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标准格式(理工科专业学生用)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3)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标准格式(理工科专业学生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1 页 共 38 页

一个子程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子程序入口。主程序或者上层子程序通过这些入口将控制转入子程序。在插入上一级程序的子程序绿色符号中,每个子程序入口的一个连接端子都插在上边。这个符号上的连接线有一个相同的顺序(由左至右),正如子程序的功能设计中的子程序入口。如果鼠标右键点击模块,会有属性窗口打开。在窗口中可以给入口取个名字,然后此名字会在符号中显示。图形符号如图18所示。

图18 子程序入口模块

(8)子程序出口模块(第二级)

一个子程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子程序出口。子程序通过这些出口将控制转回主程序或者上层子程序。在插入上一级程序的子程序绿色符号中,每个子程序入口的一个连接端子都插在下边。这个符号上的连接线有一个相同的顺序(由左至右),正如子程序的功能设计中的子程序入口。如果鼠标右键点击模块,会有属性窗口打开。在窗口中可以给入口取个名字,然后此名字会在符号中显示。图形符号如图19所示。

图19 子程序出口模块

(9)全局变量模块

每个变量可以存储一个-32767~32767之间的数值。变量的值可由连接一个“=”模块到指令模块的左边来设定。 在属性窗口中,也可以赋予变量一个初始值,并保持到其收到第一个指令改变的值。

ROBO Pro只能为所有的变量模块建立一个同名而且变量类型为全局的变量。所有的同名全局变量都是一样的,而且有相同的值,即使它们出现在不同的子程序中。当其中一个变量模块通过指令改变了,所有其它的同名变量也被改变了。这一条对于局部变量并不适用。

除了“ =” 指令,变量也可以接受 “+” 和“–”指令。所以, 比如说变量接到了一个指令“+ 5”,就将5加到了当前值上。对与“-”指令,指令传送的值就由当前值减去。

警告:

如果执行“+”或者“–”指令后,变量的值超出了所允许的范围,变量值就会加上或者减去65536,以使得变量值回到有效范围中。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2 页 共 38 页

每次变量值改变,它会传送一个带新值的“=”指令到所有与变量的指令输出相连的模块。如果要监控变量的值,可以连接一个面板显示到变量的输出。表3是有关变量模块可以处理的所有指令的概要。

表3 可以处理的所有指令的概要

指令 = + -

值 -32767~32767 -32767~32767 -32767~32767

作用

将变量值设置为通过指令传递的值 通过指令传递的值加到变量的当前值 从变量的当前值减去通过指令传递的值

顺便提及,范围-32767~32767是由计算机的二进制系统计算得来的,而不是通常的十进制系统。在二进制系统中,32767是一个完全值,有点象十进制系统中的 9999。但是我们不必为此担忧,因为计算机会将所有的数都从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我们只需要注意最大的数和在计算中的可能发生的溢出。

变量的属性窗口:

在“名称( Name)”一栏,可以输入变量名。

在“初始值( Initial value )”一栏,可以输入变量的初始值。变量保持这个值,直到通过=, +, 或者 “–”指令得到一个新的值。

这个“变量类型( Variable type )”项只有在子程序中对变量才有意义,对于主程序中的变量,两个设置的效果是一样的。图形符号如图20所示。

图20 全局变量模块

4.2 方案选择

4.2.1 机器人元器件对照表

机器人各元器件符号、名称如表4所示。

表4 各元器件符号对照表

元器件名称 右轮电机 左轮电机 斗臂电机 动臂左电机

符号 M1 M2 M3 M4

元器件名称 斗臂限位 次斗臂脉冲 斗臂脉冲 动臂脉冲

符号 I1 I2 I3 I4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元器件名称 动臂右电机 旋转台电机 次斗臂电机 手爪电机 左轮脉冲 左极限 高限位 中右限位

符号 EM1 EM2 EM3 EM4 EI1 EI3 EI4 EI6

元器件名称 动臂限位 次斗臂限位 手爪脉冲 旋转台脉冲 右轮脉冲 右极限 中左限位 手爪限位

第 23 页 共 38 页

续表

符号 I6 I5 I7 I8 EI2 EI5 EI7 EI8

4.2.2 方案设计

(1)机器人前置限位开关示意图

机器人前置限位开关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限位开关示意图

(2)方案一:在机器人的左、右两极限位置设置两个限位开关EI3、EI5,用于机器人自主判断是否遇到障碍物,及如何闪避。通过设置一个上限位开关EI4,用于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自主判断是选择避障还是越障。当机器人碰到上限位开关EI4时,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就放弃越障,选择避障。若没有碰到EI4,则选择越障[15]。

第 24 页 共 38 页

动作流程:按下开关时,机器人由左右轮的电机M2、M1驱动向前行进。当遇到障碍物时,首先判断高限位开关EI4是否闭合。如果闭合再判断左右两个极限开关EI3、EI5是否有一个闭合,如果有一个闭合,则选择左避障或右避障。反之,左避障。若高限位开关EI4没有闭合,则判断左右两极限开关EI3、EI5哪个闭合,机器人选择左避障或右避障,如此循环往复。

该方案的优点: (a)机器人的结构简单;

(b)易于编程; (c)造价低廉。

该方案的缺点:方案的缺点是程序死板,使得机器人的应用场合有限,只能局限于特定的场合(即机器人必须正对障碍物,否则就无法判断是选择越障还是避障)。

(3)方案二:机器人的结构不变,改变机器人的动作流程。

动作流程:按下开关时,机器人由左右轮的电机M2、M1驱动向前行进。机器人通过识别左右极限开关EI3、EI5和高限位开关EI4是否闭合来自主判断是否遇到障碍物。当遇到障碍物时EI3首先闭合,则机器人停止1s后向后退n个脉冲(固定脉冲,2个~5个),接着机器人向右拐固定脉冲(脉冲数尽可能小)后向前从而撞击障碍物。通过反复的后退、向右、撞击校正机器人的位置,使其正对着障碍物。如果撞击过程中高限位开关EI4闭合,则停止撞击校正,机器人直接选择左避障。反之,校正位置后机器人选择越障。当遇到障碍物物时EI5首先闭合,原理同上。即通过反复的后退、向左、撞击来校正位置。若高限位EI4在校正过程中闭合,机器人直接选择右避障,反之,校正后越障。若遇到障碍物时EI4首先闭合,机器人直接选择左避障。

该方案的优点: (a)机器人的结构简单;

(b)机器人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动作更灵活; (c)造价低廉。 该方案的缺点: (a)程序相对复杂; (b)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c)难以精确校正,调试困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