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 课后习题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 课后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功能。意见气候概念是说人有趋同心理,害怕被孤立,在表达个人意见前总是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说明大众传播能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二者都强调了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功能,前者强调影响客观环境,后者强调影响舆论,舆论是环境的一部分。

十一、试举几种关于舆论概念的基本观点。 1. 政治哲学观点:把舆论看作“公民的意见”,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族政治的基础 2. 社会学观点: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 3. 行为科学观点: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 4. 社会心理学观点:社会控制机制

△“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及评价

诺依曼,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1.要点:a.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b.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c.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2.理论特点:舆论观:社会心理学观点(舆论未必。。。“多数”意见,是表面上感觉中的“多数”,通过从众心理制约。。。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

3.意义:1.引入社会心理分析,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忽视的;

2.强调大众传播的有力性,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3.对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4.争议:焦点集中在其理论前提

1)趋同行为受条件制约:有无同群体人支持;确信度、新年强弱

2)“多数意见”的压力及抵抗力按问题的类型和性质而不同(伦理道德问题有效,技术性问题无效,与自己有无利害关系也有影响)

3)“多数意见”压力受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单一民族、保守、安定社会有效;多民族、开放、混乱社会无效)

4)忽略了意见“中坚分子”的作用(合意形成机制)

●培养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 十二、“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G.格伯纳,60年代后期 基本内容:“共识”是社会作为统一体存在的前提,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中起巨大作用

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不同于客观现实,受传媒的巨大影响。

旨在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评学派”。

十三、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方面有什么样的独特优势?

在现代社会,提供“共识”是大众传播的一项主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它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和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其作用超过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电视的优势:1.受众最多;2.不需识字能力;3.视听结合,现场感强;4.伴随一代人成长,与现实世界界限模糊;5.广泛深入社会各阶层。

十四、什么是象征性现实?

21

即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所提示的现实。这种活动不是有闻必录,也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和提示来进行的。因而,大众传播所描绘的“现实”景象,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建构现实。这说明大众传媒有强大的影响力,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现实”的双重性。与信息环境、拟态现实概念类似。

十五、“主流化效果”指什么?

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文化指标研究(cultural index studies)

制度分析:考察制度性压力对传媒内容倾向性的影响

讯息系统分析:揭示传媒的整体倾向性。如美国的传媒总体上反映了占统治阶级地位的利益和价值观念。

培养分析: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造成的社会结果。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

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递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培养”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

●新闻框架理论(news frame) 十六、什么是“元传播”、框架?

元传播: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递符号的定义及其解释规则的约定。

框架: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1.框架作为一定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于我的大脑中,他来自我们过去的生活经验;2.我们根据既有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与“基模”理论相似。

十七、如何理解新闻框架?

1.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处理的特定原则

2.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如“正义”、“非正义”的立场等。

3.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因为不可能把所有属性都报道出来。 4.对受众的认知、态度、行为有重要影响(框架效应)。但受众具有能动性,会根据个人框架解读新闻。其反应是媒体框架和个人框架互动的结果。

十八、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是什么? 1. 报道规模控制:报道量、顺序 2. 具体信息呈现:怎么报

十九、什么是“受众框架”?

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过去生活经验的积累,并引导受众处理新信息。

二十、新闻框架的四种功能:

提供问题定义(problem definition)、阐释事件原因(causal interpretation)、提供道德评价(moral evaluation)、示意解决方案(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二十一、简述“知沟”假说的主要观点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原因:1.经济条件;2.传播技能差异(阅读理解能力);3.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4.社交范围差异;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6.大众传媒的性质。

22

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地位高

二十二、“上限效果”指什么?如何评价?

J.S.艾迪玛等,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地位低者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随时间的推移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的不会使社会“知沟”扩大而是缩小。原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非高精尖而是一般知识),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现有知识已达上限。

评价:这个“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未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大众传媒的“知识平均化”效果不可能消除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

二十三、简析卡兹曼“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理论要点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使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增大;

2.新技术的采用不是均等惠及每个社会成员,现有信息水准较高的人获得信息多(理由:新技术首先在传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群体间普及;需要相关知识;经济条件;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3.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4.老沟未平,新沟又现 认为与经济条件相联系的新媒介技术采用和使用能力是造成“知沟”和“信息沟”扩大的重要原因。

二十四、“数字鸿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概念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报告。包括ABCD四点: 1. Access:基础设施差异,经济地位优者有优势 2. Basic skills:使用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差异

3. Content:互联网内容特点、信息服务对象等更适合于哪些特定人群 4. Desire:上网意愿、动机的差异

二十五、简析媒介素养研究

媒介素养: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包括:1.使用媒介设备的能力;2.媒介信息的识度能力;3.媒介信息的查询收集能力;4.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5.质疑批判能力;6.信息的加工制作发布能力(传播者的基本能力) 研究可分三阶段:

1.保护主义阶段(20c初至60s):对大众传媒的负面内容持批判态度,出于保护青少年成长的目的开展 2.注重辨识能力阶段(20c60s~80s):承认大众文化的部分合理性,培养人们区分建构现实与真实世界的能力 3.能动赋予阶段(20c80s至今):成熟阶段,旨在培养信息社会合格公民

●第三人效果理论(the third-person effect)

二十六、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其心理学依据是什么?有哪些制约因素?可能引发的后续社会行为?

W.P.戴维森,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时存在一种普遍的思维定式(perceptual bias),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特别是宣传或负面信息)对“我”和“你”未必有多大影响,但却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大众传播的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ostensible audience)中直接发生,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心理学依据为“自我强化”理论。包括盲目乐观、虚幻的优越感、自我服务式归因。 制约因素:1.信息的性质(负面—第三人效果,正面—第一人效果) 2.信源的性质:低可信度信源、宣传色彩强烈的信息易引发第三人效果

3.社会距离:认为媒介信息对与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影响大

4.个人因素:年龄大者、学历高者、内行者、预存立场相反、问题与自己关联度高,易引发第三人效果。 可能引发:1.支持对媒体管制;2.集合行为(如抢购、挤兑等)

二十七、谈谈“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3

该理论与多元无知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一定渊源。

1. 与集合行为有一定联系,要求大众传媒既要及时传达危机信息,又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危机信息,防止不实报道、炒作报道引发社会混乱。

2. 网络立法应以民意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被表层舆论左右,而应该科学调研合理制定。 3. 作为强效果力量,不仅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传播效果产生的复杂性。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 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其首要特征是政治性。主体包括:

国家、国际机构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联合国)、超国家机构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欧盟、世贸组织)、同盟或地区集团alliances and regional blocs(北约、华约、东盟)、跨国组织或运动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movements(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国内集团或组织sub-national groups(政党、公会)、个人。 2. 什么是全球传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全球传播?

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1)与科技发展和全球信息化密切相关;2)传播主体多元化;3)互联网作用变大;4)全

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5)政治性; 3. 谈谈全球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政治全球化的加速: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限模糊;地理政治向全球政治变化。(Gaia politics地球政治学) (3)文化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4)改变着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

4.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态反映了什么性质的问题?

1)全球信息化过程在不断加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现象。

2)少数西方国家控制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造成了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

信息和传播上的劣势,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意味着受控制和受支配的地位。应当建立“公平、合理的新世界传播秩序”。

5. 简述“世界新秩序”论争的过程及其实质?

分为三阶段:一、1973年《阿尔及尔宣言》到1978年《大众传媒宣言》。发展中国家集结力量时期,不结盟运

动发挥重要作用。二、1978《大众传媒宣言》到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争论的激化时期。三、美英退出联合国至今。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做出让步;发展中国家坚定支持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建立。

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实质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发达国家主张绝对自由,发展中国家并不完全反对,但应尊重保障各国各民族的传播权利。 6. 名词解释:1)《阿尔及尔宣言》: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认为现存的传播渠道阻碍各国自由而

迅速的传播与沟通,发展中国家应采取行动改变这一体系。是“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建立”之争的开端。

2)《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1976年不结盟国家在印度举行首脑会议通过。要点:1世界信息流通不平衡,发达国家占优,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2这种不平衡加深了殖民时期统治与依附的关系;3世界信息发布权掌握在少数几个西方通讯社手中;4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的骗局,事实上否定了其他国家客观传播信息的权利。

3)《大众传媒宣言》: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发布。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但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

4)《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成立于1977年附属于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占多数)提出。该报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观点、要求,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5)《塔罗瓦尔宣言》:1981年西方国家在法国塔罗瓦尔召集了“自由之声”集会,认为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 7. 试析国际新闻选择中的价值标准

构成新闻价值的因素是复杂的,既包括客观要素(如5W),也包括记者编辑的社会背景、个人心理因素,还包

2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