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素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全民阅读素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清幽书香润潜江

时间:2015年6月19日 5月27日下午,“中国知名作家写潜江”文学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潜江举行。10名国内知名作家深入曹禺纪念馆、花鼓剧团等地参观采访。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感叹道:“潜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人爱看书、爱读书。我们将用手中的笔,宣传潜江,推介潜江,让书香浸润这座城市。“

近年来,潜江市积极推进全民阅读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城乡联动、上下互动、全民读书,读书组织如雨后春笋般遍布该市,各色书屋促进了全民阅读活动推广,特色品牌充实了阅读内容,清幽书香溢满潜江。去年,潜江市居民阅读指数63.84%,在全省17 个地市、州、直管市中排名第四。

“曹禺文化”打造阅读基础

5 月28 日,记者一踏进潜江曹禺文化主题邮局,有关戏剧大师的各种元素扑面而来。墙上挂着曹禺的著作手迹,橱柜摆着曹禺所有著作书籍、相关邮票等物品。邮局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打造曹禺文化主题邮局,目的是利用邮政平台宣传曹禺文化,让广大市民爱上读书,享受阅读的乐趣。”

2014 年9 月24 日,第三届曹禺文化周活动在潜江举行,第二十一届曹禺剧本奖颁奖典礼、京剧《雷雨》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开展,将曹禺文化深植潜江市民心中。

潜江市曹禺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4年,会员100 多人,目前建立了曹禺网站,创办了《曹禺研究》年刊,坚持每年举办一次纪念曹禺的活动。83 岁的会长陈焕新说:“我们在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了曹禺研究分会,鼓励老师、学生参与相关活动,逐渐把曹禺文化融入潜江人民生活之中。”

近年来,潜江市以“曹禺文化产业园”为依托,深入挖掘曹禺文化内涵,将城市建设与曹禺文化场馆及设施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建设文化名市,打造“中国戏剧之都”。

品牌活动充实阅读内容

潜江实验高中举办“校园文化周”,开展学生书画展、歌咏比赛等活动;园林三小以展板、宣传栏等形式展示了师生的书法、绘画、诗词创作作品;高石碑青阳小学与江汉油田外国语学校联合开展节目汇演;熊口小学成立诗社,开展诗歌朗读擂台赛??今年4 月,潜江市第七届“清明诗会”如期开展,各类活动精彩纷呈。

“通过参加‘清明诗会’活动,我喜欢上了读诗和写诗,我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园林三小六(1)班的学生许睿茜如是说。

“我们学校里的读书活动很多,有自己的香樟树诗社和诗报,平时还要写读书卡呢。”参加

诗会的学生杨松玮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诗教活动是我们园林三小的特色活动,从2009 年起坚持举办‘清明诗会’,而且一年比一年办得精彩,如今已经成为展示学校特色的一块亮丽品牌。我们要通过诗教让同学们传承中华文明,为同学们打下亮丽的人生底色。”园林三小校长彭烈宏说,师生们通过唱诗舞诗画诗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学校开展经典诵读的成果。

从2009 年开始,潜江市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举办“清明诗会”,此后每年举办一次,每次约10 万师生参与。“清明诗会”以“学习诗词经典、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采用吟诗、诵诗、唱诗、舞诗、画诗等形式,表达缅怀先烈、亲近自然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潜江论坛”,则是潜江市针对广大党员干部打造的学习品牌。2014 年在全市领导干部开办“潜江论坛”讲座10 期,主要包括深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四化”协调发展、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等方面内容。“潜江论坛”累计开办70 多期,直接受益党员干部达10 多万人次。

市残联针对残疾人的需求,通过残联网站、印发资料、培训等多种形式向残疾人推荐书目30 余种,并为残疾人协会征订全年的《中国残疾人》、《三月风》等杂志,通过广泛开展读书心得展、读书报告会、演讲会等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残疾人开展丰富多彩读书活动。

潜江市每年还集中组织一次大型阅读活动。去年,该市开展了以“沐浴书香。放飞梦想”为主题的阅读演讲比赛。各地、各部门举办大型演讲比赛32 场次,参赛选手200多人次,直接受众近万人次。

全民参与引领阅读风尚

刘时钊是潜江市后湖农场农民,由于爱好诗词,被潜江市诗词楹联学会后湖分会吸纳为会员。在不断交流学习中,刘时钊创作的多首诗词作品荣获省、市级奖项。

潜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黄辅忠告诉记者:“后湖分会基本以农民为主,农忙劳作,农闲作诗,目前正在申请‘中国楹联之场’称号”。潜江市诗词楹联学会成立于2003年,目前拥有会员637人,分会、诗社达30多个,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今年,潜江将继续开展“风雅颂潜江。幸福满城乡”全民阅读活动,结合“中国梦。我的梦”和“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读书讲座、阅读征文、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激发群众阅读热情。

记者从潜江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该市将自下而上、层层开展以《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阅读知识竞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十进一创”活动。组织开展免费送书下乡活动,全年完成免费送书下乡6.2 万册(次);规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全年免费为读者提供电子文献资源50G 以上。继续抓好手机阅读活动,为全市领导干部每周编发2 条理论短信,每天发送一份共产党员手机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阅读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江这片文化沃土上形成

一种新的风尚。

水土不失的“文化金矿”

2015-06-19

一曲传唱世界的《龙船调》让人记住了恩施。摆手舞、灯歌、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等一批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恩施人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近年来,恩施州借助全民阅读活动,推进书香恩施建设,延续文化之脉,倡导好学之风,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城市品格。

全民阅读:城市的高贵坚持,市民的幸福享受

恩施女作家安丽芳36岁开始写作,她爱读中外名著,从看书到写作,作品如今见于《十月》、《长江文艺》、《芳草》等刊物,受到莫言等大家的好评。

利川市粮食局83岁的退休干部刘子亮每天必到图书馆阅读,风雨无阻。老人说,以书为伴,让他的退休生活充实、有意义。

围绕“十进一创”及重大节日、世界读书日开展活动,恩施州大力倡导好学尚能之风。摩挲书页、捧卷而读,正成为恩施百姓的一种生活自觉。“书香恩施·清江大讲堂”是具有恩施独特文化内涵的阅读品牌。州委州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向莉萍介绍,讲堂以人物说历史,以故事说文化,以地理说风情,帮助干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振了发展的精气神。

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官坡社区是全民阅读创先争优先进单位。社区连续多年开展“读好书、做好人、办好事”活动,倡导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单位职工、无职党员,做公益、做义工、扶贫帮困。这项活动,如一缕春风慰藉着社区居民的心灵。

文化生态:骨子里沁出的文化自信,血液里弥漫的浓郁风情

一块风情之地,一个歌舞之乡,这是网络点击恩施的热词。

有人说,在恩施,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

4月23日晚,全面展示土苗文化的旅游剧目《武陵绝响·比兹卡音画》,正式亮相2015中国(湖北恩施)国际演出交易会闭幕式。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剧目,集中展现了恩施民族文化资源,让国内外的演艺界人士领略了恩施州独具魅力的传统特色文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近年来,恩施依靠挖掘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和凸显浓郁的民族特色,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

“土苗兄妹组合”“撒叶儿嗬组合”相继在央视舞台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原生

态唱法金奖;反映恩施好干部的电影《沉默的远山》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土家风情歌舞《比兹卡》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音舞类大奖,风情歌舞诗剧《嗯嘎·女儿会》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金奖;《远去的诗魂》、《巴国俪歌》相继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黑烟》获湖北文学奖??

当维也纳金色大厅飘出《龙船调》,当卢浮宫请进西兰卡普,当大洋彼岸的悉尼响起摆手舞大气磅礴的鼓点??在政府主导和市场无形之手推动下,文化,已然成为恩施的金名片和新卖点。

诗词楹联:清江源头好吟咏,浪花飞出欢乐的歌

“诗海联川利玉波,源头河水润心窝。情牵天地龙船调,摇橹清江好放歌。”5月底,在利川城区清江河畔的滨江北路东段,游客张睿在清源诗廊品读诗词。

两千多米长的清源诗廊上,古人遗韵、各级巨擘佳作及本土草根诗人作品百余首镌刻在石碑上,成为利川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文化风景线。

2011年,恩施州提出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州委、州政府对楹联文化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对楹联文化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深入实际创经验、树典型。

州、县市注重通过培训讲座、诗企联谊、采风创作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诗词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引导广大诗词学会会员和爱好者“走出小圈子,融入大社会”,多形式开展诗词活动,多角度创作诗词佳作。

在城镇建设、景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社区建设中,注重用诗词文化亮化景观、装点景区、美化民居生活。

2013年,中国楹联学会命名恩施州为“中国楹联文化第一州”。

书香溢满黄州城

2015-06-20

“公元前249年,鲁灭于楚。黄冈地区当时正是楚国的范围,鲁国的礼乐经孔门师徒的传承在黄冈地区发扬光大,崇文重教的传统流传至今。”5月25日,黄冈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吴怀明的一席话,打开了“荆楚行”采访组在黄冈的采访序幕。

百万少年重走大别山

黄冈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如何将红色文化与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联系在一起,是黄冈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黄冈团市委率先找到切入点。在团省委的支持下,黄冈团市委组织全省青少年开展“重走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