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教学内容改革

以岗位要求为引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据“实用、适度”的原则,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内容。

“实用”即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教学,删除已淘汰的产品、技术和工艺等相关的内容。

“适度”即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基础内容的学习。

(1)理论教学突出应用特色

在理论教学上抓住重点 ,突出应用性。在教材选择上选用能体现专业时代特色的教材,同时对每一届使用的教材进行评估,组织教师根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编写校本教材;以“实用、适度”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增减。

(2)实践教学突出创新特色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传授技能,又启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采取工、 学、 做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新的实践教学方式 ,通过开放性实训、 综合性实训、 创新性实训等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

(3)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

采用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模式,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操技能和动手能力,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根据理论知识开发相关的实训项目,编写有特色的实训指导教材。

4.教学模式改革

在深入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并在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研讨、论证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仿真教学的推广与应用。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的教学模式,开展 “中

7

职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深入探讨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开发及教学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好仿真教学,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确立了基于工作过程下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

5.教学评价改革

扩大考核评价范围,弱化以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构建了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学业评价、德育评价、顶岗实习评价的三评价办法。通过综合评价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专业技能的掌握及就业能力的形成等情况。

6.构建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开发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单片机技术原理与应用、手机原理与维修、PLC技术等5门课程的仿真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入库上网的建设工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达到使学生易学易懂的效果,实现专业技术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

7.构建公共实训平台

结合企业岗位群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及教学实际,对实训室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健全完备的专业实训室档案。为保证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岗位基本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新建了电子工艺实训室。

五、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效

通过专业建设,本专业成为全市同行学习的榜样。到2015年2月,建成了2门核心课程建设,初步建立了1门精品课程。近几年,本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14年招生人数达到150人,学生就业率达90.4%,对口就业率达到74.1%,学生双证率达91.5%。新增1间实训室场,达22间,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分

8

保证。对外的示范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以服务为宗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专业建设项目和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促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实训条件配置和专业团队自身发展理念新的变化。

1.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建设理念。根据中职教育的指导方针,本专业重新分析定位了专业建设的服务对象,根据电子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往届学生就业去向等,分析确定了本专业的服务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专业建设的需求调查、课程体系重构、校企合作建设等各项工作。专业团队深入服务企业调查了解真实的人才需求、岗位能力需求和典型的工作任务,重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情境的学习领域课程,从岗位工作任务入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专业建设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服务区域行业、企业、产业的理念得以具体落实。

2.确立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对区域内企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整理,系统化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并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活动型教学法的理论,实施任务和载体明确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系统设计和实施,促使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主动学习研究任务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实施项目方案,使行动导向、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3.确立了因事制宜的灵活的校企合作理念。将建设能够重现真实生产情境的生产和教学双功能的实践教学条件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原则,分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专业的师资、技术、毕业生资源,吸引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与6家电子企业建立了以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双向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基地”合作,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9

(二)重构并完成了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岗位实际,教学内容同步于企业的生产实际,学习情景提炼自企业的工作实际,重构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完成了本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和大部分课程教材建设。建设了能够辐射XX及珠三角地区电子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基础与技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梯安装与维修》、《PLC技术》、《电梯标准与检测》6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现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培养的学生素质提升,得到了合作企业的普遍认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作企业对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得到有效加强。

(三)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和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原则,即坚持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实践教学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实践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实验实训场所基础建设的先进性;坚持追求设备教学功能的实用性、生产性实训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用性、实训场所分布格局的实用性;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

表1 实践教学硬件建设增量表 主要指标 实验实训室数量 实验 实训条件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企业 工位数 设备总值 建设前 21 8 475 750.7万 建设后 22 11 525 870.7万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1.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整体提升的目标、措施和培养方式。将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做为专业教学团

1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