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理论下我国民营企业股利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迎合理论下我国民营企业股利政策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注:分析结果使用了Eviews3.1版本。

从表3-4中可以看出,2009年和2010年的回归结果所做的检验P值远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我们有95%的把握知道民营上市公司是否支付股利和市净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系数显著不为0;而2008年及其以前的检验结果P值大于5%,这说明是否支付股利和市净率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和计算股利溢价做的定性分析基本一致,民营上市公司在2008年股市趋于理性之后在制定股利政策方面逐步有了迎合投资者的现象。

3.4.3 民营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率的实证检验

为了验证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和市净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用模型二

DP(DivYit)= α+β[P/B]it+εit来做归回,所选数据未2005—2009年发放现金股

利的上市公司,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得结果如表3-5

表 3-5 民营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率与市净率的回归结果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变量 C P/B C P/B C P/B C P/B C P/B 系数 2.287458 -0.060005 2.047839 -0.196823 0.7588 -0.029492 2.061985 -0.177606 0.95355 -0.03875 标准差 0.158398 0.035305 0.204034 0.059135 0.066951 0.008537 0.148049 0.046643 0.088599 0.015079 t检验 14.44125 -1.69964 10.03673 -3.328386 11.33372 -3.454543 13.92773 -3.807788 10.76252 -2.569862 P值 0.0000 0.0916 0.0000 0.0011 0.0000 0.0007 0.0000 0.0002 0.0000 0.0107 拟合优度R 0.02224 0.075322 0.061855 0.056527 0.023536 2从表3-5中可以看出,五年的回归结果P值几乎都低于10%的显著性水平,说明股利支付率与市净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民营上市公司在支付股利多少上,并不存在迎合投资者的现象,这一结果与Baker和Wurgler(2004b)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五年的拟合优度都不高,说明民营上市公司在决定支付股利率时还受其他因素影响,这里不在讨论。

- 21 -

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4.4 实证结论

1.我国民营上市在是否发放股利上逐步出现迎合现象

Baker和Wurgler提出股利迎合理论是指管理者理性的迎合投资者对股利偏好的需求而决定是否发放股利,从而获得股利溢价。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2005—2007年股利溢价一直为负数,说明这段时间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偏好于不派现;而民营上市公司2008—2010年三年的股利溢价均为正值,说明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规范,我国投资者特别是投资于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日趋成熟,开始偏好于具有长远投资的现金股利而非短期炒作。从2005—2010年否支付股利和市净率的回归结果来看,从2009年开始,两者之间关系回归结果显著性低于5%,说明民营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是也开始存在迎合投资者的倾向。以往的学者比如王曼舒,齐寅峰(2005)的研究结果多数认为迎合现象在我国不存在,但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的偏好会发生变化,迎合现象也逐步出现。

2.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股利支付率上并不存在迎合现象

从实证结果看,股利支付率与市净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并不偏好股利支付率高的上市公司,更看重上市公司是否发放股利,而非发放多少。

- 22 -

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结论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制定对于上市公司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营上市公司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而且民营上市公司的特征与西方上市公司更加类似,目前研究的还比较少。本文则借助迎合理论来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利派现特点。

通过1998—2009年的统计分析可知,民营上市公司派现呈现三个特点:1、派现短期行为普遍;2、派现比例偏低,存在超额派现;3、平均每股派现金额较为稳定。民营上市公司的这些派现特点主要受法律因素、股票市场、投资者偏好等因素影响。

在实证方面,本文以2005—2010年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民营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迎合现象。在研究迎合理论等相关股利政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并借助实证研究工具Logit模型分析民营上市公司在是否发放股利及发放率上是否存在迎合现象。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可知我国民营上市在是否发放股利上逐步出现迎合现象,而在股利支付率上并不存在迎合现象。

本文讨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是否存在迎合现象。由于投资者的股利偏好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从长期研究,而本文仅讨论六年的数据,时间较短,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短,数据较少。其次,本文在分析股利支付率与市净率之间的关系时没有引入控制变量,导致实证结果的拟合优度不高。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未来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向。

- 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Baker,M. and Wurgler,J.A Catering Theory of Dividends [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4a,3,1125-1165.

2 Fama,E.,French,K. Disappearing dividends changing firm characteristics of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lower propensity to pa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1(60),3一43. IV Osobov. Why are dividends disappearing?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ETD Collection for Purdue University.2004.

Baker,M. and Wurgler,J. Appearing and Disappearing of Dividends:the Link to Catering Incentives[J].2004b,73,271-288.

Miller, M. and Modigliani, F.Dividend Policy,Growth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1.

Li,W.and Lie,E.Dividend Changes and Catering Incentiv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80,293-308.

DeAngelo,H.DeAngelo,L.and Skinner,D.J.Are Dividends Disappearing? Dividend Concentration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Earn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4,72,425-456.

熊德华.股利支付与迎合理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7,5,89-99.

饶育蕾,贺曦,李湘平.股利折价与迎合: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证据.管理工程学报.2008,01.133-136.

洪洁,刘欧.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5.

李常青,张凤展,王毅辉.浅议股利迎合理论.经济理论研究.2005,09.15-17 王曼舒,齐寅峰. 现金股利与投资者偏好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05,12.65-71.

黄娟娟,沈艺峰.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究竟迎合了谁的需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会计研究, 2007,08 .36-43

崔建新.股利迎合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财会月刊.2009,03.103-104. 王庆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基于国有、民营上市公司视角.河北大学.2010,05.

杜滨.行为金融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贵州大学.2007,11. 黄娟娟.行为股利政策——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群聚”现象的研究.厦门大学.2009,04.

谢铭杰.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行为金融学诊释.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12.

- 2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