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从上面观察

师:现在我想问问,从上面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吗?

师:哦,“多了一个正方形”!好,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正方形,谁能把它摆在黑板上合适的地方,拼出你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师:(用摄像机拍摄这个物体的正上方,投影到大屏幕)从上面观察,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这一组有三个正方体,另一组有一个正方体,所以从上往下观察,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四个正方形。

板书:

(3)从两侧观察 ①从左侧观察

师:现在,我们再从左侧来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只是这样的一个正方形吗? 师:“不是”?那谁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形状? 师:哦,你们看到了“两个正方形”!谁能上来摆一摆吗? 板书:

师:(把摄像机摆到左侧)从左面看,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是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我们已经知道前面一组是由三个正方体组成的,为什么从左面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

②从右面观察

师:现在,请大家都到右侧观察观察,看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你们看到的画到纸上。开始吧!

师:画好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业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师:(把摄像机摆到右侧)从右侧观察,我们仍然看到有两组正方体,我们看到的每一组都是一个正方形,它们组成了这样的形状。

板书:

【课堂作业】

13

教材第13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的形状,但有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5页练习四1、2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观察物体(二)(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竖方向)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拿出4个小正方体,摆一摆,然后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下,看到哪些不同的形状? 【新课讲授】

教师摆教材第14页例2图,让学生摆出这四个小正方体竖方向立体图。

1.从上面观察

师:同学们,上面三个小正方体摆成立体图,从上面看到怎样的形状? 观察上图,从上面看都是:

14

2.从左(右面)看

师:再换一个角度,从左或右面来看,看到什么形状? 从左(右)面看:

3.从正面观察

师:好,同学们,从正面观察,你们看到怎样的形状? 从正面看: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画出看到的平面图形。 【课堂作业】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6页练习四5、6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15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第1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情景导入】 谈话导入: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称作运算。上面这几组都属于哪种运算?(加法运算)在加法算式30+20=50中,30、20和50分别叫什么?(30和20叫做加数、50叫做它们的和。)

【新课讲授】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时节,李叔叔准备骑车开始一个星期的旅行。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出示课件)根据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解答?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一下吧?(生在本子上解答)

谁起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40+56) 还有其他方法吗?(56+40)

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第一个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第二个是下午和上午的路程和是多少?得数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