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部分 实验探究(练习)【共2套12页】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部分 实验探究(练习)【共2套12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套资源目录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十二部分实验探究课时训练39实验与探究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十二部分实验探究课时训练40题型指导

课时训练39 实验与探究

一、选择题

1.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对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蛋白质鉴定 B.花生种子——油脂鉴定 C.甘蔗——还原糖鉴定 D.白面馒头——淀粉鉴定 答案C 解析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且色浅,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A项正确。花生种子含油脂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油脂鉴定的理想材料,B项正确。甘蔗茎中含有较多的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因此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C项错误。白面馒头含有大量的淀粉,可用于淀粉的鉴定,D项正确。

2.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培养 B.应选取新鲜枝上的幼嫩小叶作为观察材料 C.制片时应将小叶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 D.观察到的叶绿体呈椭球状或球状 答案C 解析制片时应将小叶放在干净的水滴中。

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用红色橡皮泥和蓝色橡皮泥制作的两种染色体分别表示来自不同亲本 B.两条颜色、长短一样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扎起来,铁丝代表着丝粒 C.演示减数分裂过程最少需要红色橡皮泥和蓝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各一条 D.在纸上画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纺锤体要相互垂直 答案C 解析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于父本和母本,用红色橡皮泥和蓝色橡皮泥制作的两种染色体分别表示来自不同亲本,A项正确。两条颜色、长短一样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扎起来,可表示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铁丝代表着丝粒,B项正确。演示减数分裂过程最少需要红色橡皮泥和蓝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各两条,用于模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项错误。在纸上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纺锤体时应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D项正确。 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溶液若加入双缩脲溶液,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可能含蛋白质

B.某溶液若加入本尼迪特试剂,煮沸后出现红黄色,则该溶液含葡萄糖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使用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 D.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可以用酒精进行解离 答案A 解析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某溶液若加入双缩脲溶液,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可能含蛋白质,A项正确。某溶液若加入本尼迪特试剂,煮沸后出现红黄色,则该溶液含还原糖,但该还原糖不一定是葡萄糖,B项错误。过氧化氢本身的分解易受温度影响,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以使用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C项错误。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可以用酒精和盐酸组成的解离液进行解离,D项错误。

5.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开始前,向混合液表面滴加石蜡的目的是防止O2进入混合液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为CO2 C.若向广口瓶中通入空气,瓶内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将加快

D.实验时选用的水浴温度为30 ℃左右,是因为该温度处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范围 答案B 解析实验开始前,向混合液表面滴加石蜡的目的是防止O2进入混合液,以创造无氧环境探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A项正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装置内含有二氧化碳,但不能证明CO2是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B项错误;若向广口瓶中通入空气,则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导致瓶内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将加快,C项正确;实验时选用的水浴温度为30 ℃左右,是因为该温度处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范围,D项正确。

6.(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联盟第一次联考)下图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中观察到的某个细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示状态的细胞水分进出保持动态平衡

B.如果B/A值越大,说明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大 C.图中B/A值越大,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高

D.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B/A值越小,则紫色越深 答案D 解析图示状态只能表示细胞已经出现了质壁分离,不能确定细胞水分进出是否保持动态平衡,A项错误;如果B/A值越大,细胞失水越少,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低,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小,选项B、C项错误;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B/A值越小,说明细胞失水越多,液泡中的紫色越深,D项正确。

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光合色素和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均需酒精,但使用目的和浓度都不同

B.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能引起装片下所有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就是细胞液浓度

C.在进行玉米杂交实验时,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处理 D.可以利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答案A 解析提取光合色素时使用的是无水乙醇目的是提取色素;检测油脂时所用的酒精体积分数为50%,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A项正确。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存在差异,因此引起大部分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近似于细胞液的浓度,B项错误。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杂交时不需要去雄,C项错误。洋葱根尖只能进行有丝分裂,D项错误。

8.(2018浙江11月选考,10)下列关于糖类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 B.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液中都含有蔗糖

C.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果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 D.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结合而成 答案B 解析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等有机物,A项正确;蔗糖在叶绿体外(即细胞溶胶)中合成,细胞液中含有蔗糖,B项错误;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C项正确;淀粉、糖元和纤维素具有葡萄糖单体构成,D项正确。

9.下表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生长素的浓度0 0.1 0.2 0.3 0.4 0.5 -1(mg·L)幼苗平均株高16 20 38 51 42 20 cm

A.生长素是由亮氨酸合成的吲哚乙酸 B.实验前幼苗原始平均株高可能为16 cm

C.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3~0.4 mg/L之间 D.表中数据不能显示生长素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D 解析生长素由细胞内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成,A项错误。分析对照组幼苗平均高度可知,实验前幼苗的株高应低于16 cm,B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2~0.4 mg/L之间,C项错误。表中数据未体现抑制作用,因此不能显示生长素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正确。

10.肌肉与神经都是兴奋性组织,能引起反应(如肌肉收缩)的最低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用如图所示的材料及电刺激器(可任意设定单个脉冲的大小及持续时间,在一定电压范围内不损伤组织)检测蛙腓肠肌在某特定刺激时间下的阈强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低于腓肠肌阈强度的电压刺激标本的坐骨神经,腓肠肌却能收缩,说明坐骨神经的兴奋性高于腓肠肌

B.与阈强度刺激相比,增大刺激强度,检测到腓肠肌肌膜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

C.能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要有一定强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阈强度与刺激的作用时间成反比

D.在坐骨神经与腓肠肌之间进行兴奋的传递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B 解析用低于腓肠肌阈强度的电压刺激标本的坐骨神经,腓肠肌却能收缩,说明坐骨神经的阈强度比腓肠肌低,坐骨神经的兴奋性高于腓肠肌,A项正确;与阈强度刺激相比,增大刺激强度,能引起兴奋,产生动作电位,但腓肠肌肌膜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变,B项错误;肌肉不收缩,说明肌膜的动作电位没有传到肌纤维内部,肌膜的动作电位必须传播到肌纤维内部时,才能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