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和小说翻译批评 - 兼评杨译 - 名利场 - 的文体连贯性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和小说翻译批评 - 兼评杨译 - 名利场 - 的文体连贯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27卷 第2期2004年3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of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Vol.27 No.2Mar.2004

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和小说翻译批评

)))兼评杨译5名利场6的文体连贯性

马 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六系,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带给小说翻译批评的启示有二:(一)评价译文可以从文本内外多维结合的连贯效果着手,从而避免孤立地对比分析原作与译作的一字一句;(二)应当考虑影响连贯重构的历史语境下的译者因素,动态地而不是静态地看待译作。通过对杨译5名利场6文体连贯性的评价可以初步证明从多维连贯的角度进行翻译批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多维连贯性;翻译批评;名利场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2004)0220068204

MultidimensionalCoherenceTheoryofLiteraryTranslation

andFictionalTranslationCriticism

)WithanAnalysisofYangBipsTranslationofVanityFair

MAJia

(DepartmentSix,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Luoyang,HenanProv.,471003,China)

Abstract:Multidimensionalcoherencetheoryofliterarytranslationhasshedsomelightonfictionaltranslationcriticism.Ontheonehand,atranslationcriticshouldassesstranslationsbyconsideringtheeffectofmultidimensionalcoherencepatternratherthanbycomparingone2to2onewordsorsentencesinisolation.Ontheotherhand,s/heshouldconsidertherolethetranslatorplaysincoherencereconstructionintheparticularhistoricalcontextandviewtranslationsinadynamicinsteadofastaticwayaccordingly.ThepresentpaperattemptstoprovethefeasibilityandeffectivenessofthemultidimensionalapproachtotranslationcriticismbyevaluatingthestylisticcoherenceinYangBipstranslationofVanityFair.

KeyWords:multidimensionalcoherence;translationcriticism;VanityFair

文学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批评可谓息息相关。要素之间相关关系或连接的总和0。(1999:19)这里每个新理论的提出不但丰富了翻译理论本身,而且往往对翻译批评也有重大的借鉴意义。1999年,王

东风先生在其博士论文5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研究6中首次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多维连贯机制在文学翻译(主要是小说翻译)中的作用,提出文学翻译应当争取实现最优化的多维连贯。受此启发,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多维连贯的重构过程来评价译作,探讨提高译文质量的途径,希望能就正于方家。

的/相关关系0指的是与文本的阐释相联系的关系。由于任何文本的意义都是由以上所说的各种文本内外关系共同作用所决定,所以王先生进一步提出,/(文学,笔者注)翻译实质上是把原作中各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再现,而不是孤立地把单个语言要素的意义进行转移0。(1999:22)因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多维连贯的重构。首先,译者在理解原作的过程中要发现原文本

王先生在其论文中,吸收了Pape、Schubert、中特有的连贯模式,只有这样他(她)才能合理地Neubert和Shreve等人的连贯理论,提出/连贯就是解释文本的意义。其次,译者在表达时要重现这种指所有文本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文本内与文本外各

连贯模式,尽量使译语读者能像源语读者理解原作

收稿日期:2003-06-23

作者简介:马 嘉(1977-),男,山东青岛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2期 马 嘉 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和小说翻译批评#69#

那样去欣赏译作。(同上)译者在翻译时采取多维连贯的翻译策略,就是要把任何文本要素放到文本的多维连贯/网0上去决定它的意义,而不是孤立地做出决定。(1999:20)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多维连贯性的提出,有助于译者充分考虑影响连贯的文本内和文本外因素,从而有利于实现译作自身在译语文化中的和谐统一。

既然译者做翻译时要从各个角度考虑译文的连贯问题,那么进行翻译批评时是否也应遵循多维连贯原则呢?从下面这例个案中或许会得到一些启们不久便和病人告别,让高洛浦医生去调理他(乔瑟夫#赛特笠,笔者注)。(杨必,2000:69)

第一句话与所引个案均出自该书第3章,它们之间意义上的连贯是毋庸置疑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乔瑟夫#赛特笠是因为患肝病才回国休息的,所以invalid一词在这里表示生病。第二三句话出自第6章,在语义上继续与第3章的相关内容保持连贯一致,从而进一步证明杨必对该词的翻译并没有错,倒是批评者未能对整个作品的连贯性有一准确的把握才造成了批评的偏颇。笔者认为,这句译文发:

原文:Beinganinvalid,JosephSedleycon2tentedhimselfwithabottleofclaret,besideshismadeiraatdinner,andhemanagedacoupleofplatesfullofstrawberriesandcream,andtwenty2fourlittleroutcakes,thatwerelyingneglectedinaplatenearhim,,,(Thackeray,1994:31)

译文:乔瑟夫#赛特笠因为病着,所以吃饭的时候除了喝西班牙白酒之外又喝了一瓶红酒,还吃了满满两碟子奶油草莓。他手边一个盘子里有二十四个小油酥饼,别人都不吃,因此也归他受用。(杨必,2000:29)

吕俊教授认为这段话中invalid一词译得不够准确,破坏了译文的连贯性。他的理由是:/TheA2mericanCollegeDictionary对这一词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意思是beingsick,第二个意思是removefromactiveservice。显然,第二个意思更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即乔瑟夫#赛特笠是东印度公司的税官,现在回英国休假,故云beinganinvalid。这句话应为-因为现在闲居在家,所以乔瑟夫#赛特笠,,.0(2001:308)初一看,这种批评不无道理。但如果把这一词的理解放到前后几章较大范围的多维连贯网上来考虑,我们或许更能令人信服地评价该词及整句的翻译。请看原作连贯网中相关的几句原文及其翻译:(1)Luckily,atthistimehecaughtalivercom2plaint,forthecureofwhichhereturnedtoEurope,,,(Thackeray,1994:27)/算他运气好,正在那时害了肝病,必须回到欧洲去医治,,,(杨必,2000:25)

(2),,andJosephSedley,whohadalivercomplaint,hadswallowedatleastaquartoftheabominablemixture.(Thackeray,1994:70)/乔瑟夫#赛特笠本来已经在闹肝病,却把这害人的五味酒喝了许多,少说也有一夸尔。(杨必,2000:67)

(3),,whentheyquittedtheinvalid,leavinghimunderthehandsofDr.Gollop.(Thackeray,1994:71)/他

的问题其实出在逻辑连贯上。根据常识,一个人一般不会因为肝病反而增加食欲。还是在第3章,作者曾经交待过乔瑟夫#赛特笠/生性懒惰,脾气浮躁,又爱吃,又爱喝0。(杨必,2000:28)因此这句话的逻辑关系应当与上面第二句的相同,是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乔瑟夫#赛特笠虽然病着,但吃饭的时候,,。0这样一来整个译文不论是从语义上还是从逻辑上才真正做到了连贯统一。

通过上例我们看到,做翻译批评绝不能孤立地评价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翻译,一定要/将局部的、微观的批评与整体的、宏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0。(许钧,1992:39)如何结合呢?王东风先生认为,局部连贯与总体连贯辩证互动:局部连贯模式受总体连贯模式的制约,而总体连贯的实现又要靠每个局部连贯积累而成。(1999:27-8)具体到操作层面,他主张从文体、语法、语义和语用4个主要维度来研究文学译作,其中每一维本身都构成一个覆盖整个文本的连贯网,并与其他几维连贯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因此,我们评价任何一个文本要素的翻译,既要考虑它们在单维网中的连贯,更要兼顾多维连贯的问题,切忌只从一维出发,不顾其余。在上例中,原批评者由于对语义维的连贯把握不准而造成评价上的偏差,而译者虽处理好了语义上的连贯却忽视了逻辑上的连贯。可见,不论是翻译实践还是翻译批评都离不开多维连贯的原则。

然而,在实践中,译者很难兼顾全部与文本要素相关的连贯。他们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往往削弱或牺牲某一维的连贯。(王东风,1999:25)因此,要进行翻译批评,必须走出原文和译文这两张静止的连贯网所构成的狭小范围,走向更加广阔和更为复杂的连贯重构过程)))即翻译活动本身,探寻其中影响译作连贯的社会文化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试图对文本的连贯质量做出历史、客观的评价。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翻译活动都不是在真空中

#70#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

进行的。从理论上说,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作者、是杨必翻译的另一重要目标。按今天的观点综合看译者、读者以及进行该活动的历史语境都会对文本内部的连贯重构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面对如此纷杂的因素,批评者该如何把它们有效地纳入批评的坐标系中?纵观多维连贯重构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主导因素应当是译者,正如哈特姆所说,/译者站在这个动态过程的中央,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充当协调者的作用0。(Hatim&Mason,1990:223)如果没有译者的努力,翻译就不可能实现,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只能局限于各自语言文化来,杨必实际上是希望在译作中最大限度地重建与原作等同的多维连贯网,换句话说,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从源语文本到译语文本的跨文本连贯(intertextualcoherence)。我们认为,这一翻译立场总的来说是合理的。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杨必的翻译立场,从小说语言的艺术特征这一维来评价其译作的文本内和跨文本连贯性。萨克雷当初写这部小说时是分期发表在杂志上的,因而/5名利场6里并不讲究结构0。(杨内部的交流,而彼此不相往来。因此,从多维连贯的角度进行翻译批评应当以译者为出发点,以译作为归宿。

该批评模式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由批评者考察译者翻译的/历史语境0。这个语境概括起来就是:谁在翻译什么?为谁翻译?何时何地翻译?为什么翻译?在何种情况下翻译?其中特别要考察译者当时所确立的/翻译立场0(许钧,袁筱一,2000:262)是否合理,因为这与译作连贯的优劣息息相关。例如,如果今天还有译者采取傅东华对待5飘6的翻译立场的话,我们不用细读译作就可以大概知道其语义连贯的失败了。在批评的第二层次,批评者主要考察译者如何根据自己确立的/翻译立场0来重新构建译文的多维连贯网,其中不连贯之处可能就是译作的缺陷。在传统翻译批评中,人们容易忽视以上第一个层次,割裂译作与译者,译者与翻译的历史语境的血肉联系。只有考察了该层次,对翻译本身连贯性的评价才会减少许多盲目性,增加几分准确性。

以上我们通过对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带给我们的启发,从文本内的连贯到文本外的关联,提出了翻译批评的基本构想。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一构想尝试着由外到内,评价一下杨必译5名利场6的文体连贯性,具体地说,就是小说语言的艺术连贯性。

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杨必翻译5名利场6的历史语境。杨必出身于书香门第,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因而打下了/坚实的英汉语言功底,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0。(孙致礼,1996:149)50年代初,她在傅雷先生的鼓励下开始从事文学翻译,成为一位严肃的翻译家。而负责出版5名利场6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希望译作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原著风貌。所以,忠实地传达原作应当是杨必翻译的一个重要目标。此外,由于傅雷先生的影响,以及杨必本人所具备的扎实中文功底,译出流畅而有文采的译文当

绛,1959:18)但整部小说仍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不仅因为它以两个姑娘的经历为基本主线,更因为作者自始至终保持了说书人嬉笑怒骂式的叙述口吻。从译本开头5开幕以前的几句话6中就可以看到杨必很好地把握了叙述者的语气,更为可贵的是在以后几十万字的译文中,她始终注意保持这种独特语气的连贯性。下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原文:,,andMr1Hammerdownissittingonthegreatmahoganydining2tables,inthedining2roombelow,wavingtheivoryhammer,andemployingalltheartificesofeloquence,enthusiasm,entreaty,reason,despair;shoutingtohispeople;satirizingMr.Davidsforhissluggishness;inspiritingMrs.Moss

into

action;

imploring,

commanding,

bellowing,untildowncomesthehammerlikefate,andwepasstothenextlot.(Thackeray,1994:201,

下画线为笔者所加)

译文:在楼底下,汉默唐先生正坐在饭厅里的核桃木饭桌上,手里摇着象牙的槌子,耍着各种把戏台价钱。他滔滔不绝的(地,笔者注)说话,热烈地夸赞货色,一会儿哀求,一会儿讲理,一会儿做出大失所望的样子。他叫着闹着,戴维兹先生懒洋洋的,他刺他一句;莫师先生不肯上前,他激他一下。他命令着,央告着,扯起嗓子大声嚷嚷。到最后,他的槌子像命运之神一样,啪的一声敲下去,就算成交;然后再拍卖底下一项。(杨必,2000:202,下

画线为笔者所加)

在小说中,赛特笠先生破产后,所有家产被拍卖,这段话描绘的正是当时拍卖的情形。读了译文,读者马上会感受到拍卖现场那熙熙攘攘的氛围,并且很容易联想到全书开头所介绍的昏天黑地、光怪陆离的名利场。译作之所以能达到这一艺术效果,与译者处理局部连贯时句式的选择和善用动词是分不开的。

第2期 马 嘉 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和小说翻译批评#71#

原文本是一句话,在主句之后一连跟了8个动名词,前5个动名词都各自带有宾语,后3个动名词不带宾语,前后相连,其中在第二个动名词之后的宾语后面又跟了5个后置定语。杨必正是根据原文这一系列动词之间的微妙变化来选择不同句式的。最为典型的例子在于她对那5个后置定语的处理上。为避免句式的单调,她使用了两个汉语句式:将前两个形容词性质的名词译成带状语的动词短语(滔滔不绝的说话,热烈地夸赞货色),而把后面3个动词性质的名词译为3个动词短语,并别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愉快。这全是利蓓加的功劳。她唱歌弹琴,有说有笑,会说两三国语言,把所有的人都引到家里来,并且使乔斯相信本地上流人士所以爱同他们往来,都是因为他善于应酬,口角俏皮的缘故。(杨必,2000:

855)

这段话选自全书最后一章,利蓓加与斯丹恩勋爵的丑闻败露后,罗登弃她而走,斯丹恩勋爵也离弃了她,她在欧洲四处游荡,处境颇为悲惨。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遇到了她以前曾追求过的爱米出心裁地加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0,使译文显得更加连贯。她同时还注意到整段中每个分句都较短,所以用了15个分句传译那8个动名词,绝大多数分句不超过9个字,平均每个分句仅618字,充分反映了原文紧凑的节奏,表现了拍卖师迫不及待地想卖个好价钱的心情。根据这一节奏,杨必在传译第3到第5个动名词时,接连

使用了4个单字动词(叫、闹、刺和激)。单字动词比复合动词更为口语化(如/刺0和/讽刺0、/激0和/激励0相比)。这些词的使用十分符合说书人的口吻,很好地做到了与全书叙述风格的连贯。而且使用这一系列的单字动词,加快了行文节奏,与全段节奏浑然一体。因此,单从叙事风格这一维来看,这段译文很好地实现了连贯。但从语义维来考察,译文就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把/莫斯太太0译成了/莫师先生0。这显然与原文的语义连贯有很大的出入。

然而,瑕不掩瑜,上面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译文本身以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文体连贯性。像上面这样的例子在杨必的译文中还有很多,可见译者的功力。但译文中也有个别地方,译文本身是连贯的,但这种连贯却没能体现出原文的艺术连贯性。在王东风先生看来,这样的连贯就是失真的连贯(fakecoherence)。(王东风,1999:41)请看下例:

原文:Joepshouseneverwassopleasantsincehehadahouseofhisown,asRebeccacausedittobe.Shesang,sheplayed,shelaughed,shetalkedintwoorthreelanguages;shebroughteverybodytothehouse;andshemadeJoebelievethatitwashisowngreatsocialtalentsandwitwhichgatheredthesocietyoftheplaceroundabouthim.

(Thackeray,

1994:857,下画线为笔者所加)

译文:乔斯自从自立门户之后,家里的气

莉的哥哥,大胖子乔斯。于是她故伎重施,重新俘获了乔斯,生活也因此有了转机。如果只看译文,除了/会说两三国语言0与描写利蓓加的一系列动作显得有些不够连贯外,这几句话还是流畅的。然而对照原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照应上一连使用了6个人称代词she来指代前面的Rebecca,显然是想告诉读者利蓓加在时来运转之后是多么春风得

意。代词she的多次重复使用,突出强调了she在这段中的语义核心地位,从而暗示读者在利蓓加与乔斯的交往中,她完全占据了主动,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乔斯玩弄于股掌之上。杨必在这里之所以没有按照原文去重复代词,显然是考虑到这样译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从而迁就了译文的语法连贯性,而牺牲了其艺术连贯性。然而,从多维连贯相结合的总体效果上看,我们完全可以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兼顾语法连贯和文体连贯而采取折中的译法:

乔斯自从自立门户之后,家里的气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愉快。这全是利蓓加的功劳。她唱呀,弹呀,笑呀,她还用两三种语言与客人们交谈;她把所有的人都引到家里来;可她却使乔斯相信,本地上流人士之所以爱同他们往来,都是因为他自己善于应酬,口角俏皮的缘故。

这里的人称代词/她0只使用了4次,基本保证了语法的连贯性,又照顾到了原作的艺术连贯性。在没有重复代词的两个小句中(弹呀,笑呀),注意与前一句(她唱呀)保持结构上的连贯,弥补了因没有重复代词而造成的艺术连贯性的细微缺失。

通过以上个案分析,虽然我们还无法对杨译5名利场6的文体连贯性做出全面的评价,但这些个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译作多维连贯性的高低。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初步证明(下转第117页)

第2期 雷慧萃 越南和好教初探#117#

好教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佛教的一个门派,没有自视为惟一、正统的佛教,更不认为自己是/大教0,因此在理论上它没有高台教那样的/野心0。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以后,和好教信徒数量也逐渐减少。据1994年的统计,人数为120多万,比1975年减少了近40%。同高台教的情形一样,这种减少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中人们心灵需求的变化。国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不像过去那样动荡不安,人们的文化科学水平在提高,特别是革新开放后,生活有了新的变化,人们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发展致富的道路上来。既然无须祈求神灵的保护,宗教意识的淡化也就是必然的趋势了。参考文献:

(上接第71页)

了从多维连贯的角度进行翻译批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由此看来,从连贯重构的动态过程以及文本内外多维结合的连贯效果来审视译作乃是我们获得的最大启示。参考文献:

[1]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1.

[2]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南

京:译林出版社,1996.

[3]王东风.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研究[D].北京:国

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1999.

[4]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

[1]楼宇烈,张志刚.中外宗教交流史[M].湖南:湖南教

育出版社,1998.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6卷)[M].河南:河南人民

出版社,1989.

[3](越)陈辉燎.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1卷)[M].

范宏科,吕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

[4](越)邓世代.南部文化和宗教的一个特色:高台教与

和好教之异同[A].杜光兴.宗教及南部宗教的几个问题[C].河内: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17-345.[5]

(越)阮登维.南部心灵文化[M].河内:河内出版社,1997.

[6](越)悛映.越南固有的信仰习俗(上册)[M].美国:

春秋书社,1966.

(责任编辑 梁 利)

1992.

[5]许钧,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

教育出版社,2000.

[6]杨绛.译本序[A].杨必译.名利场[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2000.

[7]Thackeray.杨必(译).名利场[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2000.

[8]Hatim,BrsilandI1Mason.DiscourseandtheTranslator[M].

LondonandNewYork:Longman,1990.[9]Thackeray,William.

UniversityPress,1994.

VanityFair[M].Oxford:Oxford

(责任编辑 周光磊)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