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矿勘查规范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萤石矿勘查规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9.2 资料综合整理要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特别是规律性的研究使用指定勘查工作资料的综合整理,按DZ/T 0079《固体矿产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执行。

6.9.3 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制要求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数据准确。编制质量符合DZ/T 0033《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要求。 6.10 计算机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6.10.1 推广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倡使用国内外先进的地质勘查应用软件和技术方法,提高地质勘查工作信息化水平。

6.10.2 鼓励使用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与图形库系统、勘查数据分析系统、地质图CAD系统、GIS系统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管理、综合研究、综合整理、编图及报告编制工作。

6.10.3 地质勘查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开发要严格执行相关的信息技术标准。 6.10.4 地质勘查工作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手段,提倡应用3S(GPS、GIS、RS)技术进行测量、地质填图及地质矿产研究工作。 7 可行性评价 7.1 概略研究

是对矿床开发利用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一般是在收集分析研究该矿种的国内外资源状况和市场供需状况基础上,根据已取得的普查地质资料、开采技术条件和环境保护等,结合我国类似矿山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或扩大的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床做出技术经济评价。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为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一步详查和制定长远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7.2 预可行性研究

是对矿床开发利用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一般需要比较系统地对国内外该矿种资源的分布、生产、消费进行调查和初步分析,对国内外需求量、产品质量要求和价格趋势作初步预测。根据控制的资源量、矿区地形地貌、外部建设条件和环境保护等,借鉴类似矿山的实践经验,初步提出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矿区总体建设轮廓和工艺技术路线的原则方案。参照价目表或同类矿山生产实践所获取的数据估算生产成本,初步提出建设总投资、主要工程量、主要设备等。采用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动态的投资回收期等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动态的经济分析,从总体上客观地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并确定矿产资源的经济意义。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内容基本相同,只是详细程度次之,可为进一步勘探、推荐项目和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供依据,投资估算的误差一般约为25%。 7.3 可行性研究

是指对矿床开发利用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可行性研究一般需认真对该矿种国内外资源状况、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对国内外市场需求、产品品种、价格、质量要求、竞争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根据探明的预可采储量,充分考虑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企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选矿加工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选择、供水供电、总体布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和多方案比较,并依据评价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总投资、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和现金流量等。主要采用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动态的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指标进行动态可行性评价,圈定并估算不同的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对拟建项目是否可以建设和如何建设

做出论证和评价,为投资决策、编制下达设计任务书和确定建设计划提供依据。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所采用的数据精度高,投资估算的误差一般为10%。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8.1.1 经济意义 8.1.1.1 经济的:

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其他条件允许,或在政府补贴或其他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其内部收益率在生产期内年平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收益率,净现值大于零。

8.1.1.2 边际经济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其内部收益率在生产期内年平均大于零、小于行业基准收益率,净现值等于或接近零。 8.1.1.3 次边际经济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其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小于零。 8.1.1.4 内蕴经济的:

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作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到次边际经济的之间。 8.1.2 地质可靠程度 8.1.2.1 预测的:

是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有极少量的探矿工程验证,或根据各类综合异常预测的矿体。在有足够依据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矿床类比,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8.1.2.2 推断的:

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了矿区的地质特征,大致控制了矿体总体产状、形态、展布特征、矿石品位,大致确定了矿石类型和品级,大致了解影响和破坏矿体的地质构造及开采技术条件,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其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程度较低。 8.1.2.3 控制的:

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空间位置、矿石质量、品级及开采技术条件,基本控制影响和破坏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及产状,大致了解破坏主要矿体的岩脉和夹石的岩性、产状及空间分布。基本确定了矿石类型品级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大致圈出主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8.1.2.4 探明的:

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内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空间位置、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详细控制了影响和破坏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基本确定了破坏主要矿体的火成岩和夹石的岩性、产状和空间分布,矿石类型、品级及其比例和分布规律已经确定,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时应圈定主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8.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2.1 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或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表现当时开采是经济的,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量。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储量又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和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三种。 8.2.2 基础储量:

经过了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或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量。根据经济意义不同,基础储量分为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基础储量。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经济基础储量又分为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和控制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又分为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和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8.2.3 资源量:

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的矿产资源。根据经济意义不同,分为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济意义未定的预测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系指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或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次边际经济的那一部分资源量,又分为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和控制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三种。内蕴经济资源量系指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推断到探明的,可行性评价只进行概略研究,经济上无法区分其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根据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又分为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三种。预测的资源量(334)? 系指经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也是资源量的一种,属潜在矿产资源。

8.3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见附录A) 8.3.1 可采储量(11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当时开采是经济的。用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估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可供矿山设计建设利用。 8.3.2 预可采储量(12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用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估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一般。

8.3.3 预可采储量(122):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控制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用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量表述。估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一般。

8.3.4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

其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研究程度及经济意义同8.3.1所述,与其惟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8.3.5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

其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研究程度及经济意义同8.3.2所述,与其惟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8.3.6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研究程度及经济意义同8.3.3所述,与其惟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8.3.7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

是指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当技术、经济等条件改善才可变成经济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量。估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可信度高。

8.3.8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

是指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估算的基础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一般。 8.3.9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是指控制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量,估算的基础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一般。

8.3.10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

是指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量。估算的资源量和可行性评价可信度高。

8.3.11 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

是指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其经济意义同8.3.10所述,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量,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一般。 8.3.12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是指控制的矿产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量。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一般。 8.3.13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

是指探明的矿产资源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8.3.14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是指控制的矿产资源,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