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常德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常德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深度相同而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 三点处液体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 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 , P甲

C.ρ甲>ρ乙>ρ丙 , 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 , P甲

3.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4.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A.

B.

C.

D.

5.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A. B. C. D.

6.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 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7.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③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⑤南城县城区2019年元月起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2019年6月17日晚,我国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造成部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地震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产生次声波 B.强烈地震引发珠峰雪崩,冰雪石块飞速涌下,人们能听到地震时产生的声音 C.由于惯性,救援人员必须提前在飞机还未到达目标区域上方时投放物质

D.直升飞机升空时,因螺旋桨高速转动在桨上下表面形成压强差使飞机所受升力大于重力 1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

11.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那么气球内氢气的质量_____、密度______(选

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D.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_____像(选填“虚”或“实” )。

13.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则入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度。

14.音叉被敲击时会发声,说明了声音由物体_________产生,如图所示,是几种音叉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

15.(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2)图中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示数是_____℃

16.下表列出来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的性质制成的。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做测温物质。 物质 熔点 沸点 三、计算题 17.酒店的泳池面积约700m2,装满水时平均水深约12m。(已知:ρ水=1.0×103kg/m3) (1)装满一池水,水的质量约是多少?

(2)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可看作相等,老王的质量75kg,当他跳入装满水的泳池中潜游时,泳池排出水的体积(可粗略看作是老王的体积)约是多少?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甲苯/℃ ﹣95 111 荼/℃ ﹣80.5 218 1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四、实验题

19.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处。若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端移动。

(2)用调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将适量的盐水倒人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 (3)小航的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该盐水的实际密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3

(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____。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_____。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

(1)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景,猜一猜,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这说明在提出猜想时,不是随意乱猜,而是要_____。

(2)要验证像与物大小是否相等,我们必须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__。 (3)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的像是_____(虚/实)像。

22.如图所示,加图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