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授纳言中士。及高祖受禅,出为行台礼部侍郎。寻为散骑常侍,聘陈主使。还。除太子舍人。数年,迁着作郎,仍为太子学士。高祖诏澹别成魏史。未几,卒,时年六十五。(寅恪案,唐臣避高祖讳,率改“渊”为“深”,如魏书玖肃宗纪及元湛墓志之广阳王渊,北史纪传则做广阳王深,魏书捌拾之侯渊,北史肆玖则作“侯深”,皆其例也。或改“渊”为“泉”,如魏书柒柒羊深传云:“羊深字文渊。”北史叁玖羊祉传附子深传则云:“深字文泉。”是其例也。今考岑仲勉先生元和姓纂四校纪八去声八未魏氏条引旧唐书壹玖叁列女传宋庭瑜妻魏氏传云:“隋着作郎彦泉之后也。”明彦深彦泉皆避唐讳所改。可参刘盼遂先生文字音韵论丛:广韵叙录校笺。) 隋书陆爽传略云:

陆爽,字开明,魏郡临漳人也。(寅恪案,俱北史陆俟传,知陆爽本“代人”,即出鲜卑步六孤部。魏孝文迁洛改为河南洛阳人。此云魏郡临漳人也,高齐复自洛阳还都于邺之故也。)祖顺宗,魏南青州刺史。父概之,齐霍州刺史。爽少聪敏,齐尚书仆射杨遵彦见而异之。年十七,齐司州牧、清河王岳召为主簿,擢殿中侍御史,俄兼治书,累转中书侍郎。及其灭,周武帝闻其名,与阳休之、袁叔德等十余人俱征入关。开皇十一年,卒官,时年五十三。子法言,敏学有家风,释褐承奉郎。

寅恪案,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澹诸人,高齐之世,咸以儒学辞藻着闻,又皆敭历清要。及齐室覆亡,相继西入,并已及中年矣。陆法言从父爽入关,虽为后进,然开皇之初,即已随附诸贤,

握管记录,是齐亡之时,当非幼小可知,然则此诸人者,虽终于杨隋之世,但其出生成长之地,俱在东方,宜非操用长安之方言者也。 北史颜之推传略云: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祖见远,父协,并以义烈称。之推年十二,遇梁湘东王自讲庄、老,之推便预门徒。湘东遣世子方诸镇郢州,以之推为中抚军府外兵参军,掌管记。“侯”景平,还江陵。时湘东即位,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后爲周军所破,大将军李穆重之(时李穆从于槿破江陵),送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渊远书翰。遇河水暴涨,具船将妻子奔齐,文宣见,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后以为中书舍人,寻除黄门侍郎。齐亡入周。大象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文学,深见礼重。寻以疾终。 寅恪案,琅邪颜氏乃江东侨姓高门,据颜氏家训终制篇云: 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邺旧山。

知其世居建邺,之推生卒之年,虽史文不载,然钱大昕疑念录壹云:

颜之推六十余介,本传不书卒年,据家训序致篇云:年始九岁,便丁荼蓼。以梁书颜协卒年证之,得其生年。又终制篇云:吾已六十余,则其卒盖在开皇十一年以后矣。

其说甚确,可以为据。以之推生于中大通三年推之,则江陵陷没时,即梁承圣三年,之推年二十有四,惟此时之推虽一度入周,然仅至弘农,且旋即奔齐,是未尝到达长安。及周武灭齐,之推西入时,年已四十七矣。

隋书陆文学传刘臻传略云:

刘臻,字宣挚,沛国相人也。父显,梁寻阳太守。臻年十八,举秀才。元帝时,迁中书舍人。江陵陷没,复归萧詧,以为中书侍郎。周冢宰宇文护辟为中外府记室。(中外府及都督中外诸军事府,参通鉴壹陆柒陈纪高祖纪永定元年四月宇文护杀齐轨条胡注。) 寅恪案,刘臻亦是南朝侨人,其父刘显以博涉知名于梁世(参梁书刘显传,颜氏家训书证篇),且且历居中央清要之职。是臻之幼年必多居于建邺可知。考宇文泰以西魏恭帝三年卒,宇文护始握兵权,据开皇十八年臻年七十二推之,是年臻应三十岁。次年二月,护为冢宰,臻年三十一岁,则臻入关之时,固不得早于三十岁也。 隋书儒林传何妥传附萧该传略云:

兰陵萧该者,梁鄱阳王恢之孙也。少封攸侯。梁荆州陷,与何妥同至长安。开皇初,拜国子博士,奉诏书与妥正定经史,该后传汉书及文选音义,咸为当时所贵。

寅恪案,萧该乃梁之宗室,即梁武帝之从孙(鄱阳王恢为梁武帝之第九弟),自宜少居于建邺。又该生卒之年,虽难确考,然史称其余何妥同至长安,谅入关之时,已着名声,殆非幼小矣。

据上所引,则知编撰切韵之陆法言,及决定其原则之诸贤,全无世居关、陇之人士,此可注意者三事也。

就积极方面言之,切韵内所刊之字音,实以东汉、曹魏、西晋时代洛阳京畿之旧音为主要因素,此亦可以二事证之。 切韵序云:

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

寅恪案,陆法言序文述各地方言之失,而独不及中原一区,则中原即洛阳及其近傍之语音,乃诸贤所视为正音者无疑。至其所以有此种评断者,亦以中原之音爲准,而比较言之者耳,此可注意者一事也。 切韵序云: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舒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

寅恪案,北平故宫博物院影印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之韵目下有陆氏之原注(参唐兰先生跋语),其注文有一通例,即于某韵目下注云,甲氏与他一韵同,乙氏别,今依乙氏是也。此一通例,乍视之似陆氏之写定切韵乃唯取其别而不依其同者,但详绎之,则知其殊为不然。何以言之,颜氏家训音辞篇略云:

韵集以“成”“仍”“宏”“登”合成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不可依信。

韵集以成仍宏登合成两韵,而王仁昫本切韵则成在四十一清,仍在四十九蒸,宏在四十耕,登在五十登,此切韵不从韵集之合者也。韵集以为奇益石分作四章,而切韵则为奇同在五支,益石同在十七昔,此切韵不从韵集之分者也。然则切韵于诸家韵书,固非专取其韵部之别者而舍其同者,特陆氏于注文中不载舍其韵部之别者而取其同者耳。夫诸贤之论难,与切韵之写定,既于南北古今之音或是之或非之,故或取之或舍之,自必有一抉择之标准。此标准既非为漫无系统之严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