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说课稿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说课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节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1、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难点:

读写结合,训练写类似的合理想像的文章。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法: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旅游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又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由旅游导入到旅游情境设置。

(二)、确定目标。

1、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仿写我们理想中的桃花源。 (三)教师引导游览 1、看到哪些画面

2、写景语句出示,思考这里景色及生活特点。得出结论桃花源景色美。 (四):自主游览

仿照前面做法,自己寻找画面和语句归纳总结桃花源人美。 (五)桃花源存在与否的讨论引入到主题探究即析梦。 (六)写梦课下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作。

生活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设想了这么一个美丽的环境,当然,他无法实现。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已经拥有了幸福和美好的今天,但是我们一定也在不断地在憧憬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陶渊明用美丽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源的环境,请你也来设想一下,你未来生活的美好的环境会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也写写,然后我们大家交流,给你们5分钟时间,可以像本文一样从景美和人美两方面入手。 请同学说,集体点评。

我们的大诗人陶渊明,他的梦想在遥远的东晋无法实现,只能作为一个梦的存在,但是我想我们同学的理想一定会在未来变为现实。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游梦 析梦 写梦

发现 进入 再寻 理想社会 憧憬我 忘路、忽逢 景美 桃林图、村落图 渔人再寻图 无法实现 们的“桃 人美 农耕图、鸡犬嬉戏图 子骥寻源图 精神寄托 花源” 黄发垂髫自乐图、热情待客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