。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4A1+3O2 点燃 2Al2O3

B.2HgO Δ 2Hg?O2?

C.CuO?H2 Δ Cu?H2O

D.SO2?2NaOH=Na2SO2?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详解】 A.4A1+3O2 点燃 2Al2O3属于化合反应;

B.2HgO Δ 2Hg?O2?属于分解反应;

C.CuO?H2 Δ Cu?H2O属于置换反应;

D.SO2?2NaOH=Na2SO2?H2O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故选B。

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B 【解析】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解释错误;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去了,解释正确;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释正确; 故选B

5.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错误; B、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

B.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先用酒精灯内焰预热再进行加热

D.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只需盖灭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1~2mL,此选项错误;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已经超过12g,要减少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此选项错误;

C. 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先用酒精灯外焰预热再进行加热,此选项错误;

D. 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此选项正确。 故选D。

7.下列说法或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检验是否是铵态氮肥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气管道是否泄漏

C.玩跷跷板时,重的人要坐得靠后些,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D.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是利用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来检验铵态氮肥,做法正确;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气管道是否泄漏,易发生爆炸,做法不正确;

C、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玩跷跷板时,重的人要坐得靠前些,这样才能保持平衡,做法不正确; D、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利用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增加了对空气的污染 B.该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答案】B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