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氨气浓度标准的解释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关于氨气浓度标准的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1985

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4.1 依据本分级标准,对我国接触的56种常见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见表2。

表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级 别 毒 物 名 称 行 业 举 例 汞冶炼、汞齐法生产氯碱 含苯粘合剂的生产和使用(制皮鞋) 砷矿开采和冶炼、含砷金属矿(铜、锡)的开采和冶炼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 黄磷生产 铍冶炼、铍化合物的制造 生产及贮运 羰基镍制造 二氟一氯甲烷裂解及其残液处理 双氯甲醚、一氯甲醚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制造 锰矿开采和冶炼、锰铁和锰钢冶炼、高锰焊条制造 氰化钠制造、有机玻璃制造 三硝基甲苯制造和军火加工生产 铅的冶炼、蓄电池的制造 二硫化碳制造、粘胶纤维制造 液氯烧碱生产、食盐电解 丙烯腈制造、聚丙烯腈制造 四氯化碳制造 硫化染料的制造 酚醛和尿醛树脂生产 苯胺生产 电解铝、氢氟酸制造 五氯酚、五氯酚钠生产 镉冶炼、镉化合物的生产 敌百虫生产、贮运 环氧氯丙烷制造、丙烯磺酸钠生产 钒铁矿开采和冶炼 溴甲烷制造 硫酸二甲酯的制造、贮运 镍矿的开采和冶炼 汞及其化合物 I级(极度危害) 苯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非致癌的无机砷化合物除外。) 氯乙烯 黄磷 铍及其化合物 对硫磷 羰基镍 八氟异丁烯 氯甲醚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氰化物 II级(高度危害) 三硝基甲苯 铅及其化合物 二硫化碳 氯 丙烯腈 四氯化碳 硫化氢 甲醛 苯胺 铬酸盐、重铬酸盐 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生产 氟化氢 五氯酚及其钠盐 镉及其化合物 敌百虫 氯丙烯 钒及其化合物 溴甲烷 硫酸二甲酯 金属镍 甲苯二异氰酸酯 环氧氯丙烷 砷化氢 敌敌畏 光气 氯丁二烯 一氧化碳 硝基苯 III级(中度危害) 苯乙烯 甲醇 硝酸 硫酸 盐酸 甲苯 二甲苯 三氯乙烯 二甲基甲酰胺 六氟丙烯 苯酚 氮氧化物 Ⅳ级(轻度危害) 溶剂汽油 丙酮 氢氧化钠 四氟乙烯 氨 聚氨酯塑料生产 环氧氯丙烷生产 含砷有色金属矿的冶炼 敌敌畏生产、贮运 光气制造 氯丁二烯制造、聚合 煤气制造、高炉炼铁、炼焦 硝基苯生产 苯乙烯制造、玻璃钢制造 甲醇生产 硝酸制造、贮运 硫酸制造、贮运 盐酸制造、贮运 甲苯制造 喷漆 三氯乙烯制造、金属清洗 二甲基甲酰胺制造、顺丁橡胶的合成 六氟丙烯制造 酚醛树酯生产、苯酚生产 硝酸制造 橡胶制品(轮胎、胶鞋等)生产 丙酮生产 烧碱生产、造纸 聚全氟乙丙烯生产 氨制造、氮肥生产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使用规范.设计规范 GB5044-83

2.1.1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

本规范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 2.1.2 有毒气体toxic gas

本规范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代替 GBJ 4-73

4.2 标准值

4.2.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见表1。

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表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序号 控制项单位 一级 二级 目 1 2 3 4 5 6 氨 mg/m3 1.0 三级 新扩改建 现有 新扩改建 现有 1.5 2.0 4.0 5.0 0.80 0.60 0.035 1.10 0.71 三甲胺 mg/m3 0.05 0.08 硫化氢 mg/m3 0.03 0.06 甲硫醇 mg/m3 0.004 0.007 甲硫醚 mg/m3 0.03 0.07 二甲二mg/m3 0.03 0.06 硫 0.15 0.45 0.10 0.32 0.010 0.020 0.15 0.55 0.13 0.42 7 二硫化mg/m3 2.0 碳 3.0 5.0 8.0 10 8 9 苯乙烯 mg/m3 3.0 臭气浓无量纲 10 度 5.0 20 7.0 30 14 60 19 70

液氨的理化特性

1.1理化特性: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3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蒸汽压506.62Kpa(4.7℃);熔点-77.7℃;沸点-33.5℃;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2(-79℃时);相对密度(空气=1)0.6。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在20℃水中溶解度34%;水溶液呈碱性,PH值为11.1,遇酚酞试纸显红色。 1.2危险性:

氨气与空气混合的燃烧极限是11~14%,爆炸极限是16~25%(V%),燃点630℃;由于氨气具有还原性因此严禁与: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接触,而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高温易引起燃烧爆炸,可用CO2、泡沫灭火;由于液氨(无水氨)是液体,1m3液氨气化后可形成849.8m3的气体(液氨密度0.603 g/ml 25℃),因此要保证储罐的气密性和耐高压性。 1.3对人体的危害:

主要是吸入式伤害: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袭击作用,高浓度的则可造成细胞组织的溶解坏死,当空气中氨的浓度达到5000ppm时就会使人失去知觉,造成窒息死亡。液氨的温度很低(可达-33℃)在这个温度下与人体接触很容易造成冻伤,使衣服冻结在皮肤上。且由于其无水性造成液氨极易吸水生成氢氧化铵,对人体有极强的脱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和腐蚀作用,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永久性坏死。当空气中氨浓度为0.5-0.8%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可中毒;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博。人接触浓度为553mg/m3的氨,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可耐受1.25分钟;3500-7000mg/m3浓度下,立即死亡。

液氨比空气重,泄露后会进入周围低地中;氨气比空气轻,具有流动性。因此当发生液氨泄露时,应尽量向地势较高上风向位置逃离。 1.4液氨的应急监测方法:

(1)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氨气敏电极检测仪。 (2)快速化学分析法:遇酚酞试纸显红色。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